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7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多项产业齐头并进 政策落实惠及民生
脱贫村群众喜迎新生活
文章字数:3498




  文/图 本报记者 谢非
  寺底铺村是丹凤县铁峪铺一个普通的贫困村,在短短几年间,村子一改过去的落后面貌,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于2017年顺利进入整体脱贫村行列。这不仅得益于扶贫政策的支持,更是当地干群靠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奋斗的结果。近日,记者走进这个被绿色环绕的村庄,走访探寻其中的脱贫故事。
  1 “三变”引领催生新活力
  离寺底铺村委会不远的国道边,一排排整齐的白房子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寺底铺村发展“三变”改革、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新项目——双孢菇基地。
  基地两层楼高的双孢菇大棚里,架子上堆满了蘑菇生长所需的肥料,有些蘑菇已迫不及待露出了白白的顶部,这些蘑菇将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今年44岁的窑口组贫困户周赞斌从双孢菇基地建设时就在这里打工了。周赞斌本过着安稳富足的日子,去年3月妻子却查出脑干部位长了肿瘤,十几万元的医药费,对于靠打工维持生活的两口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给妻子治病,周赞斌只能放弃外出打工,四处借钱支付手术后续费用。就这样,一夕之间成了贫困户。
  由于妻子经常去西安化疗,家里没人照料,周赞斌也不能出远门。去年7月间,村里开始建设双孢菇基地,周赞斌有空就去基地务工。目前,周赞斌领了2000多元的工资。另外,包扶单位县农商银行给贫困户每户分配一定的股金在双孢菇基地入股,每年按照10%的比例来分红,预计到今年年底,周赞斌就可以领到第一笔分红了。
  村里和周赞斌一同在双孢菇基地务工的贫困户共有16人,作为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去年该双孢菇基地共出产成品菇4000多公斤,利润达到了22万多元。
  村里的老支书李安良是双孢菇基地负责人,据他介绍,基地总投资212万元,占地24亩,采取“村办、村管、贫困户收益”的办法经营,引入“公司+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方式,注册了公司,按照每棚每年可采7茬菇、可产生3万元的经济效益来计算,每年的总收入可达到100万元以上。“这个双孢菇基地作为全县村集体经济的示范点,当年已经见到效益,在实现村集体经济零突破的同时,带动了村里69户贫困户增收。”李安良介绍。
  2 多种产业促进新发展
  6月中旬,在东沟组的一户农家小院里,摆满了正在发菌的香菇菌袋,屋里传来机器轰鸣声,走进里屋一看,张强军夫妻俩正在用机器给发好菌丝的袋子扎孔。与传统的手工扎孔相比,机器更快更均匀,只需几秒钟,便可完成一个菌袋扎孔。
  2017年以前,张强军家还是贫困户,如今他却已是村里香菇种植大户了,不仅自己脱了贫,还带动其他9户贫困户成立了惠强香菇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发家致富。今年年初,他被评为脱贫先进户,颁发了荣誉证书,手拿证书时张强军笑得合不拢嘴,他第一次感到脱贫致富的光荣。
  2015年,张强军家被评为贫困户。那时,父亲患有冠心病,需要他照顾,儿子在县城上学,也需要他照顾,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妻子打工支撑,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扶贫工作队来村里以后,帮张强军出点子、跑手续,让张强军看到了希望。2016年他用5万元扶贫贷款建起5个香菇大棚,第一年种植香菇1.1万袋,因之前有过种香菇的经验,一切都驾轻就熟,去年他家靠香菇收入4万多元,成功脱贫。今年他已发展了6个大棚1.5万袋的香菇,最近他正在计划在离国道近的地方租一片土地,把香菇规模扩大到5万袋。
  说起成立合作社,张强军说:“只有自己行动起来,才能带动大家。”成立合作社后,社员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对香菇进行统一销售,最大限度地争取村里的香菇都能卖个好价钱。此外,张强军还种植了七八百窝天麻,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明年也会有个不错的收成。
  目前,寺底铺村建成13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全村发展香菇10万袋,天麻、黄芪、丹参等中药材种植30多亩,100万袋地栽木耳和千头驴养殖场项目在积极建设中,将来寺底铺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更多的就业机会,迈向小康生活的步子更加稳健。
  3 移民搬迁开启新征程
  一大清早,寺底铺村委会办公室门刚打开,石板沟组贫困户何孟芹就走了进来,她是来咨询移民搬迁后旧房腾退政策的。经过村支书细致的讲解,她的疑虑打消了,临走时一再嘱咐旧房腾退时要及时通知她,她会赶回来响应政策。
