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前湾村的扶贫工厂
文章字数:1630


  “娃们都不叫我来,我想和你们在一起热闹地挣钱……”近日,在镇安县青铜关镇前湾村食用菌产业基地,85岁的柯美英和在此分拣加工香菇的30多名村民有说有笑。她是前湾村五组人,花白稀疏的头发,只见她从面前堆成小山的香菇中拿出一个小香菇,熟练地剪掉根部后,把保留下来的部分扔到面前的塑料盆中。近1个月来,她早上5点就起床,来到基地和其他村民一起剪香菇把儿,一辈子没打过工的她对于在家门口挣钱格外兴奋。
  前湾村距县城24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这个只有497户1753人的自然村,有8个组分布在旬河两岸的平沟和柳林沟中,交通不便、居住分散,产业零星,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419人,今年待脱贫户105户236人,计划脱贫99户216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为从根本上斩断穷根,前湾村在包扶单位镇安县移民办协助下,规划建设两个集中安置点,94户239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38户129人通过生态避灾同步搬迁纷纷走出了大山。
  在群众的脱贫致富上,坚持长短结合原则,争取每一户贫困户短期有收入,长期有产业。今年村上种植1340亩烤烟,继续发展种植、养殖业,核桃建园1615亩,发展连翘174亩、板栗101亩、桑树60亩。一直以来,发展村集体经济、调动群众积极性是县移民办主任谭显根关注的问题,为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现象,前湾村成立了产业发展公司、股份经济合作社、互助资金协会,这些配套产业基地的建成和社区工厂的开工,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全村上半年实现“三带四联”分红15.4万元,发放互助资金15万元。同时,包扶干部认识到,贫困群众脱贫不仅需要政策的扎实落实与基础设施的健全,更需要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他们在开办社区扶贫工厂的同时,引导群众进厂、进基地务工,不断鼓励群众,激发大家就业创业的信心。
  前湾村食用菌产业基地建在五组响马沟口,村里采用“支部+基地+贫困户”模式,建起这个产业基地,今年村上一次购买香菇菌棒11万袋,连带20户弱劳动能力贫困户通过在基地务工、入股等方式,实现稳定就业、分红增收,村上还派1名副支书专门负责扶贫工厂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目前,53个黑色的大棚整齐排列在乾佑河边,配套的3间库房、1座冷库、10个烘干炉一应俱全,解决了香菇存放、保鲜、加工等一系列问题。村支书刘厚成指着成袋的香菇说:“这是今年采摘的第一茬香菇,产值预计可达20万元,之后长出的花菇成色更好。”据他介绍,村民剪下的香菇根部可用作烘干炉的燃料,香菇把儿可以制成香菇酱,来不及烘干的湿香菇储存在冷库,保证香菇在价格合适时售出。“好货不愁卖,早有人开车来争着收购。”在基地务工的村民言语间充满自豪。目前进入生产高峰期的产业基地每天用工量50人左右,有35户贫困户家庭通过在产业园务工,人均增收2000元,解决了部分弱劳力家庭缺少短期增收项目、工资性收入空白的问题。
  在前湾村火石梁移民安置点的扶贫车间里,15台崭新的缝纫机整齐摆放。今年以来,县移民办引进“晨照服装”在前湾村火石梁安置点建起服装加工厂,首批培训学员42名,经过技术培训,已有18名学员初步掌握了加工技术,从9月1日起已正式接单生产。居住在安置点的罗贤英经过不懈努力,如今一月可以收入1000多元,她边随着教学师傅的指点操作着缝纫机,边笑着说道:“以前我在家照看孩子,没有一分钱的收入,去年8月份搬进火石梁安置点的新房,包扶干部不断鼓励我学做衣服,目前,我已经能独自做衣服了。我想成为熟练工,在家门口一月也挣到两三千元!”同时,县移民办加强政策扶持,精准落实帮扶措施,通过募捐等形式,为村上设立爱心基金、产业基金、救助基金“三项基金”,这些基金的落实,有效解决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调动了群众和产业大户发展积极性,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针对村里的现状,我们帮老百姓实现了‘挪穷窝’,还要帮他们‘扎新根’,办起社区扶贫工厂,配套产业与扶贫工厂在搬迁点解决了群众就业问题,目前前湾村的安全住房问题已经全部解决,在安置点的服装加工厂也开办起来了,群众在家门口也能安心地挣钱。”县移民办副主任、驻村第一书记乐席兵对前湾村脱贫退出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