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漫议
文章字数:1381
识人,就是对人的认识或识别,日常所谓认人。
识人认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体现一个人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水平,也标志着一个人洞察社会、明辨真伪的智慧。民谚说:“虎心隔毛皮,人心隔肚皮,虎性易知,人心难测。”因为人是高级智慧动物,有时是会伪装的,隐去真相示外界以假象。这就增加了识人的难度。
先说两个故事。
唐太宗时,有一个李义府,官至“吏部尚书”,算是一品级了。此人与人相处总是和颜悦色,笑容满面(这或许是他爬得高,得宠的原因),可内心十分阴暗自私、诡计多端。于是为后人留下一个成语:“笑里藏刀”。再一个故事,也是唐朝的。唐玄宗时当了宰相的李林甫,此公也是待人客客气气,甚至还会向你讲一些甜言蜜语的好听话,可是内心十分狠毒,整你没商量。曾为一代名相的张九龄就是被他整倒的。他的作为也为后人留下一个成语:“口蜜腹剑”。这两位李公,新旧《唐书》中都有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证明人是有假象的。
再如我们当代人亲历的一件事。当年那位“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曾被称为毛泽东“最最最亲密战友”的林某人,竟是企图炸毁毛泽东所乘专列的人。
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写过一组(五首)“放言”诗,其中说:“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就是说古往今来作伪藏真的人很多,要辨识真伪需要时间考验。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上面说的这样的巨奸大恶毕竟是少数。但是,作为识人仍是一门大学问,社会生活中不应疏忽的话题。作为普通人,能否识人,关系到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倘若身居领导岗位,负有国家及社会责任担当,能否善于识人,就不仅关系个人的人际关系好坏,更关系工作事业、党和人民利害得失,不可轻视,不可不多思慎处。
识人,就是评价一个人的长短优劣。总体说无非是:德与才两方面。具体一点不外四种情况:一是德才兼备者;二是有德而才乏者;三是有才而德不称者;四是德才皆不足观者。第一种人当然是最理想的人,大胆使用,给予重托,委以重任好了。第四种人一般说也是少数或个别,不难处置,大不了让他凉着就是了。需要费点神思的就是二三类人物。古训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两类人就需要审慎对待,认真分析,妥善安排。有德而才乏者,就是人常说的,人是好人,就是没本事,能力差。这种人当然难负重托。至于有才能而德不足称者,就是人常说的,这人有能力有才干,但是品行不端,心眼不好。这种人使用就需要有所约束和控制,既发挥其才干,又不使其坏事。
毛泽东同志曾对领导干部的职责有一个经典的表述:“出主意,用干部”。所谓“出主意”,就是决策;所谓“用干部”就是识人用人。这也正是“领导”概念的要义。善于决策,长于识人用人既是领导干部水平才能的体现,也是领导艺术的标志。
历史是一面镜子。中国的《二十五史》,是以人物传记为主体的记人史,良臣循吏、酷吏奸佞,就是对官员的识别评价。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下两千多年也是以君臣关系为中心。因此,无论《二十五史》,还是《资治通鉴》,实际上都是“识人”“用人”史。遍览古史,忠臣谏官给皇帝上书奏章,总是少不了提示皇帝“安社稷”“辨忠奸”;“亲贤臣”“远小人”;“褒忠信”“除奸邪”之类的说辞,无非是希皇帝要“识人”,要做“明君”,不能做“昏君”,要做“英主”,不当“庸主”。
“识人”是一门大学问,值得认真学习,思考,体悟,尤其居官者更应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