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眼泪
文章字数:1346
小时候,母亲的眼泪是我童年的苦涩滋味。在无数个深沉的睡梦中常常被惊醒的我,恍惚中察觉出,是母亲把头埋在被褥里喑喑地抽泣。
懵懂的我,始终猜不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的娘亲总是在更深夜阑,常常泪湿襟被。
母亲一生命苦至极,还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大姨因突发疾病猝然离世,少了姐姐的陪伴,母亲成长的岁月是那么的孤影无依。1955年,长期得不到医治的外婆最终也离开了人世,临死前那一夜,撕心裂肺的母亲将带着对女儿的不舍、对人生苦难无奈的外婆紧紧地搂在怀里,痛苦地看着外婆含恨闭上了眼睛。
亲人接连不断的阴阳两隔,让母亲承受着本不该由她那个年龄承受的苦难之重。在外祖父家破人亡后的数十年间,记得小学初年级,捉马沟村隔三岔五的村民大会,成分高的主劳力全都被挂上牌子,齐刷刷地站立在主席台的左右两侧,或接受批斗,或暴晒在烈日下反省,而我的父母每一次也不例外,我那时年幼,对父母站会场挨批斗挂牌游行的道理懵懂无知。长大后,听母亲诉述,最可怕的是夜里的批斗会,那些人的癫狂兽性便会一次次变本加厉,父亲尝过的老虎凳、跪过的石头子和毛栗刺、遭受的刺藤条抽身等,样样都是牢狱里伺候刑犯的杰作。父母遭受折磨的心灵伤疤至深,在我长大后的好多次深夜,都被母亲梦魇中的喑喑失措、咕咕惊魂的恐怖情景所惊醒。
在人生最凄苦的岁月里,父母求生不得,母亲好多次都想孤独地在荒山野岭间结束她那苦难的人生。而上帝始终不愿为母亲打开天堂之门,大概是上帝不忍心再看到她的膝下儿女也去遭受魔鬼之灾吧。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父亲常年被外派修路造田,晚睡早起干的全是苦累脏活,即使全年出满勤,日均工分也只许拿别人的三分之二,而母亲的工分也只能拿同等劳力的四分之三,家庭为此年年都是缺粮户。为了维持生存,母亲往往都要在收工之余,寻遍沟沟岔岔的田间地头,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月上树梢,母亲回家时的背篓里总会装满槐花槐叶和其他能够充饥的野菜茎根,而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也常常被槐树刺扎得鲜血淋漓。
为了补贴家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母亲将藏在楼角里的特殊嫁妆——木质手工纺纱和织布机重新安装起来,而狭小的楼角空间也就成了母亲纺线织布的隐蔽场所,每当夜深人静,母亲便偷偷地点着昏暗的松明子,在那黑暗的楼角里推压布杠、细绾纱梭,或者摇着纺线车直至五更天明,织染的粗布多是暗中低价兑换给亲戚或熟人,母亲还有着一手好针线,她缝纳的布鞋样式灵巧精致,手绣的布饰描蝶绣凤,栩栩如生,深得左邻右舍老少妇孺的喜爱。这在那个穷困潦倒的年代里,更是给我的家庭赢得了一丝生机。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母亲俨然就是一台累不垮的机器,即使锈迹斑斑,依旧不知疲倦地地劳作着。在我的心目中,母亲瘦弱的身躯更像是一棵压不倒的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雷鸣电击,她岿然不动,风吹雨打,她百折不弯,她拼尽全力,用羸弱之躯为家庭筑起了抵抗洪荒之力的大堤。世间的挫折与磨难,让母亲早已视魑魅魍魉为无物,她始终期盼着云开日出的黎明的到来。
二十多年来,每当我行走于人生的山道上或河湾里,时常回想起母亲艰辛的人生,才深深地体会出,其实一生都伴随着磨难的母亲,她的眼泪早已流不出来了,她把多灾多难的人生苦味顽强地融入眼泪后,又无声无言地咽进了她的心里,继而再化作汩汩的心血,浸润着号寒啼饥的家庭,滋补着羸弱待哺的儿女。
母亲,儿子永远怀念您!
