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创建国家园林县城 打造生态宜居家园
文章字数:3824
时值八月,走进商南县城文化路、长新路、南大街等主干街道,只见在街道两旁,高大的乔木和紧凑的灌木丛错落有致,翠绿的松柏修剪成层层叠叠的景观树,形态奇异的石头点缀其间,给人一种“车在绿中行、人在景中游”的感觉。这是商南县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展现的新景象。
近年来,商南县抢抓省级生态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县城“三城联创”机遇,持续发力,积极作为,大力开展园林城市创建工作。2017年1月,商南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生态园林县城。以此为新起点,去年以来,商南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园林县城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强化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布局,加大资金投入,精心组织实施,强化日常管理,加速打造陕西省东南“大门”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园林式城市。
众志成城 掀起创建新高潮
商南县地处鄂豫陕三省八县结合部,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全县辖9个镇1个街办,总人口24.94万人。县城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9.8平方公里,人口6.62万人。商南县属浅山丘陵地貌,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县内地貌结构丰富,以闻名遐迩的金丝峡国家5A级景区为代表的峡谷群落散布于商南县西北,景区山秀水灵,物种丰富,植被繁茂。以商南茶园为代表的浅山田园风貌分布于商南县东南部、北部,田园秀美,茶园飘香。在县城,县河由北向南穿城而过,新城区依山傍水,山体、滨河绿化与清澈的县河水相映生辉,构成了商南县特有的山水田园风光。依托大秦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商南县被誉为“大秦岭的封面”,2016年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
为了加快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商南县成立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相关领导任副组长,住建局、城管局、林业局、交通局、发改局、财政局等20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创园办公室,负责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组织协调工作。县政府多次组团赴省内外先进城市,学习考察城市规划建设和园林绿化经验,先后召开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动员会、现场观摩会和推进会,部署、研究、推动城市建设和园林绿化工作,并制定了《商南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县城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签订责任书。各部门、各单位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明确了工作人员,落实了工作责任,形成了“上下有组织、纵横有联系、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良好局面。
在此基础上,商南县以舆论宣传为先导,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去年以来,在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以及住宅小区刷写创园宣传横幅150条,开设了广播电视专题节目,印发爱绿护绿倡议书5000多份,设置大小宣传牌152块,印发创园简报3000多份,以此动员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城市建设及绿化工作,有力促进了国家园林县城创建。
创建中,商南县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手段市场化、管理方式集约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和社会投资的作用,吸引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其中,近年来,仅县财政就投入绿化资金8000多万元,为创园工作提供了强大的资金保障。
全面绿化 绘就县城新景观
近年来,商南县坚持“生态立县”打造“绿色商南”的发展理念,按照“增加绿量、提升品位、彰显特色”的思路,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抓手,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城区绿地面积迅速递增。县上先后实施了飞播造林、封山育林、城周山体绿化、天保工程等绿化工程,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平均每年新植苗木12万多株,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5.1%,先后获得“国家生态功能明显变好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在县城,实施了鹿城公园、滨河公园、环岛公园、金泉公园、县河湿地公园等公园绿地建设,建成了人民广场、文化广场、火车站广场、水晶广场、和瑞广场等广场绿地,全县建成绿化苗圃4个,占地44公顷的鹿城公园和县文化广场已成功创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目前,商南县城区绿地面积达342.2公顷,绿地率达34.92%;绿化覆盖面积390.9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0.73平方米。
道路绿化有序推进。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和县城“东扩南移西延北改”工程的不断推进,商南县城道路绿化实现了升级。在城区36条主次干道,采取上部乔木林、下部常绿灌木带的复式绿化结构实施绿化,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5.81%,道路绿地达标率88.76%,道路绿化面积逐年提升,形成了“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步步见绿、路路有景、步移景换”的城市道路绿化新格局。
