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贫困人口就业助推精准扶贫
文章字数:2629
罗群英 雷应军 陈 瑶
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扶贫工作的主体和难点,面对这一历史重任,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通过不断践行开发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借助苏陕协作转移就业等措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成效显著。2018年,全市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4万人,技能培训1.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1万人。
由“粗放型”渐向“技术型”转换
我市农村贫困劳动力人口基数大,脱贫任务重。虽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户籍人口数量减少,但是农村贫困人口总量依然很大,达到21.57万人,是全市总人口的8.5%,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不容忽视。
根据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以往我市农民工就业以建筑业、矿产业等“体力型”就业为主,如今从事批发零售、服务型、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人员由2010年以前的20%发展到目前的44%,并逐渐向电子商务、物流、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延伸。根据2018年第三季度商州区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从事一产占比20%,从事二产占比36%,从事三产占比39.23%。从具体行业看,居民服务业、修理业和其他产业占24.62%,已经与建筑业的26.92%不相上下,就业类型提质升档,开始由“粗放型”渐向“技术型”转换。同时,随着我市加大营造和谐营商环境,民营企业、投资企业如雨后春笋,给适龄劳动人口带来大量劳动机会,不少外出就业者选择回乡就业创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常取决于收入的高低,政策的优惠性,更多的人文尊重关怀,社会保障制度等,随社会形势变化农民工流动性特点会长期存在。
多形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紧密结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特点、需求和地域经济特色,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春潮行动”“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技能培训赋能工程”等活动,同时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针对性,扩大技能覆盖面促进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培训贫困劳动力1.3万人次,发放培训交通生活补助600多万元,1万多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梦、创业梦。同时不断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借助苏陕劳务协作的机遇,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商洛市与南京人社部门建立了定期互访机制,在转移就业、订单培训、宣传推广、长效机制4个方面达成合作,大力推广“订单式”“委托式”培训,引导南京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商洛开办社区工厂,完善两地劳务输出机制,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赴南京务工。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向江苏输送贫困劳动力就业1260人,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915人。在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帮助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1535人。帮助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8469人,其中赴江苏就业扶贫培训4950人。市、县区均与南京市、区签订了劳务对口协作及就业培训合作协议书。落实江苏支持我市帮扶资金79.29万元,举办专场招聘会109场次,向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49590个。
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就业政策效应明显。落实好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补贴和生活费、交通费补贴,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施转移就业“一补”、自主创业“一赔一免两补贴”;技能培训“两免两补”,支持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四补贴四优先”,鼓励企业、社区工厂等用工单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培三补”;公益性岗位援助贫困劳动力就业“一优先一特设”,职介机构成功介绍贫困劳动力就业“两补贴”,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机会和能力。
大力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增强。全市强化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建设,依托加工制造企业、劳务输出中介、农作物种植基地等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充分发挥其就近就地吸纳或转移贫困户就业的作用。认定就业基地94个,安置贫困劳动力2526人,认定社区工厂53个,安置贫困劳动力1152人,高新区返乡创业园区成为市级公益性创业孵化服务中心。
制约就业稳定性的因素
技工紧缺现象已经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逐渐演变为经常性。我市农民工依然文化水平低,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以“体力型”为主,可是沿海等发达地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生代劳动力是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制约本地劳动力输出就业和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精神和承受能力较差,注重稳定、享受、高薪资的“白蓝领”工作,就业稳定性差,工作流动性强,“跳槽”“月光族”已是常态,形成了“农村留不住,城市待不下”的现状。
同时,农村劳动力就业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薪资拖欠、无偿延时工作时间,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合法权益难、农民工“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低等问题。根据市就业管理局调查数据显示,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分别只占农民工总数的12.8%、8.4%、11.6%、4.1%、1.5%。根据商州区和洛南县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农民工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比96.3%,其他保险缴纳比例极低。
另外,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系统性规章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缺乏。据调查,商州区农民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农民工的20%,但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程度有所提升,出现大专和本科类新型知识化的农民工,但是高技术农民工社会待遇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激励表彰措施不健全。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的建议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无法就业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多元化公益性岗位。就近为“三无”人员开发护林、护路、保洁等公益岗位,既满足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又保障用人单位所需的服务。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申报审核、岗位补员、日常监管、业务培训、岗位补贴拨付,对合同签订、考勤考核、补贴兑现等定期检查。进行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做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引导群众就业,增强劳动致富荣誉感。
大力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在扶贫过程中,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要大力扶持贫困户自主脱贫。注重引导群众形成“宁愿苦干,绝不苦熬”的观念,增强致富主动性,以脱贫的先进事迹引导激励贫困群众,脱贫内化于心。
