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8年11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兴隆村“三力”齐发破解深度贫困
何春红 刘端鹏
文章字数:1456
  何春红 刘端鹏
  兴隆村是商南县金丝峡镇唯一一个深度贫困村,坐落于政府以西4000米处。2017年初,全村有贫困户108户37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9.77%。面对山大沟深、思想落后、贫困面广、资源匮乏的情况,镇党委、政府先后多次入村实地调研,确定了以建强队伍为基、发展产业为本、倡树新风为根的脱贫思路,走出了一条破解深度贫困新路子。
  强队伍筑牢脱贫之基
  金丝峡镇党委、政府把队伍建设作为攻坚克难战胜深度贫困的利刃,着力锻造一支思想上创新、素质上过硬、配合上默契的基层队伍,为打赢打好攻坚战提供坚强堡垒。
  镇党委在村两委换届过程中,坚持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担任班子“领头羊”,发挥基层队伍的组织力、凝聚力、向心力,兴隆村现有两委班子5人,平均年龄48岁。此外,该村由市政协和金丝峡管委会共同包扶,人员配备精良,包扶力量雄厚。 
  在此基础上,创新推行“2+1”帮扶模式,即一名市政协干部与一名管委会干部两名同志共同帮扶一个最困难的贫困户,加大帮扶力量、细化帮扶措施、明确帮扶任务,确保啃下硬骨头。同时,严格落实为包扶户办一件实事、开一次家庭扶智会、发展一个增收产业、制定一个年度帮扶计划、进行一次慰问的“五个一”帮扶措施,做到干部实帮、群众实干,实现帮扶实效。
   壮产业把稳致富之舵
  群众富不富,全靠产业带。为加大产业扶持“造血”功能,该村统筹谋划实施了以“长期产业药漆茶、短期产业蜜菌花、传统优势稳定抓”的发展思路,发挥产业脱贫核心支撑作用。
  长短产业结合,群众集体共富。依托山林、土地等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90亩葛根、70亩菊花、20万袋反季节香菇三大产业基地,带动78户贫困户捆绑到产业链上。同时,还发展了中华蜂、生漆、中药材等辅助产业,实现产业脱贫全覆盖,确保村集体经济年底收益突破5万元。
  股份合作经营,三重渠道增收。大力推行“党支部+集体经济+‘三变’改革+贫困户”的发展运营模式,将下拨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注入到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与村委会签订协议并按照每年12%比例进行股息分红,其中利润50%用于带动有想法无能力的贫困户。并要求扶持带动的贫困户每月义务在基地务工3天,超过3天以上的按市场劳务价付费。村集体经济运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基地务工三重保障扶持带动贫困户增收。
  因地制宜规划,观光旅游带动。依托金丝峡5A级景区优势,以村部为中心点,向纵深发展提升环境整治,修建文化广场600平方米,大力推动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在石板沟发展野生猕猴桃采摘园50亩、五味子观光园80亩、打造民居5家,修建停车场一处,可带动贫困户40户实现增收,逐步形成靠山吃山、依水吃水的农旅融合带动产业发展格局。
  扶志气根除思想之疾
  为破除“坐在墙角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陋习,兴隆村大力开展扶志扶智、评优树模表彰、农村环境整治等系列活动,让贫困群众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
  村上按照美化生态环境、净化开河流域、亮化道路庭院目标,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河道治理、人居环境提升工程。今年以来,组织公益性岗位保洁员、党员、干部群众清理河道垃圾8公里,清理三堆80余处;修复河堤1000米,复垦土地70亩,修建花池50个、改厕改圈180个、硬化庭院1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拆除关停养鸡场2300平方米、养猪场3000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生活环境美了,精神文化也要跟着富起来,村上坚持“一约四会两榜”公开制,积极组织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和“五美家庭”评选,开展系列扶智扶志活动,文艺演出1次,全村宣讲2次,入组宣讲8次,入户宣讲200多人次。同时,开展道德讲堂3次,组织道德评议会9次,极大地提升了村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