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做不好,把我埋在黄山村!”
文章字数:3799
文/图 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 陕西科技报记者 张宏
他被单位同志冠以“扶贫活字典”;他在村上被男女老幼亲切地称呼“老陈”;他的家人无奈地为他起了“公家人”外号。
7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磨破了近百双鞋子,穿烂的袜子不计其数;他居于陋室,耐寒斗暑,一日两餐,食于简灶;他每回一次家,坐摩托、拼滴滴、挤公交,辗转四五个小时。
春秋寒暑二十载,他坚持6点起床,每天工作16个小时,每年工作达280天以上,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扶贫村每一件事,足足能编几本书;女儿与他陌生,家人跟他疏远;学校大多数师生不认识他,村上两岁小孩都知道他是省城来的“活菩萨”。
20年来,他扎根基层乡村,坚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先后9次被评为省级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是陕西省教育系统“我身边的好典型”“陕西好人”称号获得者。他,就是西北大学驻商州区大荆镇黄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陈伟星。
在陈伟星的日记本上,一首自勉诗浓缩了他的扶贫情结:“党托民盼负重担,脱贫攻坚驻黄山。助学支农谋发展,老牛蹄疾不扬鞭。”
时刻牢记党的重托
离开省城高校优越的环境,到艰苦的山区扶贫,能坚守20年?谁也想不到,但是陈伟星做到了。
“组织安排我扶贫,我拿着国家的工资,就要把扶贫工作干好,才能对得起党的重托,对得起人民的期盼。”今年51岁的陈伟星语气坚定。
1999年4月,陈伟星坚定地接受了西北大学校党委派遣,赴合阳县开展驻村扶贫工作。从合阳县皇甫庄村的苹果种植园,到商州区看山寺村的中药材基地,从商州区看山寺村、兴隆村的小学教学楼建设工地,到黄山村的大樱桃种植园,从关中农村的田间地头,到陕南乡亲们的家中,都留下了陈伟星坚韧的脚印和身影。
2002年3月,陈伟星从合阳县调到商州区沙河子镇看山寺村扶贫。他在充分调查研究后,根据山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育扶贫和科技产业扶贫两大基本方略。看山寺村以中药材种植为主,当时省上有一知名教授从欧洲引进大樱桃,根据气候条件选定商州看山寺为第一个试验点。群众缺乏经验,陈伟星请专家指导技术要领,他自己先学习技术,然后手把手教给群众。该村50亩地经过两年试验,效益明显,目前村民每亩收入3万余元。
陈伟星对教育扶贫的重视程度有口皆碑,在建设看山寺小学期间,从规划、设计、议标、施工建设,到粉刷、桌椅板凳、教学设施等,他引进资金30余万元,严把质量关,直到工程竣工。
2003年“8·28”水灾,正值开学之际,沙河子桥被洪水淹没,陈伟星给学校筹集的桌椅不能过河,他与村支书发动群众架木板运送桌椅。而他在渡河时,冒着生命危险蹲在挖机铲斗里摆渡过河。
看山寺沟深5里多,居住着4000多村民,群众吃不上麦面,就把麦子拉到20里外换面或加工,每斤还要出3毛钱加工费。陈伟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方筹资5.8万元,于2005年为该村建起日生产2000吨的面粉加工厂。
2007年,陈伟星来到大荆镇兴隆村扶贫,该村地广人稀,偏僻落后,尤其是孩子上学,需要跑很远的路。陈伟星从西大带来资金20万元,在镇上配套2万元的基础上,为该村建起一座小学。
2012年4月,陈伟星被调到黄山村。为了斩断致贫穷根,他把教育扶贫向大学生资助转移,7年累计资助大学生46人,其中在读博士生1人、研究生1人。今年,他还计划扩大资助面,对新升初一、高一、大一的学生进行资助。
责任在肩,砥砺前行。陈伟星扶贫以来,先后新建了3所农村小学,配套教育教学器材,累计投入100余万元。组织当地师生到大学校园参观、到西北大学附中、附小听课交流学习200多人次,发动西北大学干部师生定期到当地开展志愿服务和援助。他帮扶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数不胜数。
20年时间,陈伟星年驻村280天以上,每天工作16小时。他时刻牢记党的重托,没有怨言和牢骚,也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把“而立”到“知天命”最美好的20年岁月全部奉献给了党的扶贫事业。
群众脱贫是最大心愿
黄山村是秦岭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交通闭塞,立地条件极差。
初来乍到,陈伟星通过走访和摸底,发现全村1005人中一半为贫困人口,村里没有集体经济,仅有的养牛、养猪等传统养殖业,技术落后且不成规模。他意识到“要给群众借力,让群众自立,使每户贫困户都能掌握一门技术,可以自己管理的脱贫产业,为这里留下一个永远不走的‘扶贫工作队’”。陈伟星心里渐渐有了扶贫工作思路:教育扶贫和产业脱贫互相促动。
在黄山村,陈伟星积极开展各项村民培训,提高村民素质,鼓励和激励孩子们求学上进,为学生创造接受高等教育机会,把教育扶贫深化到扶志、扶智、扶技、扶德、赋能上。他练就了常态化入户宣传政策基本功,创新推进“真情感动、产业带动、利益驱动、帮扶奖励”的“三动一奖”模式,自编《黄山村脱贫攻坚掌中宝》口袋书,采取组合措施,构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长效机制。
