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兜底保障防线 不让困难群体掉队
文章字数:3363
樊利仁 冯永发
“我没有啥人依靠,身体又不好,以前我一想到这,整晚睡不着觉,不知以后的日子该咋过,幸亏赶上了好时代,党的好政策让我过上了安稳的日子……”丹凤县武关镇段湾村贫困户董有春给别人讲述着兜底政策给他带来的好处。
今年50岁的董有春,因一次事故落下了病,一直孤身一人,住在段湾村斜峪沟里。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越来越差,无法下地干活。村里为他申请了五保户,现在他每年可领到5000多元五保户补助金,基本生活有了保障。
董有春只是丹凤县众多通过社保兜底保障彻底解决后顾之忧的困难群众中的一个缩影。社保兜底是国家为贫困人口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丹凤县委、县政府把兜底保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牢牢把握“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的总体要求,不断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为支撑、慈善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以规范化管理为抓手,坚持脱贫攻坚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精准发力,多措并举,让困难群众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精准帮扶对象确保特殊群体应保尽保
今年以来,丹凤县重新修订了脱贫攻坚社会保障兜底办法,全面厘清贫困户现状及扶贫需求,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保。健全完善了以社会救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兜底工作机制。在全县社会救助会议上,县政府与各镇办和县直相关部门签订了“军令状”,落实了兜底脱贫中镇办审核主体责任、县民政局审批主体责任、行业部门协同监管责任和村级组织配合责任等“四级责任”,实现兜底对象申请受理、入户调查、审核公示、资金发放等环节全过程无缝对接,达到政策执行、审核程序、民主评议、审批公示、资金发放、档案管理“六个规范”。
在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中,丹凤县采取“谁包村、谁负责,谁调查、谁签字”,将低保、五保申请审核审批办理流程和保障对象照片、基本信息挂牌上墙,以前的“分户、合户保”“问题保”“关系保”“人情保”得到有效监督,并及时清理。通过建档立卡、精准识别对增收减贫的低保边缘群体,通过“渐退帮扶”平稳退出低保,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对象,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动态管理、按标施保的社保兜底政策有效落实。
丹凤县还建立了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管理平台,按照需要核定的指标体系,与工商登记、工资发放、车辆管理、养老保险、公益岗位、税务管理等职能部门实行信息资源共享,采取“上对下核”的办法进行筛查比对,自动生成核查结果,形成核查报告,准确地判定申请人家庭的经济收入、财产状况、人员结构等信息。把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因残、因灾,无劳动力、缺乏自我发展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贫、就业帮扶等措施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兜底保障对象和救助范围。今年以来,共核对出不符合低保条件家庭65户,确保兜底对象识别精准。
加强城乡低保规范运作,以开展社会救助规范化镇村创建工作为重点,实现全县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全覆盖,主动把社会救助工作融入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大局,全力抓好兜底扶贫。上半年,全县农村低保对象3601户10839人,累计发放资金1709.7万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全面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各敬老院的管理,着力健全敬老院管理制度、提高供养对象的生活水平,严格落实年度供养标准。今年上半年,共有特困人员1771人,累计发放资金546.7万元。
强化帮扶措施确保政策精准落实到位
“我和老婆都长年有病,一年要住好几次院,要不是有医疗报销和低保,我们就活不到今天。”武关镇段湾村贫困户沈明良逢人都夸现在的政策很好。他给我们算了笔账,他因患有尘肺病,仅他一年就得住四五次院,每次都得3000多元钱,但通过报销后一次只需花费100多元钱,村里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情况还为他申请了低保,一年能还领到1万多元钱,各项兜底保障帮助他撑起了那个家庭。
丹凤县加快实施“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通过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监控系统核定的低保、五保两项信息数据与扶贫部门贫困户数据信息有效衔接。
为了确保兜底对象及时、足额享受到各项保障政策,丹凤县在各级便民服务中心,推行低保、五保等事项“一厅式”服务,资金“一折通”兑付,为兜底脱贫对象提供高效便捷服务。今年,整合卫计、民政、保险等行业资源,简化办事程序,探索建立农合疗、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政府兜底“四重保障”,实现兜底脱贫对象医疗救助“一份资料受理,一条线办理,一站式结算”服务,县域内所有公办、民办医院开通“一站式”即时结算医疗救助窗口。
