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柏峪寺风情
文章字数:4670


   
  刘剑锋
  在洛南,洛河岸边悬崖上的罗汉洞尽人皆知,它与曾经的洛南名刹柏峪寺隔河而望,据传建于东汉,远远早于柏峪寺,应该是洛河上游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处佛洞。与罗汉洞一样闻名洛南的还有不远处的一棵古老的大药树。罗汉洞、大药树与它们之下的洛河上的一座座形状各异的桥以及桥的嬗变一起,构成了洛河上特有的风情。汉唐古迹罗汉洞
  站在柏峪寺街或者洛河滩上,会见到这面悬岩陡立、峭壁险峻的山崖。在半山崖处,凿有几处洞窟,这就是罗汉洞。
  罗汉洞一直被认为始建于东汉,兴盛于唐代。它应该是洛河上游历史最为悠久的一处佛洞。建于洛河边的悬崖绝壁之上的罗汉洞,下临碧波荡漾的洛水,上接悠悠旷远的蓝天,南眺青山逶迤;登高可见山环水抱,阡陌错综,临水可观游鱼奇石,草树相间。而凭栏远眺,心静如水,胸怀淡然,尘世烦恼任清风吹去,任浮云掠走……如果罗汉洞对面的那片茂盛的古柏还在,香客往来、香火袅袅的古寺依旧,那么,山崖上的佛洞与古柏掩映的寺院隔河而望,一南一北,一高一低,山水辉映,香火相连,遥相呼应,那该是怎样一种景象。
  罗汉洞因洞里曾铸有18尊铁罗汉而得名。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18尊铁罗汉曾经是罗汉洞引为骄傲的宝贝。罗汉洞在唐代得以大规模的修缮,明清时也进行了修缮,18尊罗汉一直保存完好。
  据《洛南县志》记载:东汉光武帝刘秀为光复汉室逃避王莽追兵,曾在此避难,后脱险称帝,建都洛阳。他曾于公元25年重返罗汉洞,在石壁上题了这样一首诗:
  古洞万载记,常闻水响鸣。
  上透秦岭顶,下串洛阳城。
  宋人李处权,溧阳人,官至朝议大夫。宣和间,与陈叔易、朱希真以诗闻名。其游罗汉洞,作了《和刘逸老题罗汉壁间韵》:
  僧房元寂寂,客意遂陶陶。
  诗笔翻云锦,茶瓯捲露涛。
  鸦归寒日下,雪尽远峰高。
  尚喜王乔近,吹笙坐碧桃。
  元朝诗人、诗论家方回,曾累官知严州、洛州,元军至,他曾防守三要巡检司。宋与金谈判失败,割去上洛一半与金。方回在洛南曾写一首《六月八日迁寓侍郎桥》,为迁居到柏峪寺罗汉洞十翁相送时的情景,诗中的侍郎桥即在曲底:
  梧桐楼外雨萧萧,客里迁居意不聊。
  净土偶邻罗汉洞,闲人肯羡侍郎桥。
  蠹鱼书少家何窘,行李船轻路匪遥。
  此迁十翁肯相送,典钱沽酒了今朝。
  罗汉洞的庙会自古远近闻名。每年的正月廿四至正月廿六,罗汉洞便香客云集,游人如织,洛河滩上常常会搭起戏台唱大戏,各类吃食、山货琳琅满目。
  在洛河岸边悬崖上的罗汉洞内静坐千百年的铁罗汉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到了公元1958年,它们的命运竟然会如此悲惨。
  二十世纪的“大跃进”期间,18尊铁罗汉被人们从洞中搬出,投进土法上马的炼铁炉,被烧成一无用处的黑铁块,垒猪圈还不如洛河滩上的石头。保存几朝几代的罗汉,就此在洛河边销声匿迹。而到“文革”期间,罗汉洞遭到更大的浩劫,悬崖边的栏杆、洞内的塑像以及其他设施被毁坏殆尽。
  浩劫过去30多年后的2000年,在柏峪寺党委、政府支持下,退休老干部王必忠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开始了对罗汉洞的修复工程。他重塑了18罗汉——当然是泥塑彩绘的,修通了栈道,铺设了台阶,新架了栏杆,新挖了约200米的内洞;又相继建起了通幽门、百寿台、观水亭、娘娘洞、三教殿、罗汉洞、聚仙亭等20多个景点。随后,又在罗汉洞东边的崖壁上修建了文化长廊,长廊里悬挂着洛南书画界尤其是柏峪寺籍的书画家的作品,扩大了罗汉洞的规模,丰富了罗汉洞的景点,增添了罗汉洞的魅力,为游人提供了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而今,王必忠老人已经去世多年,罗汉洞也已几易其手。现在,一个叫丁瑞民的和同道一起操持着罗汉洞的日常事务。他们的想法很多,比如想在罗汉洞西边建一个“龙潭”,修建通往罗汉洞山顶的游览步道,在罗汉洞之上的丘陵地带建观光采摘园,把罗汉洞下洛河边的象鼻山进一步打造,还想修复陈旧的设施、扩建景区丰富景点等等,但是,虽四处奔波,却难以筹措到紧缺的资金,想法还只是想法。
