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2019年04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特色产业为本 精神扶贫助力
安门口村装上发展永动机
本报记者 谢 非
文章字数:3945
   
  
  
  这是一个已经成功脱贫的村子,从过去的一穷二白到如今各项产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有了零的突破村集体经济有了零的突破,,村民发展产业热情高涨……这些都得益于村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村子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使村民实现真富裕,,不返贫不返贫。。但整村脱贫不是终点但整村脱贫不是终点,而是实现乡村振兴、、村子焕发新活力村子焕发新活力、整体迈上新台阶的起点。
  ——题记
  山阳县西南方向的马滩河畔,板岩镇安门口村静静地列于两岸,2017年安门口村已实现整村脱贫出列,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但是脱贫并不代表村民的日子都很富裕,相反,由于过去底子太薄,发展举步维艰。2018年,安门口村重新调整方向,利用当地独有的自然环境优势,走上发展特色农业的路子,使全村的小康之路升级加速。
  偶然发现的致富产业
  任富松之前担任了10年的村主任,去年他主任、支书一肩挑,同时也是村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以前,村里没有一条通组水泥路,群众也没啥产业,全村660多户,贫困户就有160多户,群众日子过得艰难。”任富松回忆道。
  2016年,市纪委的扶贫驻村工作队来到了村里,任富松和驻村干部一致认为:脱贫必须要有自己的产业,并且是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任富松有一位常年跑运输的亲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跟着亲戚去渭南。在渭南的市场上转了一圈之后,发现当地花椒价格不错,每斤至少在60元。“如果能把花椒引种回去,或许能成为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任富松思量。
  但是安门口村几乎没有种植花椒的历史,花椒能否在本村安家,顺利生长,在任富松心里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于是,他前后五六次去渭南找花椒种植户了解种植情况,学习管理经验。又托亲戚找了一位技术员,请回安门口村,实地察看村里的气候、土壤、光照等条件后,任富松得到了肯定答复,这让他心里的石头落了地,放手大干起来。
  2017年,任富松流转了80亩地,买回8000株优质花椒苗,栽下去之后,成活率并不高,任富松决定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底,他买回来2000斤花椒种子,自己育苗。既解决了成活率不高的问题,也减少了买苗的成本。
  任富松听技术员讲,要把种子在袋子里捂着,种子发霉烂掉才好。从没培育过花椒苗的他心里难免忐忑,“没听说过啥庄稼要这么种的,最后整袋种子都板结成了一整块,掰都掰不开。”就这样,他在8亩地里撒上了花椒种子,期待来年能够出现奇迹。2018年3月,花椒种子果然如技术员所说,出苗率很高,长势非常好,任富松终于放心了。随之而来的是除草、施肥、喷药等工作,任富松顾不上的时候,都是妻子带着人在地里一起干活。一年下来,花椒苗就长到1.2米左右,达到移栽标准。
  在山坡上的花椒地里,记者遇上了从成都回来的小伙刘新利。他早年去成都打拼,如今已经在那里安家落户。3月初,他听父母说村干部鼓励大家种花椒树,特地从成都赶回来,帮父母在家里的60亩坡地里栽上3000株花椒。想着3年后,花椒树开始挂果,在增加家里收入的同时,减轻了父母种庄稼的辛劳,他心中无比高兴。
  在任富松的带动下,现如今,全村有近300户村民栽上了花椒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隔壁耿村不少村民也栽起花椒。今年,在几个花椒种植大户的带动下,安门口村的千亩花椒园即将成形。随后,任富松计划带着村里的花椒种植大户去渭南参观学习,让安门口村的花椒产业真正壮大起来。
  区位优势造就特色产业
  走在安门口村的沟沟岔岔,村民的房前屋后随处都可见到枇杷树,有的树有碗口粗,遮盖了屋前的半个院子。不知道从何时起,安门口村村民都在家门口种上了枇杷树,每年结的果子村民们还拿到集市上去卖。“附近的几个镇子,就我们这片的枇杷树可以结果,其他地方的都不行。”驻村第一书记孙仁鹏介绍起安门口的特殊地理环境。
  2018年,安门口村把当地走出去的企业家请回来,共同商议,确定一条发展的路子。正是由于安门口村独特的自然环境,枇杷树生长茂盛,果实酸甜可口,最终,建设枇杷小镇的提议获得了多数人的赞同。枇杷成了当地发展产业的“独门绝技”。
  自去年开始,安门口村为打造枇杷小镇开始引进新品种,并大面积种植枇杷。目前,占地8亩的枇杷主题公园里500多棵枇杷树已经全部栽种完毕,并以此为核心,以河岸、路边等地为轴,以村民院落为节点,辐射带动整个板岩镇整体旅游产业发展,实现高质量脱贫,为乡镇振兴插上翅膀。
  在市纪委“一拖一”的帮扶下,紧挨着安门口村的耿村田间地头也种上了枇杷树。村支书韩杰带着我们来到了村里一片枇杷树种植比较集中的区域。只见新栽的枇杷树枝头已经长出了毛茸茸的新叶,不久这里将会出现一片茂密的枇杷林。韩杰指向远方的山头,“从我们所站的地方,一直到那边,将来都会种上枇杷,现在我们村已经种了4000多棵,我们的目标是要种一万棵,每户村民房前屋后至少种3棵。”
  从前在北方少见的枇杷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安门口村乃至附近村子的“摇钱树”,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枇杷小镇的建成,安门口村将会迎来更多的游客,让乡村热闹起来,群众的钱包鼓起来。
  引进企业打造农业综合体
