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助力“山货出山”
文章字数:4790
电子商务中心的大数据实时显示系统
电商党员示范岗
编者按 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让在传统市场环境中缺乏竞争力的贫困群体获得了脱贫增收机会。近年来,山阳县围绕党建引领扶贫民生工程,大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引领电商扶贫、党员干部助推电商扶贫、村级活动场所优先服务电商扶贫,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党建引领电商精准扶贫之路,为全县决战脱贫摘帽攻坚注入了强劲活力。
“以前在集镇卖,小商贩经常压价格,拿到城里卖,价格虽然能高一点,但路上就得花几个小时。如今有人来上门收,价格还比原来贵,真是太好了!”6月26日,山阳县王闫镇龙洞川村脱贫户张志梅家的13斤金银花在家门口就卖了680元,她开心地笑了。
当天,一批电商企业在王闫镇龙洞川村开展消费扶贫农产品集中采购活动,社员网、嬴正贸易公司、山里山城电子商务公司、山阳好又多超市等多家企业分别与龙洞川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签订了农特产品收购协议,当天总共采购中药材、小杂粮等各类农特产品1.5吨,价值5万多元。
深山建起淘宝店
山阳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益,当地结合气候、生态等优势条件,从“十一五”期间,就开始推广种植黄姜、茯苓等中药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药材的品质相对稳定,种植面积也在逐步扩大。但张志梅经历的窘境,对当地大部分农户而言,都感同身受。精准扶贫以来,当地为贫困户提供中药材种苗、种植技术等帮助,并积极拓宽销售市场,电商扶贫就是其中的重要方式。
为了做实电商党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山阳县打破单独设置党支部的形式,于2015年6月在电商协会成立之时就探索建立了电商协会联合党支部,下设58个支部,覆盖5个行业协会、18个镇办、160个村(社区)和108家企业,实现基层党组织全覆盖。
各个支部采取“支部+电商”的模式,引导电商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借势“互联网+”,结合各地和各行业的情况做农产品的上线,将当地特色农产品亮出来、晒出来,将产品转化成商品,解决买难、卖难的问题,搞好“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服务,同时结合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规划,确立特色产业和主导产品,着力推介打造品牌产品,让农民与电商实现双赢,打通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
2016年9月,山阳县32个镇办农村淘宝服务站点同步开业,开启了山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时代,成为西北地区八个农村淘宝服务站点标准县之一,他们将阿里巴巴服务体系下沉到农村,为村民提供覆盖生产生活的多项服务产品。从此,山阳农村有了淘宝合伙人,这些新农人以创业者的角色担当起为乡村服务的责任。这些服务站点的开通解决了村民买难卖难的问题,架起了“工业品进村、农产品进城”的绿色通道,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购物的同时,也能将村民生产的各类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到各大城市,实现了将空间上的千山万水变为网络上的近在咫尺,为促进镇域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发挥了显著作用。
随着农村淘宝店铺的不断推进,村民不仅可以网上购物、网上销售农特产品,还可网上缴费,享受阿里教育、阿里医疗等等,成为让老百姓增收致富的优质平台,真正让村民过上了足不出户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筑巢”引得凤来栖
连日来,山阳物流分拣中心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成为流水线式作业,对从农户收购回来的产品进行分拣、称重、包装、扫码、贴签……等待物流公司装车后,统一配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手中。只要有需求,无论远近,我们都会按要求准时送达。”山阳县电商协会中心副主任韩自双说。