  他们和王必忠老人的想法一样,把先人们在洛河岸边留下的汉唐古迹传下去并发扬光大,还可以为洛南的文化旅游做点事情。大药树
  从罗汉洞下的象鼻山往北,在杨河村后一座乱石遍布的山梁,兀然挺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大药树。大药树旁建有一庙,因了这庙,这个地方也就叫药树庙。
  因为药树生长的整个山梁并无其他树木,遍地是密密的草和矮矮的酸枣树,以及隐没于草树中奇形怪状的各种石头,因而,这棵树便显得格外醒目、突兀。
  大药树的出名或许就在于它的古老。它的身世一直是个谜,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棵药树是自生自长,还是为人所植。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他们能够记事的时候,药树就是现在这副样子,“树高四丈,身径两丈”,枝叶繁茂,傲然挺拔。现在,树身上由洛南县林业局悬挂的“洛南县古树名木”牌子标明:“树名:黄连木;树高:8米;胸围:3.75米;树龄:1000年;保护级别:特级保护。”
  一块已经嵌进树身的石碑,上面残留着文字,其大意是:曾经有人“身遭匪险,无法可治”,后来到这里,神灵显应,染疾渐愈,身体康复,保此人“阖家之安乐”,于是立此碑以表诚谢。碑文还标出立碑时间“民国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930年。
  静立于大药树旁边的古庙,为文公庙。据刻于2005年1月的《重修文公庙碑记》称:“文公土地庙始建于唐代,庙前有一大药树……素有‘庙小名远神灵药妙’之美称。”每年正月初六逢庙会,四方香客前来烧香拜佛,或祈祷或还愿,而且免不了搭台唱戏,很是热闹。
  而今,在大药树东边不远处的一块平地之上,还建起了一座簇新的白墙红窗红柱的戏楼。人们的想法显而易见:欲恢复往日庙会时搭台唱戏的热闹时光。柏峪寺的桥
  2017年,随着薛湾村洛河大桥的建成通车,柏峪寺境内横跨洛河的大桥增至5座,而洛南境内洛河沿线的大桥也增至12座,困扰洛河两岸群众出行的交通状况得以极大改善。
  自古奔流的洛河水,是一道令洛河两岸群众无奈的屏障。夏天可以挽起裤腿涉水而过,但夏秋多雨,洛河常常涨水,要渡河则危机四伏。而冬天天寒地冻,洛河水冰冷刺骨,无法渡河。于是,唯一能够通达两岸的就是桥。
  柏峪寺的桥最能够代表洛河上桥的嬗变。
  自古,洛河上桥有这么几种:传说中的桥,列石,木板桥,吊桥,混凝土大桥。这几种桥的形态也勾勒出了洛河上的桥的嬗变历程。
  在柏峪寺西部洛河与庙坪河交汇处,有个薛楼村,村后是起伏的丘陵,为柏峪寺人西去县城的必经之地。这儿有一座小小的石桥,却有一个令人诧异的名字“天桥”,在洛南有“四十里梁塬桃花冢,路过天桥摘星星”之说。这座“天桥”据说和薛楼村的一个人有关。据传此人为翰林,人称薛翰林。薛楼村虽两面环水,但是村落大多在丘陵之上,村人用水极为艰难,遇到干旱之年,百姓苦不堪言。薛翰林有年回乡省亲,恰遇灾荒之年,村里饿殍遍野,他便想办法让地方官员为百姓减租免粮,还上疏朝廷,陈说薛楼百姓之苦。朝廷遂拨出款项,救济百姓,还修建了一座石桥。后有人进谗言,说薛翰林用救灾款修了一座桥,很大很高,高得可以摘到星星,于是有“路过天桥摘星星”之说。皇上派人察看,结果仅仅是一座几步就可以跨过去的小石桥,龙颜大怒,遂以欺上之罪将薛翰林斩首。薛楼人感念薛翰林救民之恩,自筹钱款为其塑金头,修建了一座占地18亩的坟茔盛葬于薛楼,因而有“十八亩坟”之说。现在,十八亩坟旧址还在,只是早已不见了坟茔。
  列石,即在洛河浅水区内,将一块块偌大的石头依次放置在河中,供人们踩着渡河。“列石”之名大约来自排列的石头吧。
  对于洛河边的人来说,木板桥是一份悠长的记忆,那是从长长的岁月里走过来的朴素而简单的桥。
