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18年12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乘风破浪四十载 春潮拍岸千帆竞
柞水: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文章字数:4634





  四十载砥砺奋进、风雨兼程,而今沧海桑田、硕果累累。40年来,位于秦岭南麓的柞水县,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步向前。
  经济发展突飞猛进
  走进柞水县下梁镇西川村木耳小镇,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吊袋木耳大棚,一片片摆放有序的地栽木耳地块,一朵朵油黑发亮的木耳,一个个忙碌采摘的身影,一阵阵悦耳动听的嬉笑声……
  “木耳小镇的建设,让西川村从往日的脏乱差,变成了今天美丽的乡村旅游景点,同时又收获了木耳,真得感谢党的好政策呀。”村主任丁柏琳感慨地说道。
  西川村有573户1844人,其中在册贫困户181户553人,属于深度贫困村,是改革开放的春风拂过这里,让西川村旧貌换新颜,成为今天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和美丽乡村。
  柞水人很早就从事木耳生产,但由于各方面条件落后,很多年来,一直无法把木耳栽培和生产发展为固定产业,农业也是以传统的农民分散种植业为主,十分落后。改革开放以后,柞水开始逐步探索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近年来,该县瞄准“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目标,坚持产业绿色化、城镇景区化、田园景观化“三化”路径,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努力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着力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柞水充分发挥地理环境和自身资源优势,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县大力发展木耳产业,于2017年全力打造了西川木耳小镇,把木耳作为“一县一业”来抓,聚焦攻克深度贫困,采取“‘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实施1万亩、1亿袋、5千吨产量、3亿元产值的“1153”木耳产业发展计划,通过动员农户以山林、土地、扶贫资金入股,带动群众增收。全县新建木耳菌袋生产线5条,大田栽培2000万袋,木耳产业覆盖全县51个贫困村,3000多户群众土地入股,6000多户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从木耳的科研试验、大田栽培、包装加工、仓储运输、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可以将全县60%以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吸附到这个产业上。
  家住柞水县西川村二组的村民陈绪梅过去一直在家照顾老人小孩,全家人的生活来源靠丈夫在外打工挣钱,村上发展木耳产业后,她就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在家门口上班。这样一来,她家一年纯收入就有1万多元,每年还能领到700多元的集体经济分红,全家人对脱贫也更有信心了。
  近年来,柞水县坚持“一主两优”的脱贫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推进木耳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培育中药材种植和林下经济等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目前,以木耳和中药材为代表的优势主导产业在全县8镇1街办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正在健康有序发展。
  现代工业日渐壮大,转型升级不断加速。改革开放40年来,柞水县工业总量在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调整工业结构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该县紧扣绿色循环发展主线,主抓县域工业集中区和小岭工业区两大园区,加快发展矿产冶金、现代医药、新型建材、绿色食品四大产业,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7年,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实现上市。截至2017年,该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9亿元,增速15%,工业对全县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旅游业发展迸发新活力,彰显新魅力。改革开放以来,柞水县逐步确立了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的发展战略,树立全域旅游理念,打造全国旅游强县,努力把柞水建成游憩颐情、购物消费、康体养生、异地养老、居家创业的西安第二生活区。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先后开发了牛背梁、柞水溶洞、凤凰古镇等一批景区景点。牛背梁和柞水溶洞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正在努力向5A级迈进,九天山景区也已迈入4A级行列,柞水也已成为了商洛市颇有名气的旅游休闲度假地。2018年,柞水县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已达5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9亿元。
  在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柞水县还大力实施“旅游+”工程,带动三产服务业同步繁荣,力争新打造知名旅游商品10种,培育标准化旅游超市12个,经济型旅游酒店20个,全年新增个体工商户712户,服务业占GDP比重达30%以上。
  2017年,全县生产总值达74.98亿元,比1978年的0.23亿元增长了331倍,年均增长18.5%。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78年的61:8:31调整为2017年的9:61:30,产业结构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三二”演变为新的“二三一”格局,新型工业已经成为拉动柞水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交通建设日趋完善
  出门无碍,方是通衢。
  柞水县作为全商洛市距离省会西安最近的县,本应尽早融入西安这个城市生活圈,却因为地处秦岭腹地,交通不便,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位于柞水县下梁镇的西川村,距离县城仅20公里,但由于一直不通水泥路,多年以来,导致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以前,我们去县上办事很不方便,都是泥巴路,遇到雨雪天气就更难走了。”提起村里以前的交通状况,下梁镇西川村村民刘书德仍记忆犹新。2007年,县上克服多方困难,终于修通了长3200米、宽3.5米的通村水泥路,2017年又将这条路拓宽至6.5米。
  40年来,柞水县努力改变交通落后面貌,现代化、立体化、网络化交通体系正在形成。该县坚持“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的发展理念,精心谋篇交通规划,克难攻坚项目建设,2017年全年完成交通项目建设投资31783万元,占任务的102%;截至2017年底,该县公路总里程达2026.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两条115.1公里、省道两条169.2公里、县道4条122.146公里;乡道19条317.566公里;专用公路4条26.354公里;村组公路376条132.855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68.47公里,全县每万人拥有公路99公里,100%的镇、97%的行政村通了等级化公路。全县共有大中桥梁62座3040延米,人行钢架桥14座1210延米。
  全县现有二级客运站1个,客运企业3家,拥有班线客车81辆,公交公司1个,拥有公交线路3条、公交车辆23台,出租车公司2家,出租车51辆。五级农村客运站8个,招呼站30个、站牌56个。目前,客运镇办通车率达10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车率达100%。
