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四十载 追赶超越铸辉煌
文章字数:3561
本报记者 张瑞
改革开放40年以来,镇安县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名县、资源循环强县、高山农产大县”,奋力实现追赶超越,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铸就了镇安经济社会发展新的辉煌。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红利充分释放,经济发展动能强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十五”末以来,镇安县大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绿色发展排头兵,不断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超快车道,生产总值自2005年以来连续12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11.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镇安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幅度最大的时期。
1978年全县生产总值仅为0.42亿元,1987年突破亿元,2002年超过10亿元,2017年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6亿元,是1978年的252倍。1978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163元,1994年突破千元,2009年超过万元,2017年达到37919元,是1978年的232倍。2017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81亿元,是1978年183万元的98.9倍。
结构调整务实高效 转型发展步伐加快
40年间,镇安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经历了“一三二”“一二三”“二三一”的变化过程,逐步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布局。“十二五”末,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全域旅游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带动战略,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决定》,按照“一个中心、两大环线,五大板块、八大景区、十多个风情小镇、若干个美丽乡村”的规划布局,重点打造“密境金台、画境木王、仙境塔云、佳境云盖、幻境磨石”精品景区,不断唱响“来安去安,小城镇安”文化旅游品牌,加快县城会客厅建设,建成西安第二生活区。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78年的64.3:16.7:19.0调整为2017年的11.5:61.1:27.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52.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4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8.4个百分点。
在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的同时,镇安非公有经济总量迅速增加。2017年末,全县有个体工商户9362户、私营企业户1636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5.1%,较2000年提高10.2个百分点。
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镇安县始终坚持把“三农”发展作为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全县上下立足建设“高山农产大县”的目标定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高,主要高山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品质显著提升,“镇安大板栗”“镇安象园茶”“云盖寺挂面”先后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自2014年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镇安持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累计流转土地14万亩,大力实施“千百万”产业脱贫工程,全面规划“两园四带”脱贫产业布局,全力启动农业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计划,强力推动茶叶、蚕桑、食用菌、中药材、油用牡丹、红豆杉六大特色产业和林果、畜牧养殖、魔芋、烤烟等四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产业总面积达到125万亩,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2017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93亿元,是1978年的27倍。粮食产量8.93万吨,是1978年的1.2倍。肉类总产量1.41万吨,是1978年的5倍。核桃产量0.79万吨,是1978年的3.4倍。板栗产量1万吨,是1978年的20倍。年末全县有现代农业园区21个,特色农业企业18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100个,农业大户1790个。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 支柱作用日益增强
40年来,镇安紧紧依托矿产、水力、生物三大优势资源,始终坚持以绿色循环发展为主线,以“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为发展路径,加快培育特色优势工业产业,全县工业逐步形成了现代材料、清洁能源、电子材料、绿色食品四大主导产业,矿产采选加工、建材化工生产制造、水电能源开发利用、农产品种植加工四大企业集群,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全县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对全县追赶超越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
197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仅为0.03亿元,1988年突破千万元,2017年为34.84亿元,是1978年的1161倍,占生产总值比重32.9%,较1978年提高25.9个百分点。1999年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近1亿元,2017年达到125.68亿元,为1999年的131倍,自1999年以来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1.1%。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基础设施大为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镇安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兴业营商环境。
特别是近年来,镇安抢抓西部大开发、关天经济区、“一带一路”等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随着镇云一体化、金台山文化旅游区、塔云山景区、童话磨石沟、G345国道、镇安抽水蓄能电站、旬河梯级电站、云镇水库等大体量项目的落地建设,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扩大,成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全县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西康铁路和西康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有效打破了制约镇安发展的交通瓶颈,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镇安的发展方式和镇安人民的生活方式,为“十五”后镇安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7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仅为0.04亿元,1998年突破亿元,2008年达到10亿元以上,2016年突破100亿元,2017年达到147.5亿元,是1978年的3688倍,年均增长23.4%。
商贸流通繁荣发展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改革开放初期,商品流通渠道单一,消费市场沉闷低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0.14亿元。改革开放后,镇安县着力深化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全县消费市场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丰富了全县城乡居民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镇安积极贯彻扩大内需政策,大力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商务惠农项目,有效地促进了消费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村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实体相继入驻镇安,网购遍布广大乡村,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居民的购物和消费。2017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15亿元,是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173倍,年均增长14.1%。
居民收入大幅提升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镇安始终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2017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57元,是1978年的106倍,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489元,是1995年的9.8倍。
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丰硕成果让全县广大城乡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住房从简陋草坯房变成了水电暖厨卫设施齐全的楼房,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的“三转一响”被电视机、智能手机、冰箱、洗衣机、电脑、空调取代,轿车也已经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全县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大幅迈进。
民生事业全面推进 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镇安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全面落实“两个80%”民生政策,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社会事业发展成效明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每年保持在300天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8.6%,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建立新农合、商业保险、民政救助综合保障措施,2017年末城乡居民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9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2.7万人、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23.2万人。保障城市低保对象0.08万户0.2万人、农村低保对象0.56万户1.47万人。新农合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5%以上,2017年末全县拥有医院、卫生院30个,村卫生室287个。
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2017年全县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5%、普惠幼儿园占比81.5%。5年来,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4956人,上线率名列全市前茅,15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镇安县运动员张丽、张英在第十五届里约残奥会上摘得四金一银,实现了镇安在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花鼓剧《聂焘》荣获全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渔鼓剧《杜鹃花开》在全省第七届文化艺术节上荣获多项大奖。
脱贫攻坚成效突出,自1996年世行扶贫开始,镇安经过20多年艰辛的探索实践,脱贫攻坚取得了很多历史性的成就。创新举措破难题,精准施策挖穷根,先后探索实行了“户分三类”“三带四联”“三精管理”“六条铁律”“中心户长”“一约四会红十条”等脱贫攻坚经验,全县脱贫攻坚步伐不断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2017年全县1800户6793人稳定脱贫,镇安县荣获全省“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优秀县级单位”,镇安“户分三类、精准帮扶”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在全省得到推广,2018年即将全面实现脱贫摘帽。
回顾过去,镇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展望未来,前程似锦,镇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全县上下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谱写出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