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寻找有温度的新闻
文章字数:1575
本报记者 王倩
“记者在路上,精品在基层。只有坚守,才能找到有温度的新闻精品。”这是商洛日报社高级记者方立近日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方立1981年参加工作,1989年调到商洛日报社从事采编工作。多年来,他不忘初心、坚守新闻一线,钻研新闻业务,打造新闻精品,培养新闻新人。他的新闻作品在省以上获奖123件,撰写、刊发、论文论著20多篇部,撰写10万字的《实用新闻摄影学》(讲义)、编撰新闻学课件19部,讲课53次,培养了一大批新闻宣传新人。方立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地市报新闻摄影记者“五十强”,首批“商洛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多年来,方立从走遍商山洛水沟沟岔岔的活力青年,到两鬓斑白依然奋战在新闻一线,他始终不忘初心,在工作中勇挑重担,不管是拍摄市上重大党政活动,还是在面临抗洪救灾等重大突发新闻,他总是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2010年7月23日晚,商洛突降特大暴雨,丹凤、山阳、商南三县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多人伤亡。24日是周末,方立一大早便找总编请求去重灾区采访。到达丹凤时却得知通往重灾区竹林关的道路中断了,方立只能在已封闭的高速公路步行,后在过路人的帮助下,他到了第一处水毁现场清嘴梁。泥沙中、洪水里他忘记了个人安危,抓住一切机会记录险情,拍摄抢险。完成了两处采访到达竹林关镇时,丹江河水暴涨,街道如悬在江上一般。“当时大柴沟特大泥石流冲入了街道,山洪狂泻、房屋冲毁、巨石遍地、满目疮痍,眼前的一切让我感到万分悲伤和痛惜,但还是得控制住情绪继续拍摄。”方立说他一手打着雨伞、一手举着相机,在过膝的泥石流泥浆中,记录悲壮的景象,拍摄市县抢险救灾的镜头。
16时许,完成采访回到车上时,方立才发现腿上到处是被石头划破的伤痕,加之长时间在冰冷的泥水中拍摄,两条腿一直抽筋,他忍着疼痛回到报社,处理完拍摄的200多幅新闻图片,在街边匆忙地吃完饭,又回到编辑部编发了《直击竹林关特大水灾》等专题专版报道。灾难过去了,但方立心里的挂念还没过去,之后的灾后重建,他夏冒酷暑,冬顶风雪,十多次前往重灾县区采访,刊发了63组(篇)稿件。刊发后的稿件引起了社会各界读者的强烈反响。他的付出得到了肯定,之后他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荣获“商洛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称号。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即使已经当任综合记者部主任,方立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新闻理想,和对新闻事实的尊重。再苦再累,再艰难,都想方设法出现在新闻第一线。“记者永远在路上,只有俯下身子到基层,到新闻现场,才能写出有温度有厚度的新闻,坐在办公室里只能是纸上谈兵。”方立谈起自己对新闻的理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5年8月12日,山阳县发生特大山体滑坡,60多人失踪。闻讯后,方立请缨到灾区采访。连续多日的高温令人难以忍受,但他戴着一顶草帽,克服重重困难奔赴灾区一线采访。看着救援人员汗流浃背日夜抢救,他一次次被感动;听到遇难者家属的悲痛哭泣,他的眼睛一次次湿润。几天里,他在灾区在滑坡体上、指挥部里、被救人员中不间断的采访,顺利完成《山阳“8·12”山体滑坡抢险救援纪实》的整版报道。该报道获当年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方立策划并完成了商洛日报《图说40年》系列摄影报道10多期,其中整理收集40年的资料片千余幅,该系列报道展示了商洛近年来的发展变化,见报后获得了社会大众的一致好评。
一套相机、一双凉鞋、一把雨伞、一盒消炎药是他的行囊,30年来,方立走遍了商洛全部乡镇和大部分村组。正是他在新闻一线的坚守,使他成为商洛新闻圈内获奖最多的记者,其中一组作品荣获第十四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牌奖,填补陕西金牌奖的空白。这些作品传播了商洛建设的正能量,为社会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面对成绩,方立说:“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多出成绩,为新时代党的新闻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