  何孟芹最近在老君移民搬迁点装修去年分得的新房,说起这套房子,何孟芹连声说道:“多亏了包扶干部,要不然差点就与房子失之交臂了。”
  何孟芹的丈夫2015年去世,留下她和两个老人和正在上学的儿子,公公常年患病,需要人照顾,全家人只能靠种地勉强度日。丹凤县移民搬迁政策刚出台时,何孟芹就交了一万元,等着通知摇号分房。去年,眼看着摇号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村干部却怎么也联系不上她。原来那段时间,何孟芹去了韩城摘花椒,这一去就是三个月。等到三个月后她回到家时,房子早已经分配完毕。这下可急坏了何孟芹,她找到包扶干部,希望找到补救的机会。
  包扶干部带着何孟芹一起去了县扶贫局,在多方的努力下,何孟芹得到一套86平方米的新房子。直到拿到钥匙的那天,她都不敢相信,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之后,她还又专程赶来感谢包扶干部,要不是他们,她可能就分不到新房子。
  去年,何孟芹家里养了4头猪,儿子高中毕业后去南京打工,家里的经济状况得到缓解。她现在满心欢喜地装修新房子,一想到今年过年可以住上新房,浑身充满了干劲。
  何孟芹只是寺底铺村移民搬迁中的一个,2017年寺底铺村全村搬迁户26户101人,目前房屋已全部交付,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走出了大山,过上了新生活。
  4 新起点上有新期待
  6月4日,寺底铺村窑口组贫困户周佩剑家门口鞭炮齐鸣,屋里亲戚朋友往来穿梭,纷纷前来祝贺他开了一家便民超市。村支书和驻村工作队干部一起提来两大卷鞭炮,祝贺他开业大吉。“这家人不容易,我们作为村干部去表示一下支持。”村支书周银仓说。
  今年37岁的周佩剑家中原本还算殷实,从小儿子患上先天性癫痫之后,全家人生活跌入低谷。他们先后去西安、北京等大城市的医院给孩子治病,目前小儿子病情稳定下来,但几年来周家已花去70多万元,还背上了四五十万元的外债。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6年周佩剑不慎从工地脚手架上摔下来,右小腿骨折,去年才把腿上的两块钢板拆除,外伤痊愈后,再也无法像以前一样干体力活。
  包扶干部帮他争取到5万元扶贫贷款。周佩剑想着他家紧挨国道,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开便民超市。于是,在自家屋前又搭建了一间彩钢房,里面摆上了货架,小小的便民超市就开张了。超市面积不大,但货物齐全,生活用品、酒水零食都被周佩剑分类摆上货架。“这5万元的贷款帮了大忙,我不用负担利息,而且3年后还款,让我能有时间去经营。”周佩剑说。
  除此之外,周佩剑还在村里双孢菇基地入股和务工,每年还有股金分红和劳务收入。多样化的收入渠道,让寺底铺村的脱贫工作由“输血”变为“造血”,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5
  真情帮扶续写新辉煌
  寺底铺村的包扶单位是丹凤县农商银行,农商银行职工周存仓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已是第3个年头了。初来乍到,周存仓极为不适应,也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
  31岁的贫困户张丹同就因医保缴费的事情与周存仓起了争执。张丹同认为自己年轻力壮,根本不会生大病,用不上医保,因此交钱不值得。但根据规定,贫困户必须要交医疗保险,否则不能享受帮扶政策,周存仓多次上门向张丹同讲解脱贫政策以及医保的好处。最终,张丹同及时补交了当年的医疗保险。
  “平日要和群众多聊,以邻居、朋友的身份和他们沟通,他们遇到问题才会找你。”周存仓说。村里一贫困户的弟弟有精神疾病,有一次需要登记贫困户的存折号,任凭家里人怎么问,他弟弟也不愿拿出来,最后闹到周存仓这里。周存仓先和病人聊天,稳定病人的情绪,等他安静下来顺利地服下药,而后才取得了存折号。“群众有时候会对政策不理解或者认识上有误区,不要着急,先听完群众的诉求,再针对问题逐一解决。”就这样,在周存仓的坚持下,工作得到群众的认可,村民一有问题就先来找他帮忙。走在下乡的路上,群众都会热情地同他打招呼,如今周存仓感觉自己已成了寺底铺村的一分子。
  初开展扶贫工作时,周存仓每天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接待争当贫困户的群众,疲于解释各种政策。经过几年的学习培训,村里争当贫困户的人没有了,今年5月村里召开表彰大会,表扬脱贫先进,让群众深受教育,如今整个村子里“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理念深入人心。
  “扶贫干部要吃透各项政策,做事透明、公道,一碗水端平,群众自然就信你,愿意跟着你干事业。”周存仓总结自己的扶贫工作经验。
  2017年,寺底铺村人均收入9390元,投资140万元对东沟组和西沟组通组路进行硬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投资90多万元实施民居环境改造项目,为桥东和桥西两个组的村民改造院落;新建起窑沟口标准化饮水项目,让辖区内5个村民小组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引领下,寺底铺村在短短的三年的里实现蜕变,走出了贫困的泥淖,步入一段崭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