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爱所以爱
文章字数:3640
室外的体育课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刻
孙志成正在洗菜,准备给学生做午餐。
孙志成用双色板书,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本报记者 王倩 谢非
1月13日,海南三亚,荣获“2018年马云乡村教师奖”的101名教师和获得“2018马云校长计划”的20名校长,在这个属于他们的晚上互相祝贺,共同勉励,一起展望乡村教育的未来。来自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的孙志成老师,从数千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获奖者。
孙志成,今年46岁,两岔口教学点唯一的教师。1992年从师范学校毕后,他一直坚守在大山里的三尺讲台上,大山见证了他和学生动听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见证了他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乐享平淡的中年,见证了他26年来默默付出的甘和苦,见证了他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忙与累。努力奋发圆教师梦
命运从来都是公平的,你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就一定会在那个方向有收获。孙志成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的人们普遍缺吃少穿,他们一家六口住在蔡川镇庵底村,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物资尤其匮乏,逢年过节能有豆渣馍吃就是最好的待遇了。
作为家里的老大,孙志成从小就养成了自强自立的性格。“那个时候,上学回来还要帮父母干农活,干完活就抓紧看书学习,我既是家里的重要劳力,也得是弟弟学习上的表率。”上初中的时候,孙志成到距家几十里外的留仙坪中学念书,没有班车,来回全靠步行。在学校住宿舍,冬天被褥薄,就铺一半盖一半,常常会因后背盖不住而被冻醒。然而让他最痛苦的还不是住宿,而是肚子填不饱。学校没有食堂,他和十几个同学在校外租了一间空房,周末回家带点咸菜和粮食,平时就在出租屋里盘起炉子烧柴煮饭。在家里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孙志成和三个弟妹的学业,经常对他们说,家里条件越是不行,你们越要发奋读书,越要努力摆脱贫穷面貌,只有好好读书学习,你们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人生。父母尊师重教的观念,也深深影响了孙志成。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知识让孙志成对生活有了希冀,他渴望知识,也渴望成为一名老师,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奔着当老师这个目标,孙志成刻苦努力,发奋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孙志成考上了丹凤师范学校,成了家族里第一个中专生。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他的两个弟弟也先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三兄弟相继走上讲台,实现了当教师的梦想。扎根大山点亮希望
1992年师范毕业后,孙志成被分配到距离家约40公里的马鬃良小学当老师。他一头扎进大山,一扎就是大半生。回到农村,孙志成没有不习惯和不适应,只有放松和亲切。初为人师,他满怀激情,每天都让自己在备课、上课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的思考中度过。虽然离家远,学校条件差,他还是很快地适应了教学生活。
一年后,他被调到邻村的太子庙小学,在这里待了6年。期间,他结婚成家,有了孩子,但他依然全身心放在教学上。“那时候年轻,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得多,天天想尽一切办法搞好教学工作,根本没想过家里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多亏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孙志成坦言,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他没有因为家里事请过假;他经常送学生回家,却从未接送过自己的孩子;他是学生眼里的“超人”,却不能陪在妻儿和父母身边,替他们分忧。
1999年,孙志成被调到两岔口小学,当时全校120个学生、4个老师。校舍是由一座12间土房的寺庙改建成的,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维修,教室后的水渠积水严重、花坛破损,教室里墙皮脱落、桌凳残缺,孙志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等村上开会商量,他就自己动手,找工具、筹资金,和工人一起撸起袖子干活,将教室屋顶翻修、操场硬化,修补操场绿化带、花台。基础设施的提升,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看到他既能在讲台上谈笑风生,下课了又能垒砖砌墙干泥瓦工,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全能”老师。
后来,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山区学校规模急剧萎缩,两岔口学校也不例外。原来近百名学生只剩十几个,教师由原来4个变成了孙志成一人,小学也变成了教学点,并且成了全镇唯一的教学点。
