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网络扶贫步履扎实亮点凸显
文章字数:2795
3月6日,全市网络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丹凤县召开,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出席会议,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丹凤县棣花镇利民蔬菜专业合作社物联网、丹凤县电商产业孵化园和丹凤县医院远程会诊系统等网络扶贫项目,对丹凤县“互联网+扶贫”带动群众脱贫给予充分肯定。
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已成为贫困地区链接外部世界、贫困群众走出贫困束缚的一条全新通道。近年来,丹凤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上做文章,将网络扶贫作为攻克贫困的突破点,将互联网与农业、医疗、金融等相黏合,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建设,在脱贫攻坚战场加快布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产业新业态,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结合、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为破解贫困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有效路径,网络扶贫已成为丹凤县脱贫战场上应时而生的一支生力军。
夯基础 补齐网络建设短板
丹凤县扭住改善农村网络设施建设这个重点,全面推进网络工程建设,关键网络能力明显提升。建成了脱贫攻坚指挥服务大厅,为全县镇办配置网络视频服务系统13套、脱贫攻坚成效展示平台一处(展示示范点30个)、脱贫攻坚基础信息查询发布系统终端167台、基层信息采集管理终端334套、开通村级网络光纤775条,开通12317扶贫咨询投诉热线县级终端,及时解答处理脱贫攻坚问题诉求,全力打牢脱贫攻坚网络扶贫县、镇、村基础硬件配置,确保各项网络扶贫业务正常开展。大力改善全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基础条件,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和贫困农村中小学接入宽带达到4Mbps以上。大力建设多级分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教育资源云和管理服务体系。
截至目前,丹凤县建设3G/4G基站1200个,建设光缆线路4900公里,建成4个标准化县中心机房,37个乡镇机房,130个村级机房,实现了村村通网目标,让贫困群众顺利地搭上了互联网发展的快车,丹凤县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促效益 打通网络增收路径
丹凤万湾现代农业园区通过“互联网+农业”,通过温室智能物联网建设了五大农业主题园。建成6栋日光农业物联网智能温室系统及水肥一体化设施,包括数据采集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和专家系统,实现设施蔬菜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带动周边贫困户26人就近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元。这是丹凤县互联网运用到农业的一个生动案例,像这种形式,丹凤县将互联网利用于现代农业,实现远程控制和农超对接及质量安全追溯的园区已经达7家,带动贫困户100余人,跑出了网络扶贫“加速度”。
丹凤县充分发挥“互联网+产业扶贫”的优势,让贫困群众搭上电商扶贫快车。建设了以“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物流配送”等为内容的电商产业园区,园区已入驻企业33家。去年7月开园至今,整合全县农特产品60余种,总销售额750余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80多个,为贫困户直接产生收益40多万元。
积极支持引导农民通过“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直接开展农产品网上销售,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采取“合作社(协会)+基地+网店”模式,开辟营销新渠道,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增加收入。拓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超对接”“三农信息服务平台”运行体系电子商务应用,不断拓展农特产品外销渠道。全县共10个经营主体,共建设网络销售平台5个,其他销售平台41个。
同时,丹凤县还不断加强县、镇、村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管体系建设。全县已建成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1个,镇检测室和监管站12个,村监管室158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市级以上园区都建起了自检室,严格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保民生 提升网络服务水平
丹凤县医院先后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完善医院基本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互联网+医疗”的新途径,加强远程会诊平台建设,在完成省卫计委远程会诊项目的同时,与交大一附院、陕西省肿瘤医院、西北妇幼儿童医院建成临床与病理远程会诊中心,顺利完成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及远程教学。两年来,依托“互联网+医疗”,交大一附院免费为丹凤县疑难病例及贫困大病患者开展远程会诊30余次,开展远程病理诊断36例。交大一附院结合丹凤县医院工作实际开展远程教学40场次,培训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850余人次。
丹凤县将“互联网+”应用于医疗健康、教育、文化旅游等多个民生领域,利用“互联网+”打造远程会诊平台,实现医院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及远程教学,既方便了农村疑难患者就诊,又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
在科教领域,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构建起了人人可享有数字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在文化旅游领域,通过开设景区“扶贫农产品展销中心”、组织培训、引导产业进入、策划乡村游等项目,探索“景区+电商+贫困户”旅游扶贫模式,建设了智慧旅游平台,发挥了旅游带动扶贫的最大效益。
丹凤县紧扣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效益,紧跟全市支持发展数字经济政策机遇,全面推进网络覆盖、农村电商、信息惠民、网络扶智、扶贫大数据、网络公益“六大工程”,加强与京东、阿里巴巴在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创新孵化、现代物流等领域合作。正在加快建设中国核桃大数据中心,大力发展“政府+企业+物流+农特产品”“机场+物流+商贸+旅游”等扶贫产业体系,以互联网带动产业发展、撬动消费升级、促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打通互联网服务和改善民生的“最后一公里”。
抓责任 整合网络扶贫合力
丹凤县在推进网络扶贫工作中坚持“党政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发动”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凝聚力量推动网络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了网络扶贫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模式。同时还搭建了“交流学习、联席会议、后续监管”三大平台,强化网络扶贫工作保障。围绕“互联网+”,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设立县级数字经济发展引导资金,制定奖补措施,进一步助推全县信息化企业健康发展。
丹凤县把推进网络扶贫工作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按照中、省、市关于数字经济工作的安排,制定下发了《丹凤县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意见》,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网络扶贫工作,明确了“党政主导、企业主体、网信部门监督”运行机制,并将网络扶贫工作纳入扶志扶智精神文化脱贫考核内容,定期督查通报,夯实了各级抓网络扶贫的主体责任。将网络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作用,定期通报情况,提升帮扶效果。创新应用微信微博“双微联盟”宣传平台,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扶志扶智宣传教育,及时树立各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为全县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丹凤县建立了由县网信部门牵头,20余个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运行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以信息化驱动为主线,将“互联网+”广泛应用于重点产业,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真正形成了网络扶贫共下一盘棋、齐抓共管一条心的良好局面,为助推全县脱贫摘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樊利仁 冯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