教育富脑袋,脱贫靠产业。在黄山村的产业脱贫规划中,陈伟星和村干部一道,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精准施策,科学研判。他利用西北大学和商州区的资金支持,组织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年出栏300余头,收入50余万元;示范联户散养黑猪30头,收入12万元;经过两年试验成功后,今年推进林下散养鸡7000余只,预期可收入100万元以上。同时,种植矮化核桃260亩、大樱桃100亩、药用皂角200亩、香菇2万袋等,带动贫困户105户,达到户户有1至2个产业。
为了坚定村民“务好果卖高价”的信心,他自学农业技术,采取“做给你看,带着你干”的策略,让村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掌握技术要领。黄山村二组一李姓群众,以前种植过绿化苗木,陈伟星了解情况后,深入考察了黄山村的水源土质等状况,动员李姓村民用新的栽植技术,重操绿化苗木种植业。而今,那片林子茂密葱茏,就像黄山村里正在滋生的致富的劲头。
为了困难群众尽快脱贫,陈伟星绞尽脑汁开辟新途径。目前,他又在谋划推进豆腐、豆芽加工、时令蔬菜生产,让这些绿色农副产品直供西北大学,努力将黄山村乃至大荆镇打造成西北大学绿色食材生产基地。同时,他引导村民成立了黄山村外出务工人员协会,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拓宽务工就业渠道。他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邀请西北大学动物学、植物学、食品工程学和中药学方面的专家,走进黄山对村民进行经济作物栽植和家畜养殖的技能培训,让大学的学术资源转换成实实在在的致富资源。
目前,在陈伟星的倡导下,黄山村正在开启高校驻村扶贫“党支部+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构建产业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和村民互助能力,使贫困户从土地、劳务、分红等方面多重受益。
“就是再苦再累,只要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了,我就会在快乐中享受获得感,这才是我最大的心愿。”陈伟星语重心长。
让缺憾转化为精神力量
人非圣贤。陈伟星扶贫20年,无论是大学同事称他为“扶贫活字典”,还是群众亲切地叫他“帮扶活菩萨”,但是,岁月长河在他心灵深处留下的阴影,总是在闲暇时间闪现。
2017年5月,陈伟星肩膀上长了囊肿,在西安检查后,他带病回村,用烟叶敷贴直至出脓。他一直坚持与村干部走村入户,对全村7个小组140户贫困户进行核查,最终评定120户贫困户。“他到哪个组,就把吊瓶提到哪个组,坚持了3个月,群众看得都不忍心。”村支书马平娃说。
6月14日,陈伟星回西安复查身体时,他的母亲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当晚他陪伴在母亲床边叙话,凌晨母亲开始咳嗽吐血,但他想到村上扶贫工作千头万绪,送到医院的第二天,他就返回村上。2017年6月21日下午,陈伟星突然接到姐姐打来电话,让他赶快回西安!到二环后,他花60元坐摩托车赶到中铁一局医院时,母亲已在昏迷中,始终没有给他说一句话。22日凌晨5时,陈伟星的母亲离世。
“安葬老人后过了头七,我就来到村上,二至四七,我跪在黄山村,面朝西安方向烧纸磕头!”提及此事,陈伟星的泪花无声地滚落在脸颊上。
对于陈伟星的扶贫事迹,一直担任村干部的副支书王志盈最有发言权。他说:“陈老师患有糖尿病、心脏病,但他带病不离岗,对群众家庭情况比村干部还吃得透,村里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两岁小孩都跟他很熟悉,甚至熟悉程度超过他的妻子和爱女。”
事实的确如此,陈伟星的两句话印证了他的扶贫缺憾:一生最遗憾的事,是没有与母亲临终前说一句话;一生最亏欠的事,是对不起老婆和女儿!
男人有爱也有泪。陈伟星下乡扶贫时,他的妻子正在怀孕,女儿出生、上学,直到步入大学校门,都由妻子一手带大,而他却一直扎根在农村。母亲见不到儿子,妻子见不到丈夫,女儿见不到爸爸!想起这些,陈伟星心如针扎,黯然落泪。面对亲人的惦记、牵挂甚至抱怨,陈伟星把深深的愧疚与忧伤埋藏在内心,经过积淀和爱心发酵,迸发出来的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扶贫力量。
黄山村贫困户李志盈两个儿子分别上大学和研究生,陈伟星及时资助11000元,帮他们解了燃眉之急。李志盈说:“老陈是我家的贵人!”
今年8月9日,二组马志珍老伴骨折,陈伟星带去了2000元慰问金给予帮助。
三组贫困户郭康战长年有病,两个儿子未成家,母亲91岁高龄,家庭负担极重,陈伟星为他提供就业岗位,在本村合作社务工,每天80元,又为其免费提供200只鸡,帮助五户贫困户联户联营养黑猪20头,每头黑猪收入4000元……
“荣誉是对工作的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我的荣誉属于西大这个集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我应该做的,这是我的责任。”
陈伟星就是这样,他用一名高校教师和驻村干部的坚守与付出,与基层的群众建立了最深厚的情谊,让党的脱贫攻坚政策在老百姓心里生根发芽。
陈伟星,扎根在第一线的扶贫之星!他曾经在一次扶贫攻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令人肃然起敬:“我已经做好了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准备,黄山村的扶贫工作做不好,就把我埋在黄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