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改革激活新动能
——二O一八年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回眸
文章字数:5469

  熊德海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发展关头,改革者胜。
  2018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改革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已取得改革成果的巩固提升,一手抓新启动改革任务的推进落实,在商洛这片热土上激发出追赶超越的强大动能。全市实现GDP824.77亿元,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4%和9.5%。
  谋篇布局画好“施工图”
  立治有体,施治有序。如何把中央和省委的改革举措落地落实?如何制定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年度“施工图”?必须找准着力点,抓好切入点。
  深思方益远。2018年,我市抓改革工作系统化、常态化、规范化的特征更为明显,形成了集中统一的改革领导体制、务实高效的统筹决策机制、上下联动的协调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落实改革主体责任,做到“四个亲自”,即: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要文件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各专项小组组长常态化调度改革事项,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坚持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始终在第一时间抓好中央、省委改革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共召开会议6次,研究审议改革事项29项,每一次会议都把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改革决策部署精神作为第一议题,确保了改革方向正确、目标明确、进度有序、措施有力。
  谋定而后动。根据中央《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将改革推向深入的工作意见》和《陕西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改革部署的实施规划》,制定了《商洛市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要改革举措实施规划(2018—2022)》,共承接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130项、细分为308条改革任务。根据年度改革目标,制定了《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8年工作要点》,建立了《商洛市全面深化改革2018年工作台账》,形成了年度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书和“施工图”。
  系统的主体框架、清晰的改革脉络、科学的改革方式,有力保障了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年初确定的49项重大改革事项、由市级领导领衔的18项重大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多项改革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真抓实干压实“责任链”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改革不能说在嘴上、画在纸上,必须真抓实干、落地落实。
  压实改革责任。我市进一步细化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织领导责任、专项小组协调推进责任、市直各涉改部门具体落实责任、党政领导主体责任,采用“责任制+清单制”的方式压紧压实各级责任。市、县两级党政领导根据改革需要和各自分工,每人领衔推进1—2项重点改革任务,并按照任务推进情况制定阶段性目标,充分发挥党政领导抓重点改革的引领带动和典型示范作用。
  强化督查考核。针对各个阶段深化改革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采取“半年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实行动态化监督、台账式管理、挂账式销号,强力推动重点改革工作早出方案、早日行动、早见实效。按照改革目标和既定时限要求,制定《商洛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督查考核工作方案》,明确四个方面、17项具体督查考核指标,共组织对各县区以及承担改革任务的部门单位开展全面督查两次、专项督查5次、年终综合考核1次,确保了中省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
  创新宣传载体。组建了“商洛改革”微信群,及时推送中央、省委和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精神,转载中央、省委和市委作出的有关改革的重要部署和出台的改革方案,宣传各级各部门推进改革的生动实践和成效,为全市干部群众更好地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提供了灵活便捷的信息平台。会同市委外宣办举行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闻发布会5场次,最大限度地回应了社会关切、赢得了群众理解和社会支持。在积极争取中省媒体关注支持商洛改革的基础上,在《商洛日报》《商洛工作》、商洛新闻网等市级媒体、刊物开辟了“改革进行时”“改革论坛”“改革经纬”等专栏,及时宣传报道改革成功案例和典型经验,全年各级各类媒体共刊发我市涉改信息300多篇(条),营造了正面的、积极的、有利于改革工作纵深推进的良好舆论氛围。同时,对近几年来的各项改革进行认真梳理,选取全市各领域有影响的改革案例汇编印发了《商洛改革探索与实践》,供各级各部门在推进改革时参考。
  攻坚克难激活“新动能”
  一子落,全盘活。
  越是到改革深水区,越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我市坚持以改革的思维破解难题,始终把具有关键性、引领性的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攻克改革难点,取得了可喜成果。
  ——牵住“牛鼻子”,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在经济建设领域,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市级涉企“零收费”改革,国库行政事业性收费比上年同期下降12.6%,为企业减税降费13.82亿元。培育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全力推进“两新两大”(新能源、新材料,大旅游、大健康)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七县区全部跻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点,华为秦岭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京东云仓等500强企业项目签约落地。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抓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率先启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提升示范行动,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29个,创建生态种养示范场54个,下梁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达仁镇、西川村分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柞水木耳成为全省首个亮相央视八个频道的特色农产品,商洛香菇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生态建设领域,以丹江等重点河流水环境治理保护为重点,全面实施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打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个保卫战”,全力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秦岭专项整治取得预期效果。中心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省级考核鉴定,国家森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有序推进,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完成,被授予省级绿化模范城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田长制,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一体化治理,全市9条主要河流18个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市区空气优良天数、水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全省第一,我市成为全国首个被授予“中国气候康养之都”称号的城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全覆盖,农村垃圾就地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经验在全省推广。
