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全力构筑生态屏障
文章字数:474
本报讯(刘康 刘媛)近年来,柞水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做到保护与开发并举,建设与管理并重,厚植生态优势,做强生态经济,优化环境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精心实施“三边”造林和身边增绿工程,先后提升改造公园和绿地6处8.6公顷,绿化道路115条700多公里,村级绿地广场覆盖率达80%以上,先后创建全国生态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市级“秦岭美丽乡村”3个,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
全面开展森林建养,以社川河、乾佑河、金钱河三大流域和西康铁路、西柞及水阳高速等交通要道沿线为重点,累计绿化城镇、村庄沿线155公里,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3.6万亩,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1.6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51.15万亩,森林资源涵养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功能得到全面增强。大力推进森林资源产业化培育,累计发展核桃30.8万亩、板栗39万亩、中药材39.7万亩,带动3000多贫困户实现绿色增收。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成功打造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4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年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以上,生态产业已成为县域发展的强力引擎。
精心实施“三边”造林和身边增绿工程,先后提升改造公园和绿地6处8.6公顷,绿化道路115条700多公里,村级绿地广场覆盖率达80%以上,先后创建全国生态村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市级“秦岭美丽乡村”3个,获得省级森林城市、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
全面开展森林建养,以社川河、乾佑河、金钱河三大流域和西康铁路、西柞及水阳高速等交通要道沿线为重点,累计绿化城镇、村庄沿线155公里,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33.6万亩,实施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1.6万亩、天保工程公益林51.15万亩,森林资源涵养水土、减灾防灾、美化环境等功能得到全面增强。大力推进森林资源产业化培育,累计发展核桃30.8万亩、板栗39万亩、中药材39.7万亩,带动3000多贫困户实现绿色增收。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成功打造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4个,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年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以上,生态产业已成为县域发展的强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