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一张皮纸的诞生
徐祯霞
文章字数:3073

  构树,又称“楮树”“谷浆树”。古书中常以“楮”为“纸”的代称,称“楮墨”。构树是一种落叶乔木,一般高在10米到20米,树干暗灰色,叶呈手掌形,有二裂、三裂甚至还有五裂,像极了人的手,上面有细密的绒毛,皮肤接触时会有痒感。树冠张开,枝条众多,整棵树就像是一个降落伞,迎着阳光生长。
  秦岭山中,构树众多,因其适应性强,在哪儿都能生长。母亲说,构树是个宝。在农村来说,确实如此,它的叶子是很好的猪饲料,而且再生能力特别强,打掉一批,会长出一批,打掉了,又长,一直到秋天打霜、叶落。果实、根、皮、浆、叶子皆可入药。而构树的皮则是一种非常好的造纸材料,是当地人做皮纸的主要原料。
  提到皮纸,想必多数人是见过的,这是一种韧性非常好的纸,过去人们用来做包装纸,包糖果、食品、中药以及其他各类物品,还用它来糊窗户、做棉衣的里衬,文人墨客会用它写字画画。办丧事时,还会将它作为垫棺纸。在没有现代化的造纸厂的时候,它的用途非常广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机器造纸设备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用纸越来越华美,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细腻,分类也越来越精细,皮纸业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蜷缩在时光的剪影里。
  我是在调到柞水县文化馆工作的时候,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接触到皮纸生产工艺,再度想起了昔日的皮纸。在当今,县域各地已经很少有人生产皮纸了,只有杏坪镇的一个村子,还有一群人在继续生产着皮纸,而此时的他们,已经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生产着皮纸,也可以说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保留着这种传统的手工技艺。
  这让我又有些庆幸,最起码,这项手工技艺能够再现,没有失传,人们还可以看到传统的皮纸的生产过程。这种古老的手工生产皮纸的方法,也是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文明和智慧的结晶,它不同于现代化的造纸工艺,但是,却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和伟大的发明。
  生产皮纸,最基础的工作就是采集原料。皮纸生产的主要原料,就是构树皮,当然,桑树皮也是可以的,但是因构树皮皮厚浆多为最佳材料。初夏季节,人们将构树皮剥下来,束成捆,准备足,才开始生产。
  剥构树皮是一个精细的体力活,要一棵树一棵树地剥。在一般人的想象中,树皮咋剥呀?但是构树就有这种特质,它纤维多,密实,一棵树便能剥下一个整张的皮。
  剥皮的时候,先在树根处用刀割上一个小口,用手揭起树皮的一角,一点一点地撕开,在撕到两三寸长之后,可以用得上力了,就使劲地拉扯,会剥的人可以从树根处一直剥到树杈处,直到不能再扯了,自然地断裂。当然,有的树高大,还得爬上树,从下往上扯,才能将整张树皮剥下来。因此,剥树皮这种活,大多得男劳力来,一般的女人是吃不消的,也没有这种攀上爬下的能耐。
  民间有一句话:“人要脸,树要皮。”此话的意思就是人没有脸了无法活,树没有皮了,一样无法活。可是构树恰恰奇怪,它不同于别的树,别的树你将皮刮掉了,就会慢慢地枯竭而死,可是构树不一样,你将它的皮剥得光溜溜的,剩下白森森的树杆,照样长枝长叶,长得生机勃勃,绿叶茂盛。这是构树不同于别的树种的地方。
  在我想来,可能是因为构树能够分泌一种浓密的浆汁,构树皮被剥去之后,它分泌的浆汁就迅速地将树干四周保护起来,形成一种隐形的保护膜,锁住水分,以至树干仍能保持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健康地生长,不至于枯竭而死。
  构树的修复能力非常强,就算是将它的皮剥得光光的,它一样可以生长,而且不久又会长出新的皮来。自小到大,我见过人们栽种很多的树,如桃树、杏树、李树、核桃树、毛栗树等,却从来没有见过栽构树的,可是,在秦岭山中,到处都是构树,房前屋后突然也会冒出几棵构树。构树究竟是如何繁殖的呢?是风吹散了果实,还是鸟儿吃了构树的果儿,代谢传播的?估计都有。总之,构树是一种生命力和适应性都极强的树,它完全不用人工栽植,却满山遍野沟沟坎坎到处都能生长,而这,恰恰为人们制造皮纸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每年的夏天,村里都有好多男人采剥构树皮,有的自家用,有的卖给做皮纸的人,反正,在我们周围的山山岭岭,人迹可以到达的地方,所有的构树都被剥得光溜溜的,而我们这些孩子就在这些树上一轮一轮地采着构叶,用它来饲养各家圈里的猪。
