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准扶贫商洛新答卷
——写在第五个国家扶贫日之际
文章字数:2073
  本报记者 汪瑛
  近年来,我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最严肃的政治任务、最重大的民生工程,最难得的发展机遇、最彻底的作风转变,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以赴攻克深度贫困堡垒。2016-2017年,全市累计脱贫15.9万人、退出贫困村53个,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35.3%下降到2017年底的24.5%。
  今年以来,全市紧盯21.1万贫困人口脱贫、388个贫困村退出、镇安县整体摘帽的年度减贫任务,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不断夯实责任、创新举措、强化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有力,富有成效。
  产业扶贫拓宽增收致富门路
  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打造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小镇,建设产业脱贫示范点34个,全市规划建设古城玫瑰、棣花文旅、西川木耳等特色小镇14个,“4+X”特色扶贫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累计发展食用菌1.62亿袋、烤烟8.7万亩、猕猴桃5500亩、中药材32.48万亩;新建核桃良种示范园5.037万亩、茶园3.36万亩;养殖生猪249.89万头、土鸡114.76万只、鱼类338万尾、蜜蜂4.52万箱。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市创建全国主食加工示范企业两家,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合作社3家,规上企业58家,建设扶贫工厂98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达到1.7:1,有中长期产业扶持贫困户占比达到122%。实现多产融合发展,完成光伏发电总装机153兆瓦,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村57个、农家乐1056家,实现旅游收入159.67亿元。持续深化“三带一创”产业扶贫模式,有2995个经营主体参与产业脱贫,带动6.95万户、21.78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了利益联结关系。
  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民生短板
  坚持以围绕补“短板”、挖“穷根”、促发展、惠民生的工作思路,压茬推进基础设施竣工投运。目前,安全饮水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78亿元,完工398处,完成388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解决农村40.8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自来水普及率和集中供水率达到92.69%。按照“一县一图、一路一图、一村一册”的要求,制定了交通脱贫攻坚“作战图”和项目清单,按期完成了全市“油返砂”整治和深度贫困村集中居住30户以上通组公路项目库,目前,全市通村道路完成整治“油返砂”道路529条791.5公里,深度贫困村通村组路路基改造577.9公里,建成路面169.3公里。按照“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原则,强力推进电力扶贫,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动力电已全部通达,所有农户生活用电全部接通。
  “两房”建设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严格对标搬迁入住标准,对表脱贫验收时限,通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完善小区公共服务配套,精准人房对接、及时交付安置房钥匙,鼓励引导群众实际入住等措施,补齐工作短板,补强工作弱项。围绕“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保障脱贫、管理规范、秩序良好、群众满意”建设标准,积极开展宜居宜业“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快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房建设进度,下硬茬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抽调业务骨干实地进行指导、研判,确保年度减贫计划顺利完成。目前,易地扶贫搬迁已达标23096户89833人。危房改造实行两条线、四个层级推进实施。一条线是住建行业,牵头抓总、技术指导、督察督办;一条线是各级政府,市上主导、县区主体、镇村主抓,市县镇村四级一体,财政、扶贫、发改、国土等部门协同,形成“层级到底、幅度到边”的责任实施体系。按照“五个基本”质量要求做好竣工验收,同时对D级新建超面积的不予竣工验收,并严肃追责,规范资金兑付程序。目前,危房改造竣工15280户,其中年度计划脱贫6900户危改户已于8月底全部竣工验收,并全部实际入住。
  保障政策持续释放惠民红利
  教育扶贫全面完善“普惠+特惠”“国家+地方+学校+社会”系列资助政策,累计下拨资助资金8999.54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84万人次,暑期筹措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3749.3万元,资助8549人次,实现了全市各级各类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对全市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贫困镇村初中、小学和教学点核拨公用经费,解决贫困镇村学校经费不足;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改薄”建设项目58个,为150所镇以下学校购置计算机1000台、教学设备500多套,贫困镇村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态扶贫按月兑现5782名生态护林员工资2227万元,人均增收3861元。兑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883万元,覆盖贫困户4.58万户,户均增收411元。健康扶贫投入9230.2万元全额资助贫困人口48.58万人,贫困人口100%参加新农合和大病保险;投入4200万元建设388个退出村标准化村卫生室,现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163个,市域内医疗机构和7县区新农合经办全面实现了“一站式、一单式”报销服务,共报销贫困人口患者53.2万人次39697.37万元,其中住院报销95549人次8133.87万元,报销比例85.26%,较非贫困人口提高了18.3个百分点;着力推进就业扶贫载体建设,就近就地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市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1191人,创业616人,技能培训15189人,开发就业扶贫公益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847人。建立各级“劳务指导工作站”,制定《商洛市就业扶持统计台账》及《商洛市贫困人口产业收入季度证明》,提高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就近打零工组织化程度,开发行政事业单位公益专岗,截至9月底,全市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1191人,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5570人,建立就业扶贫基地超过130个,吸纳贫困户就业超过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