全力抓好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全面开展特重大疾病救助和“一站式”结算服务工作,提升救助工作水平,达到城乡困难群众“病有所医”的目标,上半年共救助5627人次,发放543.19万元,有效解决了部分城乡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在扶贫帮扶中,丹凤县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今年以来,充分利用培训会、广播、电视、短信、宣传栏,印发宣传册5万多份,宣传兜底脱贫及社会救助各项政策规定,培训会30多场次,不断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
丹凤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落实低保兜底、特困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全面完善各级社会救助经办机构,建立健全“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服务机制,畅通社会兜底“最后一公里”,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夯实了兜底保障工作基础。
通过政策宣传,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今年来,丹凤县全面落实高龄、残疾人两项补贴和农村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兑付工作。上半年全县高龄老人18362人发放补贴353.5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1至6月份共发放520.14万元。农村居民养老保险1至5月共计发放40056人2094万元。
规范帮扶程序多措并举筑牢保障基础
丹凤县以创建全市民政脱贫攻坚兜底示范县为抓手,全面提升社会救助规范化镇村创建、规范管理,实现全覆盖。建立了兜底保障联席会议和联络员制度,对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及时更新,不断提升群众对兜底保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该县在兜底家庭“输血”与“造血”融合上做文章,将兜底脱贫与促进就业、技能培训、“三变”改革、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相结合。对兜底家庭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依托县内龙头企业吸纳就业。对兜底家庭中有创业意愿的成员,加大实用技术培训,扶助兜底对象在种养、修理、加工等行业创业就业。对无劳动能力、有林地耕地资源的兜底家庭,通过企业、合作组织资源量化折股、公司按比例配股等方式,将兜底对象变为股民,实现分红收益。在生态护林、公路养护、城镇保洁、社区义工、养老护理等方面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兜底对象提供稳定就业。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努力让家庭成员有一技之长,逐年减少兜底存量,实现了平稳退出。
坚持低保动态管理,确保各项兜底救助资金用到刀刃上。对收入低于现行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符合低保政策规定的,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合理确定低保档次,在其实现稳定脱贫之前,给予兜底保障。对经过精准扶贫措施帮扶后,收入增长实现稳定脱贫并高于低保标准的,按政策规定有序退出低保范围。对于低保、医疗救助政策无法涵盖的兜底保障对象,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突发性、短期性贫困家庭,充分发挥“救急难”作用,及时给予临时救助。
丹凤县进一步规范临时救助工作的程序,确保救助对象精准、救助效果明显,妥善解决城乡贫困居民因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临时生活困难,1至6月共救助503户人1707人次,发放149.02万元。
为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丹凤县不断强化督查机制,健全了一套完整机制,确保兜底对象公开公平公正地享受到保障政策。由镇办对兜底对象开展常态化调查,做到100%入户,建立定期报告制度和定期核查制度,完善退出机制,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县民政部门对低保对象按照入户率不低于30%的要求进行抽查,对镇办上报审核进行季度复核。对出现错保、漏保等问题,及时提出书面反馈意见,督促限期整改落实。县上印发了《兜底脱贫社会救助政策一览通》,让群众知晓政策,用好政策,主动监督。全面推行城乡低保“两公开一透明”,建立了投诉举报核查制度,向社会公布了举报投诉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做到“阳光救助”。县民政、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建立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定期检查机制和问题线索收集核查机制,对群众直接举报或有关单位移交的涉嫌违纪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对整改不力的实行问责,对问题严重的立案查处。实现“帮扶一户、脱贫一户,认定一户、兜底一户”,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