  在党的建设领域,出台《关于加强“四基”建设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指导意见(试行)》,全面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出台《关于强化政治引领深入开展“党员+”融合教育的指导意见》,构建以党员教育为引领、统筹抓好全民教育的新机制,商南县建成全省首个“新时代先锋e站”。出台《全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指引》,形成“7+1”标准化体系,有力推进了各领域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出台《商洛市市级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等15个实施细则,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保障等各项政策措施。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实施意见》,提出8个方面27条具体措施,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商州区实施清单量化积分激励干部实干担当的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领导指示肯定。出台《关于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全面实施堡垒强基、头雁培育、先锋引领、聚力攻坚“四大行动”,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修订完善“三项机制”实施办法,运用“三项机制”调整干部385名。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完善监督体系,及时组建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划转政法专项编制106名。夯实“两个责任”,创新推行“3+2+5”工作模式,实行党委(党组)、党委(党组)书记、班子成员“三级责任清单”,严格实行“一案三查”“一责双问”。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管理指导,积极推进“两个全覆盖”,创新开展“巡察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有效提升了党风廉政建设水平。
  ——疏通“肠梗阻”,深化关键领域改革。
  在“放管服”改革方面,推行市县镇三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并向全社会公布,审批时限平均压缩一半以上,累计合并、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95项,精简率达47.2%。出台《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实行并联审批和一站式服务,实施“五证合一”改革、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最大程度减少企业、群众跑腿次数,新增市场主体5.04万户,通过微信平台办理营业执照4106户,新设立企业微信登记率居全省第一,开办企业、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等工作全省领先。
  在科技创新改革方面,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新培育产值过亿元企业26家、规模以上企业31家,新发展省级“三星梯队”企业42家、企业技术中心两个、“双创”基地3个,我市获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授牌,工业技改荣获全省三等奖,成功创建为省级创业型城市。加快建设改革开放试验区,积极落实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以产业拉动为抓手、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技能培训为依托、以优惠政策为支撑、以服务体系为保障的创新创业体系。创新商洛建设步伐加快,发明专利申请775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家,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9个。商洛高新区被列入科技部培育计划,山阳省级高新区获批晋级,柞水入选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区建设名单。我市成功研制出国内首部占地面积最小、空间最大的旧楼加装专用智能电梯。
  在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土地确权登记数据通过国家审验,县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国有林场改革顺利完成,“三变”改革遍地开花,764个村成立村级集体经济组织,1281个村完成清产核资任务,11万多农民变成“股东”,形成党建领航“三变”改革、宁商协作促“三变”改革等一批新模式,农村发展活力持续迸发。持续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新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新建“新网工程”连锁网点50个,供销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建成投用,全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暨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在民主法治改革方面,持续推进地方立法、完善人大监督工作机制、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使我市在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政治体制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商洛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管理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成为继《商洛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之后又一部实体性民生类地方性法规。在全省首个试点推行的“政协委员活动日”活动,扩大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推进员额法官制改革,健全业绩评价、审判责任追究等制度机制,184名员额法官均编入审判团队,聘用书记员171名,一线法官配备达到100%,大大提高了办案效率。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和司法责任制改革,探索建立心理辅导、亲情修复、案后回访等制度,完善审委会工作机制、院长庭长办案制度,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司法责任、司法职业保障等5大类20项改革任务逐步落实,为彰显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行“捕诉一体”,深化员额检察官制度改革,落实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市县两级员额检察官办理案件达到100%。率先在全省推行刑事案件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被省公安厅通令嘉奖。
  以民为本打出“组合拳”
  一枝一叶总关情。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更多群众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既是衡量改革的标准,也是推进改革的目的。我市始终把办好民生实事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将改革的视点落在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上,解决了一大批民生问题,增进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等五项制度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家综合医改试点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构建分级诊疗上下联动机制,全市共成立654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达到65.2%。市中心医院创三甲通过现场评审,我市荣获全省分级诊疗先进市。
  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制定《关于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促进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办法》,划定了义务教育学校办学“9道门槛”和“20条底线”,突出教育重点领域优质、多样、特色化发展,教育优质均衡、素质教育、学校安全标准化“三项试点”改革全面推进,城区“上学难”“大班额”等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全面落实“普惠+特惠”系列教育资助政策,实施贫困户子女免费就读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政策,累计救助贫困学生15.07万人,做到了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完善权责明确、管理高效、激励科学、监管有力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深化国有文化企业改革,建立市属国有文化企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规范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的监管使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55个,《商於古道》在央视播出,《情怀》获全国展演优秀剧目奖。
  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组建商洛新闻网,市级“一报一台一网”及移动新媒体上线,镇安融媒体中心挂牌运行。探索开展的“四扶五风六化”精神脱贫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经验得到省上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步调整六大类18个群体社保待遇,“两个80%”民生政策全面落实,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推进脱贫攻坚机制创新。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持续探索以改革的方法破解脱贫攻坚难题,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全市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确保派强用好管实驻村工作队,镇安出台六条铁律加强“四支队伍”管理得到中组部肯定。在全国率先创出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商洛模式”,“户分三类”促进精准帮扶的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肯定和推广,“三大帮扶”和“万企帮万村”成果丰硕。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目前,全市上下正以高度改革自觉,坚守改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改革任务的落实落地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确保改革能够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向全市人民交交出一份更加精彩的“改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