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垮的信念
文章字数:972
提起蔡青华,在后坪村那是无人不知,一个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贫困户,不仅战胜了贫困,还无私奉献为村集体养鸡场提供技术指导,帮助全村人共同致富,赢得了村干部和邻里乡亲的交口称赞。
蔡青华,今年48岁,家住商南县湘河镇后坪村桥上组,全家5口人因缺资金被纳入贫困户。蔡青华从年轻时创业,先后建过鞋厂、开过砖厂、办过饭店,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好像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一定要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支撑他一次次跌倒后,再一次次爬起来。
2010年,他看到了养殖业的前景,于是开始改行养鸡。他能白手起家,靠着从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筹集到的一些资金购买鸡苗2000只,搭建了简易的鸡棚,开始散养鸡。因缺乏经验,第一批鸡苗的存活率不高,造成了5000元的经济损失。蔡青华不服输,开始苦心钻研养鸡技巧,买书学习,向养殖专家请教,积极参加培训,最终他掌握了养鸡技术,鸡苗死亡率不断下降,产蛋率也提高了。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蔡青华的养殖技术进步很快,鸡场的生产也逐步进入正轨。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路始终难以打开,鸡蛋卖不到好价钱,直到2014年,几年的辛劳不但没有回报反而还亏损了3万元。
2015年,蔡青华开始尝试产业转型,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申请产业贴息贷款5万元,又购买鸡苗6000只,建设标准化厂房,开始规模养殖。养鸡是苦力活,有做不完的活,一家人起早贪黑,连年迈的老母亲也加入其中,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鸡开始产蛋了,效益逐年提升,一家人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守得云开见月明。2017年,养鸡年收入15万多元,实现光荣脱贫,同时还带动该组4户贫困户到他鸡场务工就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蔡青华富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其他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乡亲,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当他听闻今年村上要修建养鸡场,遂把自家鸡场交给妻子打理,本人全身心投入到村上鸡场建设,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指导,为养鸡场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妻子看见他把时间都花费在村上,曾埋怨地说:“你又不是村干部,管那么多干啥?”他耐心地给妻子解释,村上养鸡场建成后,不但能壮大集体经济,还能带动贫困户30户,是有利于全村的大事。
蔡青华从无到有的发家致富史,激励着全村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熟悉蔡青华的人都说他的心大着呢,那就是通过帮助村上建立养鸡场,带领和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
蔡青华,今年48岁,家住商南县湘河镇后坪村桥上组,全家5口人因缺资金被纳入贫困户。蔡青华从年轻时创业,先后建过鞋厂、开过砖厂、办过饭店,但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好像挫折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一定要过上幸福生活的信念支撑他一次次跌倒后,再一次次爬起来。
2010年,他看到了养殖业的前景,于是开始改行养鸡。他能白手起家,靠着从亲戚朋友那里东拼西凑筹集到的一些资金购买鸡苗2000只,搭建了简易的鸡棚,开始散养鸡。因缺乏经验,第一批鸡苗的存活率不高,造成了5000元的经济损失。蔡青华不服输,开始苦心钻研养鸡技巧,买书学习,向养殖专家请教,积极参加培训,最终他掌握了养鸡技术,鸡苗死亡率不断下降,产蛋率也提高了。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蔡青华的养殖技术进步很快,鸡场的生产也逐步进入正轨。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销路始终难以打开,鸡蛋卖不到好价钱,直到2014年,几年的辛劳不但没有回报反而还亏损了3万元。
2015年,蔡青华开始尝试产业转型,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申请产业贴息贷款5万元,又购买鸡苗6000只,建设标准化厂房,开始规模养殖。养鸡是苦力活,有做不完的活,一家人起早贪黑,连年迈的老母亲也加入其中,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鸡开始产蛋了,效益逐年提升,一家人疲倦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守得云开见月明。2017年,养鸡年收入15万多元,实现光荣脱贫,同时还带动该组4户贫困户到他鸡场务工就业。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蔡青华富了,但是他没有忘记其他还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乡亲,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当他听闻今年村上要修建养鸡场,遂把自家鸡场交给妻子打理,本人全身心投入到村上鸡场建设,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指导,为养鸡场的顺利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妻子看见他把时间都花费在村上,曾埋怨地说:“你又不是村干部,管那么多干啥?”他耐心地给妻子解释,村上养鸡场建成后,不但能壮大集体经济,还能带动贫困户30户,是有利于全村的大事。
蔡青华从无到有的发家致富史,激励着全村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而不断奋斗。熟悉蔡青华的人都说他的心大着呢,那就是通过帮助村上建立养鸡场,带领和帮助更多的人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