此时,孙志成做乡村老师已近二十年,就在他越来越喜爱大山和山里的孩子们的时候,在县城生活的妻子和儿子因为他忽略家庭而埋怨他,想让他调到县城工作。思虑再三,孙志成还是选择继续坚守在这里,“我是学校唯一的老师,我也是这十几个孩子的希望,我不能走,我愿意留在这儿,当他们的领路人,点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最终,孙志成用他的教育情怀说服了妻子。如父担当如母细心蔡川镇属于高寒山区,冬天来得早,冷得快。国庆节之后,就要和秋天说再见了。去年初冬时节,记者驱车来到两岔口教学点时正值晌午,虽然头顶阳光柔媚,但还是抵不住山间一阵阵的寒风。见到孙志成老师时,他正在利用课间时间,清洗下一顿饭要用的蔬菜,学生们则在操场上叽叽喳喳地欢闹。他手上洗着菜,却不时盯着窗外看,以防学生发生意外。
“时刻得关注学生的动向,摔跤啊、打架啊,这些都得时时留心,安全最重要,马虎不得。”孙志成说。山区教学点除了正常教学以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好孩子们的生活、饮食和身体成长。教学点现有学生12人,都是走读生。2012年暑期,为了让学生吃上放心饭、可口菜,孙志成按照国家要求和标准,专门将一间教室改造为厨房。如今,厨房地面、墙面一尘不染,冰柜、消毒柜、储物柜、电气化灶具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孙志成说,食堂标准化后,却找不到合适的炊事员。为了不影响学生吃饭,他只好既当老师又当炊事员,不仅如此,每周他还要去县城到指定采购点购买下一周的蔬菜。夏天还好,到了冬天,遇上雨雪天气,骑不成摩托车,他就背扛肩挑,走三十多里山路将菜运回来,从来没耽误过学生一顿饭。
每天6点,孙志成准时起床,开始挑水、烧水、洗菜、切菜、配菜,做饭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学生才陆陆续续来到学校。中午休息时,学生做作业,他做饭,照顾学生吃完饭,自己才能吃。洗涮完毕,收拾停当,紧接着就要上辅导课。下午放学后,送走最后一个学生,他开始写教准备给学。案、批改作业,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营养餐,紧张、有序的“三重奏”结束时,往往已是“月上柳梢头”。他既当校长,又当勤杂工,教书、做饭一样不落,还要送学生回家,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起初,我心里也不舒服,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咋就混成了伙夫?加上亲人的不理解,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孙志成说,刚开始给学生做饭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手忙脚乱。后来他想开了,给孩子们做饭有啥丢人的?看着他们能吃到热乎的饭菜,每天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自豪感和成就感就充盈在他的内心。
在学生的生活上,孙志成不仅有父亲一样的担当,还非常细心。进入冬季,寒风呼啸,7点钟到校,对山里孩子是个巨大的考验。学校的孩子普遍年龄小,冬季经常脸蛋、手脚冻得通红,甚至有的感冒咳嗽,孙志成看着心疼。后来,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烧起教室里的炉子。7点钟,当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时,炉子早已烧旺了,教室里暖意融融,一天的学习生活在孩子们的琅琅书声中开始了。“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孩子快乐成长,自己心里也感到快乐。”孙志成说。身体力行信守诺言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体力行,榜样示范是最好的落实。教师育人,德育为先,成才先立德,是孙志成几十年教书生涯最大的感悟。
在教学管理中,他始终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二年级的胡霞(化名),因为父母智力低下,并且身体不好,平常靠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她从小性格内向、孤僻,到了学校经常发呆,其他孩子也不敢靠近她。看到这些,孙志成经常教导其他学生多和胡霞玩耍,多给她一些关心和包容,他也利用课余时间,对胡霞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参与集体活动。在他的关心下,胡霞逐渐活泼开朗起来。胡霞的家距学校有半个小时路程,爷爷奶奶常年身体不好,不能按时接胡霞,孙志成就担起了“家长”的责任,经常送孩子回家。胡霞的爷爷逢人便说:“孙老师是个好老师,多亏了他,不然,我霞肯定辍学了。”
在教学中,孙志成认真负责,成绩优秀,他所带的学生在镇上的抽考中多次名列前茅,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他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16年,他被丹凤县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获得了第五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还被评选为“商洛好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长年无私的奉献和默默的坚守。
“谁不想上待父母,下教儿女,家人团团圆圆地生活?可是,人生有得必有失,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必须接受它带来的‘与众不同’,不管风雨,无怨无悔地往前走就是了。”回首二十多年地从教时光,孙志成如是说。在他当教师的26年里,妻子有过埋怨,儿子有过不理解,父母有过劝阻,他也有过遗憾和歉疚,却始终不曾后悔。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山村教育的这片沃土上,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如一。“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奉献。”孙志成,一位普通的山区教师,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生理念。
