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
文章字数:1839
刘少鸿
空山位于商州与洛南之间。具体位置在龙王庙。早年从事党史工作时,曾访问过许多老干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陕南游击队不少骨干成员陕北受训回来,就是从渭南到洛南,再进入商州、丹凤,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盘查,基本不走川原大道。从洛南过来,翻空山,过龙王庙,就进入陕南游击队活动的中心区域北宽坪、留仙坪一带。老干部口中的空山,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山高林密,地僻人稀,很神秘的一方地域。
龙王庙距商州城并不遥远。市区北边的黄沙岭北麓山谷便是。我工作经历中,下乡督察检查,带记者采访,都曾去过龙王庙,还曾专程去看过旧志有载的中山寺、石龙洞等古迹和名胜。有一次路过空山脚下新建的净莲寺,就说,可惜了!既然建在空山下,叫空山寺多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现成的山名,现成的古诗,多么典雅幽深,多么富于禅意啊!
为何不叫空山寺,这回走过一番后,自然也就明白了。
周末的时候,几位老朋友邀约上空山。一行六七人,向导自在其中——亚红、军锋二位,分别在空山南北的龙王庙、水道河乡上工作多年,对这里的环境、民情十分熟悉。我们从龙王庙老乡政府后的山沟间盘璇上山,一路密林幽闭,落叶铺道,傍路的岩壁上,绿苔鲜润,林间厚厚的落叶中,幽兰丛生。行至半山腰间,忽就听到一阵尖锐的电喇叭声音:收鸡,收狗!一位骑摩托车的,从另一岔沟转了过来。车上带着铁笼子,里边只装了一只土鸡。亚红笑道,你没看村里都没人了,哪里还收得下鸡呀!
转过一个山弯,隔一道深谷,便望见对面的山巅。两座笋尖状的高大石峰,直插空中雾里,石笋四周,簇拥着层层密林,黄叶红柿,色彩迷人,景色十分美妙。亚红说,雾太大,空山顶子给罩严了,看不见。军锋说,谁有神力,给咱一口气把浓雾吹散了!也真神奇,就在我们说话中,拍照间,浓雾真的渐渐散开,空山尖顶清晰地显现出来。当顶上高高地耸立着几座小庙。远远望去,其险峻之态,不亚于镇安著名道观塔云山。
转过幽谷对面,三面山梁环围着一弯肥美的山间良田。上十户人家,静静地安卧于空山高处。已无人住的院落长满荒草,有人生活的人家却干净清爽。空山巅顶壁立的高峰之下那户人家,篱笆墙,小菜园,红树黄花环绕,笼罩着一片飘飘仙气。菜园之外,临绝谷,依高崖,立一石峰,一个巨大的天然石猴远望东方,真是活灵活现,凸显行者悟空神韵。难怪山上的庙叫作大圣庙呢!
村后山梁的平台上,建着大小不同的几座庙。北边最大的庙旁,立着一个石碑,上边刻着3个大字:空山寺。我这才明白,山下新建的寺庙,为何能再叫空山寺了。
我们没有在此逗留,而是直奔南边的最高峰而去。那是高山之巅一座耸立的石峰,山峰上,巨石交错相砥之间,裸露着数眼大如斗方的洞口,黑洞洞的,甚是吓人。拣块石头丢进去,喀喀啷啷的声音连绵不断,深不可测。登顶的时候,只能容得一人攀援而上。此时若有一股大风来袭,定会将我们如树叶一般吹得飘落山谷而去。我站上峰顶的感受,真是临绝顶而觳觫,俯山谷而心惊。
峰顶上有限的空间里,修了三四个小庙,我们只能轮换着上去看了。庙里供的并不是孙大圣,而是常见的关帝财神、送子观音等等。我的目光,更多的则是多彩多姿的四围山色,万般奇景。
空山寺北山梁后边,四面山岭圈围着一凹地面,土地肥沃,集聚着几十户人家院落。这个村子叫柯池村。鼎盛时期,想必是很有人气的大村庄了。但现在,房屋院落都已十分破旧,整个村子大多是铁将军把门,很是荒凉寂寞。只有几家院墙上吊晒的几挂柿饼,数架玉米,给寂寥的村落增添了几分鲜活的生气。
我们在空落落的村子里转看着。建奇忽然喊来树强,指着一个屋门口户主名牌上帮扶干部的名字说:你看这位包扶干部,认得不?树强看了,一声未吭,却掏出手机,将门牌及院落环境拍了下来。原来那位包扶干部,正是树强的妻子。
终于见到一位五六十岁的男人,热情招呼我们进屋喝水。聊天中得知,原来他也是常年在西安打工卖菜的,只因80多岁的老人卧病在床了,离不开人来照料,才不得已回到了村里。
我们和这位农人聊了许久。忆旧事,说老理,聊在外打工闯荡的时日,最终归于面对空山,默然相向。这才是真正的乡愁,一代农人无尽的忧思。
上山时是阴天,下山时下起了雨。下山的路线,我们从后山而行。下去是原水道河乡的五一村。路上遇一老翁,81岁了,提一大竹笼东西,去板桥赶集归来。老人说,上一回集,来回要走60里。有啥办法呢!山上没人了,村里没店了,买个啥,不跑远路不行呀!
