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民兵营的老民兵
文章字数:2768
几位老民兵参观商洛军分区军事纪念馆
张根性在翻看当时吹号的乐谱
民兵射击训练
司号员训练合影
民兵破石修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兵,是一支新型的人民群众武装组织,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商洛民兵是商洛地方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洛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战时是重要的武装力量,平时是生产主力、突击队,在参战、剿匪、镇反、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二龙山水库、南秦水库、丹江大堤、洛惠渠等水利工程和各县通乡公路建设中,民兵都以营、连为单位出现在第一线,为商洛老区的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记者采访了商州区城关街办西关社区居民、原西关民兵营的老民兵们,听他们讲述那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西关公社“三线建设”领头人
今年71岁的鲁文敏,从小目睹父亲在民兵营的工作,也让他在20岁的时候,正式加入了民兵营组织。
二十世纪60年代,毛主席做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策,就是搞三线建设。三线建设使中国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1970年,鲁文敏加入当时的城关公社西关大队民兵营。1971年,正是三线建设在全国如火如荼开展的时期,位于秦岭深山的商洛地区商县西关社区民兵大队,也在积极响应。
当时,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西关民兵大队在金凤山的沟沟壑壑挖防空洞。他们用铁锨铲、用镢头挖、用手刨,日夜不停地挖了200多个防空洞。防空洞挖好后,上级检查时发现,这些防空洞距村庄较远,年轻力壮的可以快速跑去避险,而老弱小孩则无法在短时间内及时到达,很不适应战备需要,于是,决定在靠近村庄的涧底路、凤凰泉、龙王泉附近再挖一些防空洞,以方便弱势群众避险。
再次挖防空洞时阻力很大,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认为有哪些防空洞就可以了,又不是真的要打仗了。鲁文敏当时首先认识到了这个事情的重要性,他想,防空洞就是不应该将就敷衍,应该从实战需要出发。“我就和其他三个民兵先去带头挖,一挖就是一个晚上,到了白天群众看到我们这样,也都自发地参与进来。”鲁文敏说。他们的行动带动了群众,其他民兵队也陆续加入进来,经过3天努力,全大队在村庄附近新增挖了30多个防空洞。在此后组织的防空拉练活动中,因为有了这些分布在不同地点、远近不一的防空洞,让群众在警报响起时,根据情况进行了避险演练。鲁文敏说,当时全大队的社员一个都没拉下,全都及时跑进了防空洞里,符合实战要求,让他觉得非常骄傲。
西关民兵工作这份经历让鲁文敏终生难忘。他说,西关民兵队伍拼搏、奉献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他在后来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不断前进。
■民兵队伍里的号子手
虽已年届70,但张根性说话声音洪亮清晰,回忆起以前的事情也能娓娓道来。
1968年,年仅19岁的张根性入伍,在部队成为一名司号员,负责给部队吹号等工作,这也为他以后回乡参加民兵组织奠定了基础。
1975年,张根性退伍,随即加入了西关民兵营组织,并担任副营长职务。因为在部队里是司号员,一回来,他就受武装部委托给各个公社培训司号员。“在当时,就是给他们教各种号子,比如起床号、吃饭号、跑步号、休息号等等,这些都有不同的调子和曲谱,作用更是大不一样。”张根性说,号子是一种最有效的集结民兵队伍的方式,吹号分为站姿、跪姿、趴资三种,全部曲谱有110种。到了现在,他仍然能记得普通的几个号谱,给我们比画着吹号的姿势,认真极了。
小小司号员可能在今天看来非常平凡,但在当时通信条件非常落后的情况下,一个号角就能集结起一支民兵队伍,司号员无疑是关键的角色。张根性介绍,在他回来之前,各民兵组织没有司号员,每次集结队伍都颇为麻烦。经过他的培训,各个公社的民兵组织都有了正式的司号员,为民兵队伍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除了司号员的工作外,放哨执勤也是西关民兵营的日常事务,尤其在逢年过节时,民兵要带装备执勤,在丹江桥、刑场等地进行夜间执勤,在街道、汽车站、农贸市场等重要地段进行不间断巡逻,以保证乡亲及社会的安全。张根性回忆,那时罪犯上刑场前,都是民兵去监狱提犯人,押解上车,上街游行时,也是民兵全程执勤。“看起来不是啥大事,但是每一件事都容不得半点马虎,要时刻心系百姓,时刻不忘党的要求,才能在岗位上干得出色。”老人说道。
■带头开路筑道的副营长
“那时候年轻,吃再多的苦不觉得,永远都充满了热情和干劲。在那个时期,能为国家多出一份力就觉得自豪。”今已76岁的张吉善老人,回忆民兵营时这样说。
张吉善18岁时在商洛工业学校上学,后来学校被撤,他回乡加入了民兵连。小伙子力气大,在生产队干活麻利,在连里也勤恳踏实,不久便被选为民兵连的班长,他一边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一边在民兵连训练。1964年,他担任西关民兵营副营长,其时恰逢国家提出“民兵大比武”,商洛军分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组织了一场全区民兵大比武。西关民兵营作为军分区重点抓的单位,成立了“郭兴福单兵战术训练班”,通过选拔,张吉善成为训练班30人中的一员,进入了忙碌紧张的训练状态。“上午到生产队干活,下午进行训练,将近半年没有休息过,把苦吃扎了。”张吉善回忆说,那段时间训练非常严格,一个动作、一项技能都得按照标准来,比如卧倒,不掌握技巧、随意倒下去就很容易把腿磕伤,光是这个动作就练习了三五天。
老人说,那时,轻微的皮肉伤不算啥,记忆最深刻的是,练习格斗和刺杀时,营里把他们带到一片河滩上,在石头窝里摸爬滚打,石头的棱角硌得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在麦田里训练匍匐前进时,正是初夏,小麦刚刚长出麦芒,趴在地上既闷热难耐,还要忍受麦芒的扎痒感,甚至有时候爬着爬着就遇到了牛粪、猪粪等农家肥。“那真是考验人的毅力,既得保持体力不断前进,还得磨炼心理承受力。”集中训练持续了约半年时间,1964年10份全区举行民兵大比武,各县共有300多民兵参加,比赛项目有步枪射击和60炮,西关民兵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受到了上级军区的肯定和表扬。“那段时间很锻炼人,让年轻的兵娃子有了责任感和荣誉感。”张吉善说。
1971年秋季,民兵营接到修麻街公路的通知,被派去修陈塬公社油房渠段。那是一片荒坡,需要开山凿路,难度大,任务重。作为副营长,张吉善主动挑起担子,带领30多名民兵在陈涧子安营扎寨,为麻街公路出力流汗。“当时没有先进设备,也没有得力的工具,硬靠民兵用洋镐挖,用钢钎子凿,钻孔、打洞、放炮开路……现在想来,其实很危险哩,当时却不觉得苦。”老人在手上比画着那个工程下来,每个民兵手上的茧子有多大多厚。晚上,十来个人挤在一间民房里,没有床,只能就地睡在草铺上,常常热得睡不着,在困乏和闷热中挣扎。“条件再艰苦,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们是民兵干部,肩负着重大责任,再苦再累都不能退缩。”从初秋到第二年初夏,长38米、宽5米多的修路任务终于完成。
在西关民兵营,还有很多像鲁文敏他们一样为商洛经济社会发展奋斗过的老民兵,商洛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曾经付出的努力和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