  在安门口村,有一块占地50多亩的“户太八号”葡萄园。这是市纪委包扶工作队来村里不久,为村里建成的村集体经济产业。当时,专门从西安请来专家,对土壤、水质进行了取样化验,确定适宜种植葡萄,这才有了这片葡萄园。
  去年,安门口村依托这片葡萄园,引进当地的一家企业,计划打造一个集采摘、休闲、垂钓等为一体的农业综合体项目,与枇杷园形成互补,让安门口村的乡村游产业链得到完善。
  在丰水湾农旅科技有限公司的施工现场,几台大型机械正在轰隆隆地忙碌着。谢书长,这家企业的负责人,看似一位朴实农家汉子,心里装的却是振兴乡村的壮志。谢书长小时候家中贫困,他早早就外出打工,干过各种工作,2005年返乡进入运输行业。2018年,在一位朋友的引荐下,他来到安门口村,了解到当地计划引入一家企业,打造农旅综合项目。经过和村支书任富松两次交谈后,谢书长决定要做这个项目。
  项目开始建设,第一步就是需要个好规划,原本的规划被谢书长否定了,他觉得并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他专程赶到商州,找到了一家专业设计公司,请他们去实地勘察后,重新规划了如今占地700多亩的农旅综合体一期项目。
  葡萄园作为这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不能轻视。谢书长从村里接手葡萄园,每年给村里交承包费,村集体也有了收益。但是刚接手的葡萄园由于之前管理不善,葡萄生长不是很理想。谢书长从西安请来种葡萄方面的专家,从修剪到施肥,手把手地指导管理葡萄园的农户。
  去年,前期葡萄长势良好,就在快要成熟的时候,遇到了长时间的干旱,专家说要多浇水,葡萄才能变红、成熟。没有经验的谢书长用传统大水漫灌的方法,没想到一夜过后,只浇湿了水管周围的土地。仔细寻找原因才发现,这片地是沙土地,虽然适合种葡萄,但是却存不住水,原本的有利条件转眼成了最大的缺点。谢书长只能看着8万斤葡萄烂在了地里,十分心疼。
  今年,谢书长早早地请来专家,在葡萄园里投资了十多万元建立起一套滴灌系统,彻底解决了葡萄园的灌溉问题。现在施肥时,可以将化肥溶解在水中,在浇水的同时也施了肥,大大缩减了时间和人工成本。记者走在葡萄园中,看到葡萄树已经发芽,有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加持,今年的葡萄必定能丰收。
  “在用工的时候,我总是会优先聘用村里的贫困户,让他们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帮助他们尽早走出贫困。”在不远处干活的北坡组贫困户王满勤就是其中一员。2018年4月,通过村干部介绍,55岁的王满勤来到工地做杂工,每个月能有2000元收入,使他顺利脱贫。谢书长指着远处山头说,目前正在施工的仅仅是一期项目,将来山头后面还要有二期、三期项目,会发展大棚蔬菜和农产品加工,带动全村群众富裕起来。
  细微之处扶志扶智
  2018年重阳节,安门口村的老人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全家福和生活照。85岁的老党员刘本凯高兴地看着手里的照片,照片里他和儿子站在门口,双肩紧靠,两人面带微笑,身后金灿灿的玉米成了最好的背景。“很多年没有照相了,没有想到还能在家门口照全家福,太好了。”
  2018年,驻村干部于海洋提议:扶贫日恰逢重阳节,为全村老年人照一些生活照,装上相框,给老人们送去别样的重阳节礼物。在重阳节前,用了将近一个月时间,于海洋和其他驻村队员一起,为40位老年人拍摄了生活照和全家福。有的老两口以前很少在一起拍照,刚坐下略显拘谨,于海洋鼓励他们看看门前悬挂的腊肉,想想以后越来越好的日子,一瞬间幸福感不经意溢出,拍摄现场一片欢笑,照片刚好定格在那一刻。
  “很多老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大山,更没有一张像样的照片,当村里老人们收到照片时,有些甚至激动得掉下眼泪。”驻村干部笑着介绍。
  为了配合扶贫日活动,加大精神扶贫力度,驻村工作队把扶贫和敬老爱老结合起来,举行了扶贫日暨敬老月“八个一”活动。邀请山阳县医院医护团队开展义诊,山阳县剧团送戏下乡,还表彰了“夕阳风采”“孝善之家”等村里的一批先进典型模范。
  扶志不仅仅体现在各种关怀上,发展产业上也是不含糊。2018年12月,屋外寒风凛冽,而在白土寨组组长的家里,气氛却十分热烈。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还有30多个村民聚集在一间屋子里,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村子在发展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谁家适合发展哪种产业,谁家在发展产业上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当场提出来,现场进行调整解决。
  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把“互讲互评”活动开到了群众家门口,通过驻村干部现场讲帮扶措施,群众评帮扶成效;镇村干部讲履职情况,群众评工作成效;群众讲脱贫情况,镇村、驻村干部评其内生动力,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作用,督促干部主动履职担当,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内生动力。三方互相交流,消除彼此心里的疙瘩,让产业发展更符合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使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以精神扶贫为助力,在市纪委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安门口村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找到了发展的最佳路径,发展动能十足,大步迈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