孙志成正在洗菜,准备给学生做午餐。
孙志成用双色板书,来加深学生的记忆。
本报记者 王倩 谢非
1月13日,海南三亚,荣获“2018年马云乡村教师奖”的101名教师和获得“2018马云校长计划”的20名校长,在这个属于他们的晚上互相祝贺,共同勉励,一起展望乡村教育的未来。来自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蔡川镇两岔口教学点的孙志成老师,从数千名申报者中脱颖而出,成为“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获奖者。
孙志成,今年46岁,两岔口教学点唯一的教师。1992年从师范学校毕后,他一直坚守在大山里的三尺讲台上,大山见证了他和学生动听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见证了他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乐享平淡的中年,见证了他26年来默默付出的甘和苦,见证了他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忙与累。努力奋发圆教师梦
命运从来都是公平的,你往哪个方向去努力,就一定会在那个方向有收获。孙志成出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的人们普遍缺吃少穿,他们一家六口住在蔡川镇庵底村,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生活物资尤其匮乏,逢年过节能有豆渣馍吃就是最好的待遇了。
作为家里的老大,孙志成从小就养成了自强自立的性格。“那个时候,上学回来还要帮父母干农活,干完活就抓紧看书学习,我既是家里的重要劳力,也得是弟弟学习上的表率。”上初中的时候,孙志成到距家几十里外的留仙坪中学念书,没有班车,来回全靠步行。在学校住宿舍,冬天被褥薄,就铺一半盖一半,常常会因后背盖不住而被冻醒。然而让他最痛苦的还不是住宿,而是肚子填不饱。学校没有食堂,他和十几个同学在校外租了一间空房,周末回家带点咸菜和粮食,平时就在出租屋里盘起炉子烧柴煮饭。在家里捉襟见肘的情况下,父母始终没有放弃孙志成和三个弟妹的学业,经常对他们说,家里条件越是不行,你们越要发奋读书,越要努力摆脱贫穷面貌,只有好好读书学习,你们才有可能得到更好的人生。父母尊师重教的观念,也深深影响了孙志成。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是知识让孙志成对生活有了希冀,他渴望知识,也渴望成为一名老师,梦想着自己有一天站在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奔着当老师这个目标,孙志成刻苦努力,发奋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孙志成考上了丹凤师范学校,成了家族里第一个中专生。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他的两个弟弟也先后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三兄弟相继走上讲台,实现了当教师的梦想。扎根大山点亮希望
1992年师范毕业后,孙志成被分配到距离家约40公里的马鬃良小学当老师。他一头扎进大山,一扎就是大半生。回到农村,孙志成没有不习惯和不适应,只有放松和亲切。初为人师,他满怀激情,每天都让自己在备课、上课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授知识的思考中度过。虽然离家远,学校条件差,他还是很快地适应了教学生活。
一年后,他被调到邻村的太子庙小学,在这里待了6年。期间,他结婚成家,有了孩子,但他依然全身心放在教学上。“那时候年轻,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多得多,天天想尽一切办法搞好教学工作,根本没想过家里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多亏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孙志成坦言,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他没有因为家里事请过假;他经常送学生回家,却从未接送过自己的孩子;他是学生眼里的“超人”,却不能陪在妻儿和父母身边,替他们分忧。
1999年,孙志成被调到两岔口小学,当时全校120个学生、4个老师。校舍是由一座12间土房的寺庙改建成的,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维修,教室后的水渠积水严重、花坛破损,教室里墙皮脱落、桌凳残缺,孙志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等村上开会商量,他就自己动手,找工具、筹资金,和工人一起撸起袖子干活,将教室屋顶翻修、操场硬化,修补操场绿化带、花台。基础设施的提升,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们看到他既能在讲台上谈笑风生,下课了又能垒砖砌墙干泥瓦工,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他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全能”老师。
后来,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山区学校规模急剧萎缩,两岔口学校也不例外。原来近百名学生只剩十几个,教师由原来4个变成了孙志成一人,小学也变成了教学点,并且成了全镇唯一的教学点。