  柞水县大力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三提升”工程,力争把所有贫困村建设成为设施完善、条件便利、生态优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产业扶贫示范村和“一二三”产融合示范村。其中农村公路改造方面,新建县乡公路安保11条176.4km,新建农村公路安保68条213.7km,建设桥梁10座557.14延米,新建通组公路46条159.908km,“油返砂”整治75条193.57km,全县81个村(社区)都实现了建制村通畅,建制村通畅率100%,进一步改善了贫困村的交通状况。
  经过多年交通基础设施的大幅改善和交通建设的大发展,柞水县境内如今已经形成了两大高速公路交织的交通网络。包茂高速穿境而过,穿过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即可直接到达西安,使秦岭天堑变通途,柞水也正式纳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水阳高速已通车;2019年,随着西渝高铁的开建,柞水县将全面迎来首通高铁的新时代;在农村,阡陌田垄、乡间公路和民居交织在一起,犹如一块大自然的美丽调色板,交通条件的改善在无形中改善着该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柞水县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
  民生事业稳步发展
  变化的不只是交通。改革开放40年来,柞水县越来越多的财力被用于改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领域,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偏远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教育科技文化事业长足发展。该县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目标,教学质量再创新高。柞水中学成为陕西省级重点示范中学,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屡创新高;建成了柞水县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县文化艺术中心,县、镇、村、组四级公共文化组织体系健全,9个镇办综合文化站、70家村级农家书屋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点、12个社区文化活动室和文体健身广场实现100%全覆盖,大型渔鼓山歌剧《孝义川》获得陕西省第八届文华艺术奖,柞水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渔鼓文化之乡”。
  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升。该县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扩大医联体建设成效,提升全民医疗保健水平。县医院门诊综合楼成功建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了县域综合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中医院迁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即时结算覆盖率达100%,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法治柞水建设扎实推进。聚焦法治柞水建设目标,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加大全民普法力度,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全面落实权力清单和法律顾问等工作制度,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春日里,走进位于营盘镇的柞水县朱家湾村,只见恬静的河水环村蜿蜒,掩映在山坳中的农家院落不时升起袅袅炊烟,两岸的鲜花绿荫中嵌着整齐的庭院,宛如水墨画廊一般,土墙篱笆、石磨瓦罐、柴垛耕具……一副农耕田园图展现在人们眼前。
  40年前,朱家湾村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村里不通柏油路,不通水、不通电,村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近年来,乘着改革发展的东风,这个位于柞水县西北部的偏僻小山村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依托村上的生态优势,朱家湾重点打造入口形象区、红妙河综合服务核心区、沁园村新型农业综合体和花锦园高端民宿区四大区域,利用河道空地,修建田园式的漫步长廊,装上节能灯,可供游客茶余饭后休闲运动,同时已建成8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容纳300余社会车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栽花种草,让人置身于一片美景之中。2015年,朱家湾村被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朱家湾村的变迁只是柞水县改革开放40年来乡村面貌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柞水县抢抓改革开放热潮和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机遇,坚持以人为核心,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着力形成协调均衡、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格局,聚焦新型城镇,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县城城镇建设统筹推进。启动了县城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完成了县城提升改造方案设计。县城中心片棚户区改造稳步推进,城区供气加气站设备完成调试安装,3处亲水平台主体建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完成,河西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主体完成80%,老城区供水工程改造7000余米,修建各类阀井120座。
  县城副中心建设步伐加快。加快重点镇、特色示范镇建设步伐,努力打造3到5个在省市有影响力的特色重点镇,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精美城镇会客厅。加快小岭、凤凰、杏坪一体化发展格局,实施民居风貌改造和古街民居修复加固工程,加大营盘山广场及周边旅游景点开发力度,努力将凤凰镇打造成连接乾佑河、社川河、金井河三大流域的交通枢纽,使其成为县城副中心。
  特色小镇建设水平提升。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按照“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的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积极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和新型商业业态,切实增强特色小镇的产业和人口聚集效应。
  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通过“十大创新活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多途径加大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宣传,同时结合清洁城镇、文明村创建等工作,实现脱贫摘帽村全部完成“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十个一建设工作,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文明素养。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示范村9个,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实现全覆盖。
  不忘初心谋发展,借风扬帆正当时。已经步入发展快车道的柞水县正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的决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加快建成“三个柞水”,奋力谱写新时代柞水追赶超越新篇章。
策划:王小宁
组稿:张珊张莹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