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有你
文章字数:3783
本报记者 方立 胡蝶
一位朋友提供线索称,山阳县有三个兄弟,历经苦难艰苦创业,后返乡创办特色产业生态观光园,带动乡亲发家致富。7月14日,我们赴山阳见到“创业三兄弟”郑安宁、宁邦贵、郑和和,并参观了位于色河铺镇陆家湾村的“特色产业观光园”。
从县城西行15公里到了陆家湾村,一幅巨大的“特色产业生态观光园”的牌子吸引着过往的人们,园内200多亩“九眼莲”长势繁茂,洁白的荷花格外美丽,池边一排排五色油葵绽放出多彩的花朵,300多亩红香椿苗圃里散发着阵阵清香,产业园里工人辛勤地劳作着。记者不停地拍摄美景,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地采访,话题不断扩展,“三兄弟”的故事也一一引出。
少年生活的艰难,激发了他们改变命运的创业热情
——郑安宁,12岁时父母因负债相继离家,他用一条蛇换来6元钱踏上创业路。
生于1985年的郑安宁是“三兄弟”中的老大,山阳县色河铺镇陆家湾村人。父母创业和建房留下一堆债务,因无力还债,父亲在他8岁时离家出走。又过了4年,母亲不堪重负也离开了家,那年他12岁。
1997年,母亲的出走让这个家彻底散了,大姐出嫁,14岁的二姐不得不外出打工,幼小的安宁失去依靠,无奈他决定到山外去。他抓了条蛇换了6块钱,跟在一中年乘客后面混上了去西安的班车。没想到,下车时售票员硬要他指认带他上车的家人,他吓得哭了起来,最终售票员还是从他身上搜走了4块钱。
下车后,小安宁站在火车站广场上四顾茫然,心里十分害怕,饿了吃包方便面,困了睡在城墙边。很快他就身无分文,四处找活干,却因身材瘦小没人要他。
饥饿难耐的小安宁在火车站城墙下找到一个小吃摊主,摊主答应他一个月50块钱工钱。他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白天帮老板洗碗、送饭,晚上睡在小吃摊旁看摊。两个月后,老板一分钱工资也没给,他一气之下离开了。
他跑到西影路的村子,认识了一个卖华商报的,开始卖华商报。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他就去取报,天一亮到人多的地方去卖,常常还得和人争地盘。顾客看他年纪小,都到他这儿买报纸,生意还不错,收入最好时一月挣了120元。卖到2000年,他手里也有了些积蓄。
郑安宁所住的村子里,除了卖报纸的就是收破烂的,闲聊中得知收破烂比卖报收入高,2001年他也开始收破烂。
他买了车轱辘,自己做了辆架子车,收了一个月破烂,用积攒的3600多元钱买了辆三轮车。不料,第一天开着新车收破烂,车子就被人偷了,伤心得他几天吃不下饭,自杀的心都有。
但他没有倒下,又花400多元买了辆旧三轮车,重新开始创业。很快他发现废品收购站更挣钱,就设法开了个收购站,人勤快又讲信誉,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2005年,20岁的安宁在西安认识了一个卖服装的女孩,天天抽空找女孩聊天。女孩一个月挣二三百块钱,他告诉女孩收破烂一个月能挣1000多块钱,希望她不要做服装生意了,和他一块收破烂。很快,他们就建立了恋爱关系,虽然女孩的家里人不同意,但他用山里人的朴实和真诚打动了女孩,两人喜结连理。2007年6月有了孩子后,他们回到了山阳。
几年间,他还清了父母之前的债务,装修了房子,生活平淡而幸福。
为了照顾家人,2011年郑安宁在山阳县城开了个租赁站,租赁脚手架、钢管等建筑器材,凭着多年的经商经验和良好的信誉,生意风生水起,他成了远近有名的富裕户。
2015年,他转行在县城做起农副产品营销,收购葛根、药材、香椿种子等,解决群众农副产品和药材销售难的问题,也为自己创业找到了新的门路。
——宁邦贵,走南闯北,永不安于现状。
宁邦贵今年29岁,总是笑容满面,一脸随和的样子。他的家在色河社区,二人从小就很熟悉。
别看宁邦贵只有29岁,可创业的时间超过了10年。初中毕业后他就去了深圳,先在一家工厂打工,后来为谋求更好的职业,他花了2900元参加培训,这对于工资不高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南方的几年打工经历,让他体会到要想事业有成,还得自己当老板。于是,他回到山阳做起农产品收购和加工生意,渐渐建立了自己的客户群体,收益可观,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小老板。
——郑和和,和和气气,永不言败的小老板。
郑和和1990年出生,是郑安宁的堂弟、宁邦贵的同学。2005年,他开始接触厨师行业,在商州学了3年厨艺,2007年到新疆打工,2008年在北京创业,2009年在洛南雇了十几个人承包一酒店厨房,2010年回到山阳开饭店,2015年又到西安开店,一年多时间饭店倒闭,再回到山阳,又把色河的店做起来。
返乡创业的召唤,“三兄弟”一拍即合创办生态园
2017年初,陆家湾村流转了300多亩地两年没有开发,村里希望郑安宁回村创业,带动大家发展产业。郑安宁考虑了几天,找到宁邦贵和郑和和,大家一致认为做产业不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又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贡献,于是3人下定决心大干一场。
他们从多年的创业积累中拿出近2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2017年5月成立陕西宁和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与村上签订10年合同。