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加快调整本地产业结构,吸纳农民工就业。依托商洛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本市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促进创业就业,进一步提高本地农民工收入。
2018年,商州区人社局积极搭建劳务供需对接平台,共举办招聘会30多场次,提供用工信息6000多个,15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刘骊龙 摄)
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是扶贫工作的主体和难点,面对这一历史重任,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通过不断践行开发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培训、借助苏陕协作转移就业等措施,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成效显著。2018年,全市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4.4万人,技能培训1.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1.1万人。
由“粗放型”渐向“技术型”转换
我市农村贫困劳动力人口基数大,脱贫任务重。虽然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农村户籍人口数量减少,但是农村贫困人口总量依然很大,达到21.57万人,是全市总人口的8.5%,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脱贫不容忽视。
根据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以往我市农民工就业以建筑业、矿产业等“体力型”就业为主,如今从事批发零售、服务型、住宿餐饮等第三产人员由2010年以前的20%发展到目前的44%,并逐渐向电子商务、物流、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延伸。根据2018年第三季度商州区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从事一产占比20%,从事二产占比36%,从事三产占比39.23%。从具体行业看,居民服务业、修理业和其他产业占24.62%,已经与建筑业的26.92%不相上下,就业类型提质升档,开始由“粗放型”渐向“技术型”转换。同时,随着我市加大营造和谐营商环境,民营企业、投资企业如雨后春笋,给适龄劳动人口带来大量劳动机会,不少外出就业者选择回乡就业创业。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常取决于收入的高低,政策的优惠性,更多的人文尊重关怀,社会保障制度等,随社会形势变化农民工流动性特点会长期存在。
多形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紧密结合贫困劳动力就业特点、需求和地域经济特色,积极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春潮行动”“技能脱贫千校行动”“技能培训赋能工程”等活动,同时积极创新培训方式,提升培训针对性,扩大技能覆盖面促进稳定就业。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先后培训贫困劳动力1.3万人次,发放培训交通生活补助600多万元,1万多人通过培训实现了就业梦、创业梦。同时不断提升培训后的就业率,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借助苏陕劳务协作的机遇,就业人数显著增加。商洛市与南京人社部门建立了定期互访机制,在转移就业、订单培训、宣传推广、长效机制4个方面达成合作,大力推广“订单式”“委托式”培训,引导南京劳动密集型企业到商洛开办社区工厂,完善两地劳务输出机制,有序组织贫困劳动力赴南京务工。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向江苏输送贫困劳动力就业1260人,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915人。在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中,帮助贫困人口省内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1535人。帮助贫困劳动力开展就业培训8469人,其中赴江苏就业扶贫培训4950人。市、县区均与南京市、区签订了劳务对口协作及就业培训合作协议书。落实江苏支持我市帮扶资金79.29万元,举办专场招聘会109场次,向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49590个。
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就业政策效应明显。落实好贫困劳动力的培训补贴和生活费、交通费补贴,使每个贫困家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实施转移就业“一补”、自主创业“一赔一免两补贴”;技能培训“两免两补”,支持高校贫困毕业生就业创业“四补贴四优先”,鼓励企业、社区工厂等用工单位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一培三补”;公益性岗位援助贫困劳动力就业“一优先一特设”,职介机构成功介绍贫困劳动力就业“两补贴”,进一步提高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机会和能力。
大力扶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创业带动就业作用增强。全市强化创业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基地建设,依托加工制造企业、劳务输出中介、农作物种植基地等建立就业扶贫基地和社区工厂,充分发挥其就近就地吸纳或转移贫困户就业的作用。认定就业基地94个,安置贫困劳动力2526人,认定社区工厂53个,安置贫困劳动力1152人,高新区返乡创业园区成为市级公益性创业孵化服务中心。
制约就业稳定性的因素
技工紧缺现象已经从东部沿海扩散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逐渐演变为经常性。我市农民工依然文化水平低,技能劳动者比例偏低且结构不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以“体力型”为主,可是沿海等发达地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新生代劳动力是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制约本地劳动力输出就业和就业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吃苦耐劳精神和承受能力较差,注重稳定、享受、高薪资的“白蓝领”工作,就业稳定性差,工作流动性强,“跳槽”“月光族”已是常态,形成了“农村留不住,城市待不下”的现状。
同时,农村劳动力就业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薪资拖欠、无偿延时工作时间,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合法权益难、农民工“五险一金”缴纳比例低等问题。根据市就业管理局调查数据显示,企业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分别只占农民工总数的12.8%、8.4%、11.6%、4.1%、1.5%。根据商州区和洛南县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农民工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比96.3%,其他保险缴纳比例极低。
另外,技能型人才培养教育系统性规章制度和人才评价体系缺乏。据调查,商州区农民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农民工的20%,但和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文化程度有所提升,出现大专和本科类新型知识化的农民工,但是高技术农民工社会待遇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激励表彰措施不健全。
促进贫困人口就业的建议
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无法就业农村贫困劳动力提供多元化公益性岗位。就近为“三无”人员开发护林、护路、保洁等公益岗位,既满足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的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又保障用人单位所需的服务。推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公益性岗位管理制度,规范申报审核、岗位补员、日常监管、业务培训、岗位补贴拨付,对合同签订、考勤考核、补贴兑现等定期检查。进行产业扶贫、项目扶贫,做大村、社区集体经济,引导群众就业,增强劳动致富荣誉感。
大力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在扶贫过程中,贫困户有劳动能力的,要大力扶持贫困户自主脱贫。注重引导群众形成“宁愿苦干,绝不苦熬”的观念,增强致富主动性,以脱贫的先进事迹引导激励贫困群众,脱贫内化于心。
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全面提升劳动者创业能力。加快调整本地产业结构,吸纳农民工就业。依托商洛生态旅游、特色产业等,加快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本市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促进创业就业,进一步提高本地农民工收入。
2018年,商州区人社局积极搭建劳务供需对接平台,共举办招聘会30多场次,提供用工信息6000多个,15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刘骊龙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