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0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反季节香菇旺了“空壳村”
——山阳县高坝店镇君子涧村产业扶贫纪实
文章字数:3385




  宋阳
  盛夏时节,君子涧村经堂组的南忠治端着一壶茶正悠闲地坐在家门口,看到笔者忙招呼着让进屋喝水。老人笑着说:“前两天刚收完菇,能歇几天,再过一个星期,这茬棒子要注水,又要忙起来了。”老人说的是最近卖得很火的反季节香菇。因为抓住了市场空当,君子涧的香菇供不应求。笔者所到之处,看到沿路两公里分布着大大小小167个香菇棚,村里产业兴旺的场景和一年前相比大相径庭。
  选准路子决心干
  君子涧村位于山阳县高坝店镇的最北端,平均海拔1300米,属于半山半川地形的高寒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9亩,村里绝大多数劳力都背起行囊外出务工,留下了一个多是老弱病残的“空壳村”。君子涧村的贫困发生率达到50.7%,是高坝店镇脱贫攻坚战场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经过两年的帮扶,村里的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122户459人通过“八个一批”政策落实实现脱贫。但是立地条件差、没有产业一直是君子涧村脱贫的“拦路虎”,培育主导产业成了摆在镇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面前的难题。在入户走访中,驻村工作队发现村上部分群众有种植木耳香菇的习惯,香菇产量低但品质不错。
  2017年8月,镇政府组织具备发展条件村的村干部到商州区牧护关镇考察食用菌种植,发现君子涧高海拔和昼夜温差大的地理特性和牧护关类似,非常适宜发展反季节香菇。而且生产夏菇正好可以打时间差,入秋就开始做菌棒,经过装袋、灭菌、接种等多道工序,到第二年4月底就可以采摘,一直收获到10月份冬菇上市,可以实现全年香菇持续生产。随后镇党委、政府多次外出考察、实地调研,决定把君子涧村纳入全镇食用菌产业带统一规划布局,在村上发展反季节香菇。
  引回能人领着干
  路子定下来之后,首当其冲就是做群众思想工作。君子涧村2012年由君子涧和油匠河两个村合并而成,所辖的9个村民小组366户群众居住极为分散。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两委”班子“四支队伍”分片包组,逐户上门作动员,走遍了全村的每一个山头。一开始群众大都抱怀疑态度,没有种植经验的怕不懂技术不会干,有种植经验的怕投资有风险不愿干。
  “四支队伍”合计,要打消群众的顾虑,必须要找到一个懂经营、会管理、有实力的带头人领着大家干。包扶部门山阳县委组织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先后6次到西安、宝鸡等地,联系本村在外致富能人,邀请他们回村兴办企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经过多次努力,大家终于引回了陕西丰阳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安勋。他是君子涧村向阳沟组村民,早年外出务工,通过自己的努力,经过十多年发展,从最早十多个人的建筑工队发展成拥有300多名员工的集团公司。在他的公司里,有本村劳力130多人。孙安勋被驻村工作队为群众谋事的真诚打动,牵头成立商洛市福临缘种植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在村上建起百万袋反季节香菇生产基地。
  今年4月,恰逢村“两委”换届,村上通过镇上“双推双选”的办法选出了几个有知识、懂经营、会管理、善服务的年轻党员进入“两委”班子。村支书何长军、村主任孙俊富正值盛年,两个人过去都是常年在外务工,尤其是孙俊富,曾在外经营多年,头脑灵活,干劲足,两人上任后,没有太多言语,接过前任接力棒,瞅准项目埋头干。
  扑下身子扎实干
  2017年9月,正值备料生产期间,遇到镇上到君子涧村的公路翻修,很多生产资料运送不到村上,想着香菇生产周期不能耽误,驻村工作队队长柳飞和工作队几名同志商量后,带领村组干部,肩扛背驮,硬是把两大车物资从两岭镇的小麦沟翻山运送到本村的大安沟村。镇包村干部天天住在村上督促建设进度,“四支队伍”心往一处想,劲儿朝一处使,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君子涧村的50万袋反季节香菇基地正式投产。
  村上开始探索实施“党支部+公司+贫困户”党建模式。村上与公司、贫困户签订带动贫困户参股发展合作协议,大胆创新率先推行“一比一”的资金撬动模式,实行贫困户交3000元,政府用产业资金补3000元的方式,带动贫困户缴纳产业发展入股资金,将村集体、贫困户、公司绑在一起共同参与产业发展。公司负责管理生产销售,公司法人承担市场风险,84户贫困户的小额闲散资金18.7万元和产业直补资金18.7万元共计37.4万元入股公司,在10%保本分红基础上,年底按股金比例分红。