此时,孙志成做乡村老师已近二十年,就在他越来越喜爱大山和山里的孩子们的时候,在县城生活的妻子和儿子因为他忽略家庭而埋怨他,想让他调到县城工作。思虑再三,孙志成还是选择继续坚守在这里,“我是学校唯一的老师,我也是这十几个孩子的希望,我不能走,我愿意留在这儿,当他们的领路人,点亮他们前行的道路。”最终,孙志成用他的教育情怀说服了妻子。如父担当如母细心蔡川镇属于高寒山区,冬天来得早,冷得快。国庆节之后,就要和秋天说再见了。去年初冬时节,记者驱车来到两岔口教学点时正值晌午,虽然头顶阳光柔媚,但还是抵不住山间一阵阵的寒风。见到孙志成老师时,他正在利用课间时间,清洗下一顿饭要用的蔬菜,学生们则在操场上叽叽喳喳地欢闹。他手上洗着菜,却不时盯着窗外看,以防学生发生意外。
“时刻得关注学生的动向,摔跤啊、打架啊,这些都得时时留心,安全最重要,马虎不得。”孙志成说。山区教学点除了正常教学以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好孩子们的生活、饮食和身体成长。教学点现有学生12人,都是走读生。2012年暑期,为了让学生吃上放心饭、可口菜,孙志成按照国家要求和标准,专门将一间教室改造为厨房。如今,厨房地面、墙面一尘不染,冰柜、消毒柜、储物柜、电气化灶具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孙志成说,食堂标准化后,却找不到合适的炊事员。为了不影响学生吃饭,他只好既当老师又当炊事员,不仅如此,每周他还要去县城到指定采购点购买下一周的蔬菜。夏天还好,到了冬天,遇上雨雪天气,骑不成摩托车,他就背扛肩挑,走三十多里山路将菜运回来,从来没耽误过学生一顿饭。
每天6点,孙志成准时起床,开始挑水、烧水、洗菜、切菜、配菜,做饭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学生才陆陆续续来到学校。中午休息时,学生做作业,他做饭,照顾学生吃完饭,自己才能吃。洗涮完毕,收拾停当,紧接着就要上辅导课。下午放学后,送走最后一个学生,他开始写教准备给学。案、批改作业,还要准备第二天的营养餐,紧张、有序的“三重奏”结束时,往往已是“月上柳梢头”。他既当校长,又当勤杂工,教书、做饭一样不落,还要送学生回家,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
“起初,我心里也不舒服,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咋就混成了伙夫?加上亲人的不理解,给了我很大的压力。”孙志成说,刚开始给学生做饭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手忙脚乱。后来他想开了,给孩子们做饭有啥丢人的?看着他们能吃到热乎的饭菜,每天开心地学习,健康地成长,自豪感和成就感就充盈在他的内心。
在学生的生活上,孙志成不仅有父亲一样的担当,还非常细心。进入冬季,寒风呼啸,7点钟到校,对山里孩子是个巨大的考验。学校的孩子普遍年龄小,冬季经常脸蛋、手脚冻得通红,甚至有的感冒咳嗽,孙志成看着心疼。后来,他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烧起教室里的炉子。7点钟,当孩子们陆续来到教室时,炉子早已烧旺了,教室里暖意融融,一天的学习生活在孩子们的琅琅书声中开始了。“虽然整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孩子快乐成长,自己心里也感到快乐。”孙志成说。身体力行信守诺言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体力行,榜样示范是最好的落实。教师育人,德育为先,成才先立德,是孙志成几十年教书生涯最大的感悟。
在教学管理中,他始终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二年级的胡霞(化名),因为父母智力低下,并且身体不好,平常靠7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料。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她从小性格内向、孤僻,到了学校经常发呆,其他孩子也不敢靠近她。看到这些,孙志成经常教导其他学生多和胡霞玩耍,多给她一些关心和包容,他也利用课余时间,对胡霞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她参与集体活动。在他的关心下,胡霞逐渐活泼开朗起来。胡霞的家距学校有半个小时路程,爷爷奶奶常年身体不好,不能按时接胡霞,孙志成就担起了“家长”的责任,经常送孩子回家。胡霞的爷爷逢人便说:“孙老师是个好老师,多亏了他,不然,我霞肯定辍学了。”
在教学中,孙志成认真负责,成绩优秀,他所带的学生在镇上的抽考中多次名列前茅,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他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16年,他被丹凤县评为“最美乡村教师”;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获得了第五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还被评选为“商洛好人”。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他长年无私的奉献和默默的坚守。
“谁不想上待父母,下教儿女,家人团团圆圆地生活?可是,人生有得必有失,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必须接受它带来的‘与众不同’,不管风雨,无怨无悔地往前走就是了。”回首二十多年地从教时光,孙志成如是说。在他当教师的26年里,妻子有过埋怨,儿子有过不理解,父母有过劝阻,他也有过遗憾和歉疚,却始终不曾后悔。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在山村教育的这片沃土上,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守如一。“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奉献。”孙志成,一位普通的山区教师,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人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