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涛二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挂面
文章字数:1204
在商州区沙河子镇,提起柴湾村手工挂面,于文涛的名字无人不晓。就是这个朴朴实实的农家汉子,几十年如一日精心做挂面,他们家的手工挂面成了商州城区人们喜爱的面中美食。
刚刚40出头的于文涛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父亲和母亲给生产队里吊挂面。揉面、醒面、吊面,整个过程非常辛苦,父亲常常累得直不起腰。小文涛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他就给父亲当下手,和面、揉面、搓条子、上杆子,这些吊挂面的活儿他很快就学会了。由于父亲常年劳累,积劳成疾,在他10岁那年,父亲带着对全家人的无限牵挂去世了,这给穷苦人家出身的小文涛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于文涛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为了生活,他曾跟着一位匠人学做油漆工。结婚后,他便在母亲的指导下吊起了挂面。
吊挂面是个又苦又累的活计,揉面不仅需要很大力气,而且要有耐性和韧劲,尽管他瘦小单薄,但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下来。
吊挂面最重要的是选优质的面粉,面粉要有筋丝、有弹性,这样才能保证做出好挂面。吊挂面的第一步是和面,和面时面粉和水的比例要适合。于文涛反复实践,不断摸索,在经历过多次失败之后终于掌握要领。揉大面团需要半个小时,双手不停地捣面、搓面,翻来覆去地揉,力求让大面团均匀、光滑,然后将揉好的面团放入大瓷盆中“醒”面,春夏季“醒”面需要2至3个小时,秋冬季需要5至6个小时。一般到第二天凌晨4点,当别人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于文涛夫妻俩早早就起了床,开始再次揉面,两人配合默契,不停地翻转、揉、抻,将面团揉均匀了,放到大案板上,用大木杠子压平,用大刀将面团切成粗条,两人双手麻利地将粗条搓得粗细均匀,然后盘入大瓷盆内盖严实,让第一次搓好的面条再“醒”一至两小时。接下来进入第二次搓条,第二次的面条搓得比第一次细多了,一边搓一边盘到大瓷盆里进行第二次“醒”面,然后进入第四道工序——上杆子。上杆子时,将“醒”好的面条一边从面盆里抽出来,一边迅速绕到两根挂面杆上,上杆子要将面条绕成8字形,防止吊挂面时面条粘连。上杆子完成了,先将面杆插到墙上的插杆孔,翻过来翻过去抻一抻,然后将上杆子的挂面放入面槽子里,盖上棉被,再醒3个小时。3个小时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开”面。将上杆子面从面槽子里取出来,上到架子上,将面杆子插入高架子上的插杆孔里,两手扶住面杆子悠着劲儿往下抻一抻,刚才还有筷子粗细的面条子渐渐变得细如发丝,在阳光下泛着白光,又细又均匀的挂面就吊出来了。最后,将预先准备的泥坨子挂到面杆子两头落地“定”面,至此,吊挂面的工序就全部完成了。
于文涛说;“要做好挂面,首先要把心放正,不但要材料货真价实,而且哪个环节都不能偷懒,投机取巧是吊不出好挂面的。”就这样,秉承着乡村手艺人的初心,于文涛20多年如一日坚持做好挂面,让更多的父老乡亲都能够品尝到地道的商州挂面。据了解,他家年加工手工挂面1万公斤,年收入近9万元,靠着吊挂面手艺,他供养儿子上大学,使一家人摆脱了贫困,过上殷实自足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