经过认真研究近几年产业发展形势,请教行内专家指导,他们确立了“‘三变’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制订出千亩特色产业观光园项目规划。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初期计划投资5000万元,按照“四区一园”规模打造。其中一区为九眼莲种植区,二区为红油香椿育苗和成苗栽植区,三区为水产养殖和水上游乐区,带动发展农家乐5-10户,四区为特色林果种植和温室大棚鲜果采摘区。项目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项目占地面积540亩,目前已全部完工。
为确保工程进展,项目采取“公司+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三变’改革+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把农户的土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区,以创业带动农民就业,以发展产业带动农民脱贫增收致富,实现农企双赢目标,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在村镇的支持下,“三兄弟”在接收村上原300多亩流转地外,上门入户与流转土地户主签订合同,颁发股权股金证,很快吸引了一批村民自愿流转土地,目前已流转土地500多亩。
一期项目土地流转完成后,他们建起了300亩无公害九眼莲种植示范基地、200亩红油香椿育苗示范基地,产业园周围种植五彩向日葵2万株,配套建设产业园供水系统整修工程,目前已经建设到位。
一年来,他们把红油香椿和无公害九眼莲种植作为主导产业,迅速实现营利。特别是开发香椿系列产品,宁邦贵做了10多年,对这一行得心应手,从育售种苗、收购加工、销售香椿到生产香椿酱、收购和销售香椿籽种等全产业链生产,很快使红油香椿成为产业园主打项目。
为了确保无公害九眼莲的品质,产业园在技术上得到了县农业局产业办农艺师刘邦怀等专家的指导和支持,施用农家肥,虽然成本大,但产品绿色无公害,深受消费者青睐。采访中,运送农家肥的大车正在池塘边施肥,郑安宁告诉记者,他们与一家养猪场签订了长期合同,确保了产业园的肥源。
正在产业园田间除草的贫困户李淑红说,她家中5口人,大女儿右腿胯骨摔坏生活不能自理,剩下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最小的只有7岁,老公在咸阳打工,每月挣的钱不够家里花销,她每天都要来公司锄草,一天收入60元。同是贫困户的方明凤谈到,他老伴瘫痪在床,儿子30岁了还是单身,一直在外打工。公司为了照顾他,叫她来公司打工,主要给基地除草、施肥,空闲时间加工香椿种子、葛根等。同时,她承包了一处荷塘的管护,期限3个月,收入3600元。
据悉,一期工程带动陆湾村274户(其中贫困户49户)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增收36.67万元;项目建设带动159户(其中贫困户46户)农户通过劳务用工增收35.41万元;公司把300亩九眼莲基地采取《贫困户田间管理责任制》的形式承包给18户特困贫困户,让他们负责荷田管理、除草施肥等,带动18户贫困户季增收3.6万元;公司代销(香椿种子、香椿芽、葛根)等农产品及中药材,实现色河镇农户(贫困户)年均增收300万元以上。
近期,他们正在着手建设一个40亩的特色花卉育苗示范基地,目前花卉围栏已经建起,预计将于10月底建设完工。9-12月间,扩展经营农产品和中药材收购。
“感谢乡亲们,我们要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做点事。”
采访中,村民和公司员工对“三兄弟”的印象是人品好、做事靠谱、守信用、知恩图报。用他们的话说,“几个娃从小吃苦,现在日子过得红火,不搞产业园一样能行。”
谈起在家乡办产业园的初衷,郑安宁说:“我小时候家里穷,乡亲们没少帮我,现在有了钱,想为乡亲们实实在在做些事,至少有我这个产业观光园,大家不出村打工也能挣到钱。几年后,这里将扩展到千亩产业观光园,还会带动乡村旅游和其他产业。”
兴奋之中,他拿出产业园的规划方案介绍说,一期工程到年底就全面完成,明年启动二期工程,建设100亩的红油香椿苗栽植示范基地,建起红油香椿加工厂,红油香椿生产、包装、销售一体化配套设施全部到位;紧接着就是三期工程,建设50亩的水产养殖区,建设特色林果种植区,续建温室大棚,棚内培育红油香椿种子芽苗菜、优质反季节红油香椿、优质奶油草莓等,最后再建成160亩景观特色绿化苗木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完成后,将形成特色种植、水产养殖研发、生产、加工、包装、销售及花卉盆景、优种(苗)选育、景观绿化、观光旅游、水上乐园、农家乐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链和一体化配套服务设施,年可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当地贫困户年均增收1.2万元以上,使陆湾村产业强起来、乡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亮点。
听着他们的介绍,看着他们的规划图,记者不由得肃然起敬,他们曾经贫穷、学历不高,却有如此高的志向和宽大的胸襟。最后,“三兄弟”谈到,县上有关方面积极支持他们创建全县十大产业园区,自信、喜悦的神情浮现在他们的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