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脱贫摘穷帽
文章字数:790
进入12月份天气就更冷了,但洛南县古城镇周岭村通村公路旁的一处宽阔地带上,王瑞红依然在自家的养鸡场里忙活着。
王瑞红的养鸡场没有常见的大型鸡舍,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柳树,散养的鸡正在树林里成群结队忙着觅食。在养鸡之前,王瑞红一直在外打工,后来家里的老人相继患病,需要有人照顾,他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2015年,王瑞红家被列入贫困户,虽然解决了一部分医疗费,减轻了经济负担,但他还是坐不住了,总想着要干点事情,不能总被人称作贫困户。
说起散养鸡,王瑞红一开始也并不懂如何养殖。于是,他就想着先学技术,然后再自己搞养殖场。2015年,王瑞红去了丹凤县蔡川镇的一家养鸡场,一边给别人打工,一边学技术。技术学得差不多了,他就从别人手里租了鸡舍,自己干起了大棚养鸡。但是,一年忙完并没有赚到钱。“加盟的养殖场,饲料、成本都受别人控制,自己做的话应该就会灵活很多。”这让他有了回老家自己建养鸡场的想法。
2016年冬天,王瑞红申请了5万元扶贫贷款,再加上借来的一些钱,建起了养鸡场。这一次,王瑞红的养鸡场采用的是林下散养模式,既可以节省建棚成本,而且散养鸡更有市场。
但王瑞红没想到创业第一年就遭遇当头一棒。2017年春季,一场在全国范围蔓延的禽流感让他损失惨重。当年他赔进去了4万多元,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王瑞红不能就此放弃。“那时候,真的很艰难,还好当时有村干部帮我,他们把自己家里的粮食拉到我这里,让我当饲料先把鸡养起来,帮我渡过了难关。”说起这些,王瑞红依旧满怀感激之情。
现在,镇农牧站的技术员会经常来王瑞红家进行技术指导,只要精心照料,鸡就不会有大问题,明年他准备改建养鸡场,增加一些设备,再修建一座沼气池。今年,王瑞红最多的时候养了近4000只鸡,第一批已经售出,活鸡每斤八九元钱,比大棚养的鸡每斤高出2至3元。除去成本、人工费,王瑞红已经赚到了两万多元,他高兴地说:“今年我们家就可以脱贫了,真正走上不等不靠的富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