  造桥的原料是木头。在树木中找一些粗粗壮壮、结结实实树杈,削去斜枝,做成一个个大小高低一样的“人”字形,两两相对,再用一根横木把两者连起来,它们扮演着桥墩的角色。“桥墩”按等距离稳稳地扎在河中,然后在横木上架上桥板或者连在一起的木椽,一座横跨洛河的“通途”便宣告建成。
  秋风乍起、天气渐冷的时候,这一座座木板桥就相继在洛河上搭起来。春去夏来,天气热起来,雨水越来越多,洛河经常涨水,木板桥会被水冲走,这桥就得拆掉,洛河边的人把拆桥叫作“拉桥”。之所以叫拉桥,是因为拆桥时,人们要用粗粗的绳子把桥板拴住,把桥板和连在一起的木椽以及“桥墩”拉下来,拽上岸。拽上岸的桥板和“桥墩”还得好好保存起来,来年还要继续使用。就这样,秋冬搭桥,夏季拉桥,千百年来,循环往复。
  洛河岸边的人有句顺口溜:“紧过列石慢过桥,掉到河里没人捞。”列石遇水打滑,而且又不稳定,要踩着列石过河,脚步要快,不能迟疑,否则容易掉河里。而过木板桥,得慢点走,而且不能只盯桥面,还要抬头往岸边看,否则,水在桥下流,视觉里桥似乎在飞快地往上游移动,人不由得跟着桥板走,这一来,“噗通”,人就下饺子般从桥上掉下去。
  千百年来,列石和木板桥成为人们跨越洛河屏障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曾几何时,古朴简单的桥消失在熟悉的视野里。
  因为洛河上有了钢丝吊桥。
  柏峪寺境内第一座钢丝吊桥出现在崔塬村和王塬村之间的洛河上。
  公元1974年,洛南县交管局一位姓张的副局长被派到崔塬村驻队。我的同事石少锋清楚地记得,张副局长个头高高的,还和他一起在地里栽过红薯秧苗,人们都叫他“张局长”,至于他的名字,不得而知。驻队久了,这位在崔塬村“抓革命、促生产”的副局长,为过洛河发愁了:夏季里要蹚河,冬季里要搭桥,而且很少过木板桥的人,过桥时免不了心惊肉跳,掉到冰冷的河水里是常事。于是,他亲自勘察地形,决定在崔塬河道相对较窄的地方架一座钢丝吊桥。地形勘察好了,他让村里从县上拉回一卷卷粗粗的钢丝绳,摆在河岸。建吊桥的北岸是一堵悬崖,南岸是洛河滩;人们在悬崖上凿眼打桩,在南岸的河滩堆起一个水泥桥墩,再把钢丝绳一根根地固定在两端。又粗又硬的钢丝绳靠人力拉不动,也无法在空中架起来,就找来拖拉机拽钢丝绳。架在空中的钢丝绳一共5根。石少锋记得,当时人们是第一次看到这样陌生的景象:河滩上是团在一起的钢丝绳,河面上空拉起5根钢丝绳,于是就编了一句顺口溜:“河边一窝龙,河上五根绳。”钢丝架起来,人们再把一块块的木板铺上去,用铁丝固定在钢丝绳上。
  公元1976年,这座钢丝吊桥在洛河上架设起来。
  这是洛南境内在洛河上建起的第一座钢丝吊桥。
  这座吊桥在彻底解决了洛河南北人们出行难题的同时,也成为在洛河上架设简便通道的一个标本,为人们解决洛河交通难题打开了思路。
  多年以后,洛河上的第二座钢丝吊桥——薛湾村与张河村之间的吊桥建了起来,它的跨度和高度远远超过崔塬的吊桥。随后,柏峪寺境内沿洛河的各个村子纷纷建起吊桥。截至目前,仅柏峪寺境内10多公里的洛河流域,就建有8座吊桥。
  薛湾村与张河村之间的吊桥建成之后,洛河上大同小异的钢丝吊桥便遍地开花,从上游的洛源、保安到下游的灵口,一座座吊桥飘带般横越洛河,不仅让千百年来人们出行难的状况得以有效改观,而且成为洛河上独一无二的景观。
  40多年过去,崔塬的钢丝吊桥现在依然横跨于洛河,只是在桥中间又建起了一座桥墩。它现在依然是两岸人们出行的最便捷、最通畅的通道,行人、架子车、摩托车、三轮车在洛河碧幽幽的深潭上面来来往往,飘来飘去。
  在后来的修建过程中,吊桥的安全性逐步得以提升。崔塬吊桥最初只有桥板,两边只是以两道钢绳拉起来的简单护栏。后来人们修建吊桥时,在桥面两边拉起了更多的钢绳,而且固定在桥面,增加了安全性。最初的吊桥只固定在桥的两端,跨度大,人车上去桥会晃悠,稳定性极差,人与车常常掉下去,死伤之事经常发生。后来人们在桥中间建起了桥墩,桥面不仅可以过摩托车、三轮车,小轿车也来来往往。
  冬天的柏峪寺,在洛河大桥、吊桥之间,偶尔还会见到那些古老的木板桥。不一样的景观相映成趣,古朴与现代,时间与记忆,在洛河上生动地交错着,构成洛河上特有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