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封信,为百吨土豆找到销路
本报记者 肖云
文章字数:1166


   
  “当您用爱心选择了我,我就带着家乡父老的脱贫梦一路奔波,来到您的家中。我叫土豆,家乡人习惯把我叫洋芋,我来自秦岭深处一个叫十八盘的小山村……”近日,正是土豆成熟上市的季节,一封名为《爱心帮扶,从一颗土豆开始》的求助信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点赞、转发,自媒体、部分爱心企业及电商平台热烈响应,很快为大山深处滞销的20万斤土豆打开销路。
  十八盘村位于山阳县中村镇捷峪沟流域上游,距县城66公里,这里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9.5度,属典型的高寒山区。由于大山阻隔,信息闭塞,村民们还延续着原始的农耕种养模式,作物主要是土豆、玉米,经济十分落后。全村286户109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99户730人,贫困发生率为66.7%,是山阳县3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
  6月初,十八盘村的高山土豆即将开挖,然而,山高路远的地理环境却令人望而却步,新鲜土豆不抓紧卖出去,就会逐渐发芽、变质、腐烂,几个月的辛苦就白费了,想到这里,有些老人偷偷地抹起了眼泪。正当乡亲们为销路发愁时,中村镇镇长杨昌联系到了陕西赢正贸易有限公司山阳县特产馆,负责人喻琰决定去村里看看实情。
  山大沟深,一路颠簸,她们从县城出发,驱车2个多小时才到达,途中,不断遇到背着满篓土豆,步履蹒跚的乡亲。有一位大爷正在地里刨土豆,看见她们,腼腆地笑着,问要不要带些回家,还有一位大姐拿着自家产的土豆,叹着气说:“土豆长得这么好,可是离城这么远,卖不出去。”
  喻琰一行被村民们的清苦生活所震惊,她告诉记者,当时她们是穿短袖去的,但山里温度很低,有些老人还穿着棉袄。在大家的印象里,十八盘村就像个世外桃源,天很蓝,山很绿,没有车流轰鸣,没有人头攒动和白色垃圾,人们都很健康长寿,而这些带着泥土清香的土豆就和人一样,憨憨、慢慢、自然地生长着,未使用地膜覆盖,也不施化肥农药,种得早收得晚,生长期长,是真正的原生态绿色农产品。当即,喻琰决定利用自己的电商平台,帮十八盘村的土豆寻找销路。“我们在网上推出了9.9元5斤包邮等活动,除去运输费、物流费、人工费和纸箱费,再去除损耗,基本无利润可言。这次,我们扶贫助农活动的初心就是帮助乡亲们销售土豆,让更多的人尝到绿色好产品。”
  从村里回来后,山阳特产馆电商平台就在网上推出了《爱心帮扶,从一颗土豆开始》的求助信,短短一个月时间,改变了十八盘高山土豆无人问津的命运,商洛、西安等多家企业积极预订和采购,仅山阳特产馆电商平台就售出20多吨,平均一分钟卖出一单。很多山阳网友纷纷表示:“家乡的土豆最让人忘不了,在外面有钱也买不到,希望更多的人吃上山里的美味!”
  喻琰告诉记者,2018年至2020年,山阳特产馆还将围绕全县119个贫困村,通过“一村一社一户一店一码”村码模式,使每一个合作社、每一个店铺都能对应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查询具体的信息,同时,甄选出各个村里的优质农特产品,建立村品牌,进行品牌化规范性运营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