  构皮采集好后,再将它分成一小束一小束,放在河里泡上3到5天,等到构皮全部软化后,将它拉回石窑边,加上石灰水,继续浸泡,目的是为了使它们在火蒸的时候能够发生充分的化学反应,迅速蜕皮变质,成为理想的材质。
  泡好之后,用铁钩将构皮钩起,放进石窑里一圈一圈地盘起来,若大蒸馍状,封上顶,就可以开蒸了,这样一次可以蒸2000至2500公斤的构皮。在蒸构皮之前,要在石窑的底部架一口牛头锅,装满水,像蒸馍一样,在用火蒸的同时,还要不停地从石窑侧边的小洞里往牛头锅里加水,以保证锅里时时有足够的水,靠不断散发的水蒸气使构皮不断地软化。蒸时,用土将窑顶封实,目的是下面用火蒸时,可以将水蒸气堵住,充分保持窑内的温度和湿度,让构皮更好地软化。用柴火日夜不停地烧上4到5天,停火3天,这3天常被称为“涡锅”,然后,就可以出锅了。
  出锅后,拉到河水里浸泡,泡上3到4天,直到用手一摸,软软的,滑滑的,就可以捞回来了。捞回来之后,踩水,反复地踩,直到将构皮里的水踩干,原料的初加工才算完成。
  构皮踩干后,要放在木杵上反复地打,一直将它打成薄薄的膜状片,用刀切成一截一截,放到槽洞中不断地搅拌,直到搅成浆糊状的纸绒,倒进1.2米深、2.5米见方的纸浆池子里,再用木耙在池子里不停地搅拌。一般情况下,都是两个人同时搅,大约搅上20分钟。然后再拿一个木棍在池中快速地搅动,以使池中生泡,依靠水泡的浮力将绒纸顶出水面,然后用木板将这些绒状体挡在水池的另一面,存放起来。
  接下来,再用木耙子将这些绒状体打成小块,一小块一小块地在池中拌匀后,用竹篾制成的梿子在水中有技术性地挖捞,当梿子下水时,必须与水面呈70°左右的夹角,梿子下水,一定要稳要匀,起水时要让整个梿身均匀地浮出水面,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不然,纸就不好晒。当然,这种技术是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够熟练掌握的,正所谓“熟能生巧”。梿子出水,右手托起梿尾,左手去捉梿头,把梿头按在平台这一端,右手慢慢地将梿头推向另一端,平整地放下,紧接着,右手拿起梿头,平平地、慢慢地揭起梿子。注意,揭梿子的时候,一定要轻、要柔,否则,皮纸就会被撕烂。
  揭纸,应该是整个皮纸制造过程中最具有技术性的一环。
  这样,梿子就与纸分离了,一张成品的纸胚就成形了。如此一张一张地捞,一池纸料,从早到晚,大约可以捞到1000多张,它们叠在一起,也就是0.5米高。然后又用杠杆,一头吊上50多公斤的石头,一头插在墙洞里,纸放在中间,靠石头的重量将纸中的水压干,第三天,就可以晒纸了。
  纸压干后,分成两半,分别抱到特制的木架上,一张一张地分开,用纸刷子将它贴在墙上。晒干后,又从墙上揭下来,分成100张一刀的纸摞。至此,整个皮纸的生产过程才算完成。
  一张皮纸,从开始泡构树皮到最后成纸,前前后后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还不算采集构树皮所花费的时间,这在现在的许多年轻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过去,皮纸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现在杏坪镇的皮纸生产工艺,也是这样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完成的。皮纸的生产,何尝不是“张张皆辛苦”呀!
  今天写下这段文字,是对一种古老的技艺的留存,也是对幼时生活的珍藏。人类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在前段历史上更新的,而我们留住了过去,才能真正地拥有现在,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人类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走向另一个崭新的时代的。这便如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可忽略的成长痕迹,没有前一步做铺垫,便没有后一步的发展和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