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2019年07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党让去哪就去哪
田 琳
文章字数:1882
  83岁的岳建仑老人,是从商洛地区驻西安办事处离休的老干部。生活留给他的不仅有贯穿鼻梁的伤疤,还有他对党的热爱、对新生活的珍惜。随着他缓缓地讲述,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新中国成立前后革命与生活的画卷。
  1949年5月家乡解放时,岳建仑还不满13岁。
  老人清晰地记得,5月18日是星期三,他上晚自习时,很多同学都在悄悄议论跑去当兵的事情。由于他们学校在泾阳的西北原上,比较偏僻,学校的多数老师都是地下党员,地下党活动十分活跃,他受到一些革命思想的教育,启发不小,“而且我自小就听老人们说红军长征时经过村子的事情,对红军有很深的印象。”岳建仑和同学们从学校后门溜出去,走了一天一夜,到了属泾阳管的口镇,碰到了拉着骡马驮着被服的解放军在刚成立的区政府做饭吃。这时已经是下午,到口镇只剩下了3个人,大家一起去见部队领导,至此才得知,他们遇到的是解放军步兵第十一师供给部。审计室主任郝子君是负责人,询问三人的情况后,答应了他们参军的要求。“那一天是我这辈子难忘的日子,我的心情很激动,因为那天我似乎看到了摆脱苦难的希望。”老人每每想起被批准参军的那天,心里仍是无法平静。
  部队在泾河边打阻击时,大家学会利用泾惠渠的有利地形来制服敌人,老人记得由乾县向泾阳撤退时,一夜跑了180多里路。第二天,部队在泾河沿线打仗,枪炮声连绵不断,敌方部队攻克不下,最终回甘肃守兰州去了。兰州解放以后,岳建仑所在的师准备向新疆进发,后方留守的他们也跟进到了静宁。这时西北战场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疆宁夏先后宣布和平解放。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岳建仑等留守静宁的人员也奉命尽快归队,进驻到城里秩序异常混乱的临夏市,一到晚上,暗藏的敌人就和解放军的巡逻部队打起来了,乡里的土匪也很猖獗,枪炮声不断。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剿匪和维护治安。 
  1950年全国每个解放军都分到了生产450斤小米的任务,岳建仑他们奉命到距县城东北一百多里外的莲花山去搞伐木生产。因为是大山区,住处十分困难,他们就割些毛竹编成围墙住在群众住房的房檐下。老人回忆起聚集木材的时候说:“开始一个多月,山上的雪都没有化,我们就在山上寻找倒下的树,砍掉头尾打掉树皮,连拉带抬集中到一块。”那时岳建仑因年龄小力气小,除了打树皮、拉绳子、喊号子外就是用小锅给大家烧开水。因为他表现好,1950年5月14日就被发展成为青年团员,他的事迹还被画成连环画刊登在战斗报上。完成任务回到县城进行总结评比,岳建仑被评为三等劳动模范,后改为三等功。1955年岳建仑被授中尉军衔。部队进行紧张的军事训练时,他还以投弹58米的成绩获得2级投弹能手的称号。
  1958年元月后,大家都开始讨论到哪里去,那时有返乡参加劳动和去甘肃河西走廊办农场两个选择,每个人都要表态,岳建仑的态度是“党叫干啥就干啥”。五月下旬省石油工业局准备抽调一些人到东北学习土法煤炼油技术,岳建仑所在的三连,抽调连他在内的七八个人到石油局报到。经过三年出色的工作,岳建仑奉命回到西安。1959年10月,石油局和商洛山阳县下官坊铁厂商定,局里支援铁厂10万元和3名干部,岳建仑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就这样来到了商洛山区。没几天他就和同事去了距离山阳县城30多里,在大山沟里的下关坊铁厂。那时一天吃两顿饭,早上玉米糊汤,下午一块馍一碗熬萝卜,到晚上实在饿得难受,厂里组织人把玉米壳用石灰腐蚀后,制成淀粉给大家吃。老人回忆他们还曾在山上挖火头根,都是强忍呕吐感吃下去。10年山区生活,岳建仑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勤恳工作。到了1969年,他被分到商洛地区驻西安物资转运站。在此工作近30年,除了汽车司机和炊事员外,岳建仑在其余岗位都干过。两次被新城区评为优秀党员,一次被行署办公室评为本系统先进工作者,连续多年被办事处评为本单位先进工作者,一个又一个荣誉是对他兢兢业业工作的最好见证。
  “老伴、子女们也没有沾过我什么光,是我亏了他们。”老人坦言,二儿子招工时有个政策,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加革命的老干部子女可以招到国防厂,但岳建仑没有给孩子出面。三儿子因为单位流动性大连找对象都很难,在山东农村找对象结了婚,住房至今没有解决。如今老人和三儿子、四儿子一共三个小家庭组成一个大家庭,在一起生活。“住得虽然紧张了一点,但能享受到的天伦之乐也是其他有些家庭很难做到的。”儿女们对老人理解,让他十分欣慰。
  “永远跟着共产党,幸福生活万万年”这是老人在庆祝建党80周年时写下的诗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老人感慨地说:“在革命队伍中奋斗了几十年,我基本上实现了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不为名不为利,个人利益服从党的利益,一切听从党的安排,踏踏实实做事,诚诚实实做人。这个观点可能不被现在一些人接受,但我终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