陈红卫对景赋诗,志之曰:
岭头时过雨,白茆引清风。
崩石遮明日,长松暗远空。
幽兰青玉绿,老树晚霞红。
寺暮寒鸦起,遥望山一丛。
空山位于商州与洛南之间。具体位置在龙王庙。早年从事党史工作时,曾访问过许多老干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陕南游击队不少骨干成员陕北受训回来,就是从渭南到洛南,再进入商州、丹凤,为躲避国民党政府盘查,基本不走川原大道。从洛南过来,翻空山,过龙王庙,就进入陕南游击队活动的中心区域北宽坪、留仙坪一带。老干部口中的空山,在我的印象里,就是山高林密,地僻人稀,很神秘的一方地域。
龙王庙距商州城并不遥远。市区北边的黄沙岭北麓山谷便是。我工作经历中,下乡督察检查,带记者采访,都曾去过龙王庙,还曾专程去看过旧志有载的中山寺、石龙洞等古迹和名胜。有一次路过空山脚下新建的净莲寺,就说,可惜了!既然建在空山下,叫空山寺多好!“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现成的山名,现成的古诗,多么典雅幽深,多么富于禅意啊!
为何不叫空山寺,这回走过一番后,自然也就明白了。
周末的时候,几位老朋友邀约上空山。一行六七人,向导自在其中——亚红、军锋二位,分别在空山南北的龙王庙、水道河乡上工作多年,对这里的环境、民情十分熟悉。我们从龙王庙老乡政府后的山沟间盘璇上山,一路密林幽闭,落叶铺道,傍路的岩壁上,绿苔鲜润,林间厚厚的落叶中,幽兰丛生。行至半山腰间,忽就听到一阵尖锐的电喇叭声音:收鸡,收狗!一位骑摩托车的,从另一岔沟转了过来。车上带着铁笼子,里边只装了一只土鸡。亚红笑道,你没看村里都没人了,哪里还收得下鸡呀!
转过一个山弯,隔一道深谷,便望见对面的山巅。两座笋尖状的高大石峰,直插空中雾里,石笋四周,簇拥着层层密林,黄叶红柿,色彩迷人,景色十分美妙。亚红说,雾太大,空山顶子给罩严了,看不见。军锋说,谁有神力,给咱一口气把浓雾吹散了!也真神奇,就在我们说话中,拍照间,浓雾真的渐渐散开,空山尖顶清晰地显现出来。当顶上高高地耸立着几座小庙。远远望去,其险峻之态,不亚于镇安著名道观塔云山。
转过幽谷对面,三面山梁环围着一弯肥美的山间良田。上十户人家,静静地安卧于空山高处。已无人住的院落长满荒草,有人生活的人家却干净清爽。空山巅顶壁立的高峰之下那户人家,篱笆墙,小菜园,红树黄花环绕,笼罩着一片飘飘仙气。菜园之外,临绝谷,依高崖,立一石峰,一个巨大的天然石猴远望东方,真是活灵活现,凸显行者悟空神韵。难怪山上的庙叫作大圣庙呢!
村后山梁的平台上,建着大小不同的几座庙。北边最大的庙旁,立着一个石碑,上边刻着3个大字:空山寺。我这才明白,山下新建的寺庙,为何能再叫空山寺了。
我们没有在此逗留,而是直奔南边的最高峰而去。那是高山之巅一座耸立的石峰,山峰上,巨石交错相砥之间,裸露着数眼大如斗方的洞口,黑洞洞的,甚是吓人。拣块石头丢进去,喀喀啷啷的声音连绵不断,深不可测。登顶的时候,只能容得一人攀援而上。此时若有一股大风来袭,定会将我们如树叶一般吹得飘落山谷而去。我站上峰顶的感受,真是临绝顶而觳觫,俯山谷而心惊。
峰顶上有限的空间里,修了三四个小庙,我们只能轮换着上去看了。庙里供的并不是孙大圣,而是常见的关帝财神、送子观音等等。我的目光,更多的则是多彩多姿的四围山色,万般奇景。
空山寺北山梁后边,四面山岭圈围着一凹地面,土地肥沃,集聚着几十户人家院落。这个村子叫柯池村。鼎盛时期,想必是很有人气的大村庄了。但现在,房屋院落都已十分破旧,整个村子大多是铁将军把门,很是荒凉寂寞。只有几家院墙上吊晒的几挂柿饼,数架玉米,给寂寥的村落增添了几分鲜活的生气。
我们在空落落的村子里转看着。建奇忽然喊来树强,指着一个屋门口户主名牌上帮扶干部的名字说:你看这位包扶干部,认得不?树强看了,一声未吭,却掏出手机,将门牌及院落环境拍了下来。原来那位包扶干部,正是树强的妻子。
终于见到一位五六十岁的男人,热情招呼我们进屋喝水。聊天中得知,原来他也是常年在西安打工卖菜的,只因80多岁的老人卧病在床了,离不开人来照料,才不得已回到了村里。
我们和这位农人聊了许久。忆旧事,说老理,聊在外打工闯荡的时日,最终归于面对空山,默然相向。这才是真正的乡愁,一代农人无尽的忧思。
上山时是阴天,下山时下起了雨。下山的路线,我们从后山而行。下去是原水道河乡的五一村。路上遇一老翁,81岁了,提一大竹笼东西,去板桥赶集归来。老人说,上一回集,来回要走60里。有啥办法呢!山上没人了,村里没店了,买个啥,不跑远路不行呀!
陈红卫对景赋诗,志之曰:
岭头时过雨,白茆引清风。
崩石遮明日,长松暗远空。
幽兰青玉绿,老树晚霞红。
寺暮寒鸦起,遥望山一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