  为了盘活村集体经济,村集体将1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公司,每年村集体仅保底分红可收益1.6万元。同时,村上以互助资金30万元为担保,组织30户贫困户在金融机构贷款150万元以指标股入股公司,公司每年按8%保底收益分给贫困户,在贫困户收益中再提出10%作为村集体发展基金。在以上三种收益之外,村集体再拿出收益的10%对全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进行二次分红。贫困户还可通过在公司务工,按照男劳力一天100元薪酬标准,女劳力一天60元至80元薪酬标准,直接增加工资性收入。有了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全村群众积极响应。2017年11月,君子涧村的村委会办公室里挤满了群众,有想入股的、有想承包的、有想来在基地务工的,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所有人都带着兴奋和期待,这个冬天,小山村终于不再像往年那样寒冷寂静。
  带着群众放心干
  如今,君子涧村167个香菇大棚沿着大平地、孙家院、经堂3个组绵延两公里,俨如一条条黑龙卧在群山之间,与苍翠的青山相映成景。
  贫困户南忠治的大棚就点缀其中。南忠治今年72岁,家里3口人,女儿在西安一家饭店打工,平时老两口在家。这个满脸笑容、健朗矍铄的老人承包了3个棚1.2万袋香菇,从他的言谈举止中,很难看出他是一个脑梗手术后因病致贫的贫困户。说起香菇种植经,老人脸上充满了喜悦:“包扶工作队到家里来多次,说是帮我找个挣钱的好门路,一个棚子4000袋菌棒,一个棒子给我们保底1块钱,我们只帮着管理,收了菇交给公司就行了,到了年底一万二千元稳挣。再说,国家摊这么大的本投资叫咱搞产业,尽心扶持,咱得自己往起爬呀。”就这样,老人下定决心一口气承包了3个棚,今年收效良好。
  因为君子涧村海拔高、温差大,出产的反季节香菇肉质厚很受市场欢迎,品相好、个头大的香菇卖到7.7元一斤,小的5元一斤,客商需要提前打电话订购才有货。村主任孙俊富主要负责香菇基地的经营销售。他告诉笔者,当初为了打开销路他们费了一番功夫。刚出菇时,他们拉了一车去西安的胡家庙菜市场找销路,因为没有成熟渠道,结果铩羽而归。情急之下又在各大农业网站、朋友圈上发信息,几天后西安、本地3家收购商的电话就打来了。“现在几家争着抢着来村上收,只要有货,一个电话客商就来了。昨天有两家还不停打电话,可这两天没货了。”村主任孙俊富不无骄傲地说。
  “开始叫咱种香菇,我怕不懂技术,又怕卖不出去,后来一看村上干部每人包了两个棚,村主任一口气包了14个棚,还专门搞销售,就放了心跟着种。”说这话的是经堂组54岁的贫困户王东莲。她的丈夫雷续平62岁,因为听力障碍被鉴定为一级残疾,女儿外出务工,留下他们夫妇两个弱劳动力在家,丈夫平时只能在家门口找些零活。现在王东莲夫妇承包了4个香菇棚,一共1.5万袋,夫妻俩除了平时管理自己的香菇棚外,还去别人的香菇棚务工,赶上基地需要统一装袋、注水时,他们也都乐意去干活,女的一天60元工资,男的一天能挣100元。在她的香菇棚里,王东莲乐呵呵地给笔者算起了经济账:承包香菇棚有1.5万元的收入,一个月自己和丈夫务工差不多能挣2500元左右,他们还在公司入了2000元的股,一年有320元分红,到年底稳挣2.5万元。
  像王东莲、南忠治这样有承包、入股还能务工“三重收益”的贫困户,在君子涧村还有6户,其余的78户贫困户都通过基地务工、入股的方式增加了家庭收入。
  时不我待朝夕干
  目前的君子涧村已经建成50万袋反季节香菇基地,1000平方米的厂房里两台装袋加工机器、3台灭菌灶旺季一天可生产1万袋菌种,同时建起了4个烘干炉和1个储量5000公斤的冷库。
  产业发展有了好开端,君子涧村的“四支队伍”目标坚定,信心十足,立志要在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上狠下功夫。驻村工作队队长柳飞给笔者看了他们的任务清单:提升产业规模,争取年底再往油匠河方向发展50万袋香菇,扩大产业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完善分装、初加工提升车间厂房建设;着手做好有机香菇的认证筹备,打造“高山香木”食用菌品牌;动员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基地运行,通过承包、入股、务工的方式增加收入……“君子涧是今年计划脱贫村,对于我们来说,每一天的时间都弥足珍贵,我们每一项任务都要抓紧时间去完成。”柳飞如是说。
  “希望产业能吸引更多在外务工的青年人回乡创业就业,让君子涧村重新振兴起来。”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香菇大棚,镇党委副书记吴睿智目光坚定,字字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