近年来,山阳县持续推进电商扶贫的基础保障,加快贫困村道路、电力、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道路通达质量和农村网络通信覆盖率;积极对接“无线陕西”“广电扶贫·宽带乡村”等工程项目扶持政策,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合理规划设立农村电商网点;加强交通运输、商贸、邮政等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共享衔接,推进县、镇、村三级农村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实现物流到县、快递到乡镇、配送到村的物流体系。目前,全县建成仓储物流中心1个、镇级电商中心9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7个、便民站56个、邮乐购站点101个。
为了破解电商服务中心和村级服务站建成后谁来管、如何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山阳县电商协会成立了党总支,积极引进电商企业和电商能人入驻,有效盘活了电商公共服务资源。
“以前就听说网上的东西挺便宜,但是俺不会用电脑,也不知道咋买。买东西都要去城里,现在方便了,在村里的淘宝服务站就可以买到经济实惠、质量有保障的东西,这不,家里的电风扇坏了,我过来让小张帮忙在网上给买一个。”在山阳县户家塬镇牛耳川村便民电子商务服务站内,不会网购的陈会霞老人在张淑芳帮助下,购买了一个200多元的电风扇。
这是山阳县村(社区)电商服务站组织党员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便民“代办式”服务的一个缩影。张淑芳告诉记者,“县里对我们农村电商服务站非常支持,现在办公的房租是镇上负担,县上又是给装修,又是铺设网线,硬件设施都提供得一应俱全。现在村民们已习惯到站里咨询买东西。”
除了提供“代办式”服务让农民朋友们享受便利,山阳县电商中心还组织党员为全县电商企业提供沟通协调、监督指导、政策咨询、创业培训等“保姆式”服务,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党员为小微电商企业提供“孵化式”服务,行业协会带领党员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带富式”服务,通过多种服务,积极引进电商企业和电商能人入驻,把全县近万名电商从业人员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有效盘活了电商公共服务资源。
截至2018年底,培育电子商务规模以上企业13家、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92家、个人(企业)网店超过300家,物流快递企业23家,电子商务交易额6.02亿元。今年1月至4月份,网络销售额1.1亿元。电子商务网络覆盖18个镇办、3大重点景区和160个村(社区),物流配送直达80多个村(社区),智能快递柜覆盖城区及重点镇办人口聚集区。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邮乐网、供销e家、中国网库等一线电商平台入驻开展业务。
“红色”电商更“出彩”
“当月交易成功1562笔,每单39.80元/3斤计算,销售板栗近5000斤,收入6万多元。”7月2日,在山阳电商服务中心,党员电商能人管绪飞向记者介绍自己上个月的网上销售情况。
管绪飞,一个外表看起来稚嫩的文艺青年,2016年注册了自己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门销售山阳的原生农产品。今年4月份通过线上销售新鲜槐花,采用真空包装加冰袋的方法,10天左右就卖出了2万多斤。“再过一阵儿,新鲜美味的核桃、板栗就要上市了,到时候肯定很忙。”经过4年多的发展,这家小小的电商企业已经发展到拥有12名员工和1家分公司,经营产品种类20多种,2018年的销售额达到300多万元。今年,管绪飞还计划建立自己的加工厂,生产卖得比较火的芝麻糖和漫川锅巴。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管绪飞为自己是党员感到自豪。“我是到县里的电商孵化基地后才成为一名党员的。作为一名党员,工作会有更多责任感,在经营过程中,心里始终记得诚信经营诚实做事,才无愧于‘党员’的身份和形象。”管绪飞说。
打开管绪飞的网店,首页鲜红的党旗下,是店主的照片和经营承诺书。去年以来,山阳电商中心党支部积极引导有创业基础和意愿的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从事电子商务,并在电商行业里培育领头雁,通过开展党员业主亮身份、党员网店亮标识“红网双亮”行动,引导党员亮明身份,让隐身党员上线,全体党员网商经营户签订《党员诚信经营承诺书》,进一步打响了特色农产品品牌。