懵懂的我,始终猜不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的娘亲总是在更深夜阑,常常泪湿襟被。
母亲一生命苦至极,还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大姨因突发疾病猝然离世,少了姐姐的陪伴,母亲成长的岁月是那么的孤影无依。1955年,长期得不到医治的外婆最终也离开了人世,临死前那一夜,撕心裂肺的母亲将带着对女儿的不舍、对人生苦难无奈的外婆紧紧地搂在怀里,痛苦地看着外婆含恨闭上了眼睛。
亲人接连不断的阴阳两隔,让母亲承受着本不该由她那个年龄承受的苦难之重。在外祖父家破人亡后的数十年间,记得小学初年级,捉马沟村隔三岔五的村民大会,成分高的主劳力全都被挂上牌子,齐刷刷地站立在主席台的左右两侧,或接受批斗,或暴晒在烈日下反省,而我的父母每一次也不例外,我那时年幼,对父母站会场挨批斗挂牌游行的道理懵懂无知。长大后,听母亲诉述,最可怕的是夜里的批斗会,那些人的癫狂兽性便会一次次变本加厉,父亲尝过的老虎凳、跪过的石头子和毛栗刺、遭受的刺藤条抽身等,样样都是牢狱里伺候刑犯的杰作。父母遭受折磨的心灵伤疤至深,在我长大后的好多次深夜,都被母亲梦魇中的喑喑失措、咕咕惊魂的恐怖情景所惊醒。
在人生最凄苦的岁月里,父母求生不得,母亲好多次都想孤独地在荒山野岭间结束她那苦难的人生。而上帝始终不愿为母亲打开天堂之门,大概是上帝不忍心再看到她的膝下儿女也去遭受魔鬼之灾吧。
由于家庭成分不好,父亲常年被外派修路造田,晚睡早起干的全是苦累脏活,即使全年出满勤,日均工分也只许拿别人的三分之二,而母亲的工分也只能拿同等劳力的四分之三,家庭为此年年都是缺粮户。为了维持生存,母亲往往都要在收工之余,寻遍沟沟岔岔的田间地头,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月上树梢,母亲回家时的背篓里总会装满槐花槐叶和其他能够充饥的野菜茎根,而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也常常被槐树刺扎得鲜血淋漓。
为了补贴家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母亲将藏在楼角里的特殊嫁妆——木质手工纺纱和织布机重新安装起来,而狭小的楼角空间也就成了母亲纺线织布的隐蔽场所,每当夜深人静,母亲便偷偷地点着昏暗的松明子,在那黑暗的楼角里推压布杠、细绾纱梭,或者摇着纺线车直至五更天明,织染的粗布多是暗中低价兑换给亲戚或熟人,母亲还有着一手好针线,她缝纳的布鞋样式灵巧精致,手绣的布饰描蝶绣凤,栩栩如生,深得左邻右舍老少妇孺的喜爱。这在那个穷困潦倒的年代里,更是给我的家庭赢得了一丝生机。
在我成长的记忆里,母亲俨然就是一台累不垮的机器,即使锈迹斑斑,依旧不知疲倦地地劳作着。在我的心目中,母亲瘦弱的身躯更像是一棵压不倒的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雷鸣电击,她岿然不动,风吹雨打,她百折不弯,她拼尽全力,用羸弱之躯为家庭筑起了抵抗洪荒之力的大堤。世间的挫折与磨难,让母亲早已视魑魅魍魉为无物,她始终期盼着云开日出的黎明的到来。
二十多年来,每当我行走于人生的山道上或河湾里,时常回想起母亲艰辛的人生,才深深地体会出,其实一生都伴随着磨难的母亲,她的眼泪早已流不出来了,她把多灾多难的人生苦味顽强地融入眼泪后,又无声无言地咽进了她的心里,继而再化作汩汩的心血,浸润着号寒啼饥的家庭,滋补着羸弱待哺的儿女。
母亲,儿子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