园林式单位、居住区创建全面开展。县上持续开展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创建活动,县高级中学、鹿城中学、科技和教育体育局3个单位先后被省政府授予省级园林式单位,县委政府大院、电力局、国税局等20个单位被命名为市级园林式单位。商南县政府先后命名了县法院、县检察院、金丝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绿化有品位、有特色、上档次的单位和企业为县级园林式单位。县城园林式单位和居住区比率达50%以上。近年来,县城新建的秦楚印象、朝阳小区、金福湾小区、东畈小区等绿地率均在30%以上。
此外,商南县还完成了县内湿地资源普查,制定了湿地保护规划,河道绿化普及率达86.2%,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84.77%,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100%,公共用水普及率97%,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100%;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和节能墙材应用,县城绿色建筑比例达35.8%,节能建筑比例达43.22%;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超标排放,自然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连续三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分贝,近两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平均达301天。
如今,环绕县城的生态绿圈、错落有致的公园广场、纵横交错的道路绿化和遍布县城的绿色庭院,铺就了商南县城的绿色底蕴,勾勒出鹿城满目翠绿的生态画卷。市民走出家园即入花园,充分享受着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完善功能 塑造城市新品位
伴随着创建省级、国家级园林城市的步伐,商南县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推进城市各类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建设配套工程,实现创建全面达标。商南县实施了迎宾大道、世纪大道、北环大道和长新路改造建设,完成了主干道“白改黑”工程,改善了交通条件,方便了市民出行,拉大了城市框架,县城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容量快速拓展。强力推进“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建成商住居民小区10多个、安居工程住宅小区5个,城区百余栋高楼拔地而起,保障房建设完成率100%,保障房入住率达95%以上。强力推进移民安居工程,2016年启动了5000户火车站移民安居工程。县医院迁建、鹿城中学、县第三小学、县第五小学、第二幼儿园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七沟一河”防洪综合治理、城区污水管网、城市天然气等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建成区安装休闲座椅320个、垃圾桶500个,在城区建成公厕30座,平均每万人拥有4.5座。升级改造了城区电力、通讯、有线电视、供水管网,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对长新路等主干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进行了补植,在主要道路节点添植了景观树,在城市街角巧妙设计了城市景观小品,在滨河公园、文化广场栽植了国槐、香樟等本地适生树种,种植了风格迥异的园艺花草,强化了城市绿化景观效果。
同时,商南县还按照“城市智慧化、城管数字化、环卫市场化、路灯智能化、管理规范化”的“五化”标准,着力提升园林县城的管理水平。目前,城区主干道机扫率达100%,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0.1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县城饮用水质合格率达100%、供水覆盖率达97%;实施了天鹿酒店、林河怡家、广场一号、朝阳馨苑等百余栋楼体的亮化工程,城区主次街道亮灯率达100%,夜晚的城市流光溢彩,璀璨迷人。
开展创建活动后,便利的生活设施,高效的服务能力,优美的宜居环境,使商南县城广大市民的幸福指数大幅攀升,处处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
精细管理 呵护县城新形象
一手抓创建、一手抓管理。为了巩固绿化等创建效果,商南县按照“突出特色、彰显山水、注重休闲、服务旅游”的原则,编制了“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划定了绿地控制范围,并先后出台了《商南县城市绿线管理实施办法》《商南县建设项目绿色图章管理制度》《商南县城市园林养护实施细则》《商南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的文件,严格审批和验收各项城市建设工程配套绿化建设。坚持培植、养护和管理并重,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及适生树种选植行为,加大古树保护力度。落实门前“四包”责任制,推行临街绿化带、行道树的认养和管护机制,切实做到建、植、养、管并重。发展多家苗木培育基地,积极推广乡土、适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运用。建立园林绿化信息数据库、信息发布与社会服务信息共享平台,做到园林绿化建设和动态监管的统一,实现园林绿化管理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规范化。
同步,商南县坚持城区环境整治常态化。其中,今年7月以来,商南县扎实开展了城区环境联合整治工作,依法打击“乱拉乱挂、乱堆乱放、乱泼乱倒、乱刻乱画”等“八乱一占”违法行为。目前,城区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店外、占道经营基本被遏制,沿街叫卖现象明显减少,违规跨路横幅、大型户外违规喷绘广告、野广告被彻底清除,夜间市场、建筑施工行为及车辆停放更加规范。
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实施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后,商南县城环境焕然一新,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建成区街道宽阔、市容整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宜居宜业、宜游宜商。“城在山中,路在林中,水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画中”的园林新商南已魅力初显。如今的鹿城,已成为商南人心目中的绿色天堂、生态家园。
策划:董建莉
组稿:李治军 蒋贻宏
图片:商南县城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