6月19日,四国男篮挑战赛中国VS波兰队比赛在山阳县篮球馆举行,山阳本土的一家白酒厂成为赛事的宣传赞助商,当这家赞助单位分公司的法人姜孝根出现在篮球场和波兰队员合影时,谁也没有想到姜孝根前年竟然还是宽坪镇湖坪村的贫困村民。而引领姜孝根书写脱贫传奇的人,正是该产品的创立者山阳电商协会第一党支部的李卫平。李卫平说,自己起初在电商平台一边打工一边学习,后来看到政府为创业者搭建了如此好的平台也想试一试,2017年,她注册成立了丰阳韵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生态旅游开发、农特产品销售、信息技术服务。目前公司主推产品是来自当地深度贫困村宽坪镇湖坪村的纯粮酿酒。
“湖坪村是我的老家,当地有做榨杆酒的传统和工艺,我从小就是闻着那个味道长大的。东西再好没有销路,也换不来钱,我就想把榨杆酒做成一个品牌并卖出去,让它成为家乡的一个产业。”这是李卫平经营白酒的初衷。靠着一部手机、一台单反相机和一台电脑,李卫平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她把白酒酿造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各种自媒体推广,逐渐打开销路。如今,她建起了自己的白酒加工厂,并成立了1家分公司,分公司的法人则是去年脱贫的村民姜孝根。通过流转土地种植秸秆、在工厂做工,李卫平和她的公司带动99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通过‘红网双亮’的引领示范作用,把电商党员培养成为发展电商企业的带头人,把电商骨干培养成为脱贫致富的电商党员,把电商企业打造成党建示范单位,把贫困农村打造成电商示范村,真正把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电商发展的经济优势,真正实现党建、电商双发展。”韩自双说。
一加一要大于二
7月2日,在电商服务中心一楼的山阳特产馆门前,工作人员正在将这里的门牌更换为山阳县扶贫超市。双寨村的蜂蜜,中村、磨沟里村的木耳……超市里面分设着龙头企业特色农产品和贫困村特色农产品两个展销区,陈列着20多种山阳特产。“有30多个贫困村的农产品被摆上货架,去年年底一次就从漫川关镇猛柱山村采购了17万元的粉条。”特产馆经营人喻琰拿起一盒红薯粉条向记者介绍。
喻琰是电商协会的副会长,她在大学期间入党,2012年,她回到家乡中村镇土桥村,投资170万元建起了镇上第一个挂面加工企业——商洛市嬴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的挂面已进入西安300多家超市、150家礼品店以及200多家经销商柜台,每年大约销售1000吨挂面,其中60%的订单都来自网上。
为了搭建一个丰富的推广平台,解决更多农产品找不到销路影响农民脱贫增收的问题,2016年,她建成了山阳特产馆,因为产品质量过硬,受到市场认可,特产馆被山阳县政府采购确定为供应商,目前在淘宝、京东、工行、中行等电商平台均开设有店铺,主打产品为手工空心挂面和各类山阳农产品。“去年我们帮扶的是沟口村、三槐村、洛峪街村等6个贫困村,农产品销售总额达到了3700多万元。”她翻出一本花名册,那是她和她的公司所联系和包扶的贫困户名单,去年年底,她的裕延挂面专业合作社与土桥村签订协议,帮扶当地60户贫困户,带动120户村民致富增收。
“不管是之前的特产馆还是现在的扶贫超市,都采取‘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通过‘电商+’和‘新零售’理念,采取‘实体店+电商+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以实体店为平台,上门收购贫困户、贫困村的农产品,并代为运输、策划、包装、销售,借助电商平台,扩大销售覆盖范围,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购买扶贫产品。”喻琰说,特产馆成为扶贫超市后,她将进一步加强对贫困村和贫困户农产品生产过程的监督,以保证农产品质量,加强“线上”服务功能,确保贫困户增收。
在电商扶贫过程中,山阳县电商中心充分发挥企业在建基地、兴产业、帮销售方面的优势,采取电商企业与贫困村结对共建、电商从业者与贫困户精准结对帮扶方式,着力打造品牌产品。目前,全县获无公害农畜产品认证4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3个。今年以来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网上销售核桃、九眼莲、手工锅巴、空心挂面、土蜂蜜等20多类50余种农特产品1.3亿元。
“党建的‘一’加上扶贫的‘一’,创造了‘电商企业+贫困户’‘电商+合作社(公司)’‘生产基地+贫困户’‘电商+服务站’等多位一体的扶贫新模式,实现了‘1+1’大于2的效应,挖掘出了一条‘互联网+农业’模式下党总支带动扶贫产业的新思路。”韩自双说,全县通过电商把贫困户联系起来实现抱团发展,仅2018年,通过电子商务培训贫困人口2966人次,带动创业就业500人,电商覆盖服务2.2万贫困人口,网上销售贫困户产品500万元,通过产品销售、劳务用工、入股分红等形式,带动增收脱贫1200多户4300多人,真正让农户富在电商产业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