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驴带动大产业
文章字数:1220
入夏时节,丹凤县花瓶子镇花中村肉驴生态放养场迎来了今年第一批120多头毛驴入住,这是该镇建成的第2个肉驴养殖基地,预计在9月份将再引进150多头。近年来,花瓶子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增收的治本之策,结合辖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把发展毛驴产业作为该镇的特色产业来抓。2017年7月,镇上引入商洛原野生态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同年8月份率先在全县建成首家规模化肉驴养殖场。截至目前,全镇已建成黑毛驴集中圈养场和散养场各1个,项目总投资700多万元,占地面积40 亩,可存栏800头驴,预计年产值可达到960多万元。
据了解,花瓶子镇积极探索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围绕肉驴产业发展,创新“四大产业扶贫”模式,进一步扩大贫困人口受益面。
全镇7个村均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合作模式,其中赵湾村、石门村分别投入60万元,购买200头优质驴崽投入龙头企业集中托管、建档管理。合作社与企业签订为期1年的协议,实行企业与合作社联营,合作社参与监督管理。一个养殖周期结束后,肉驴销售所得净利润按照5:5比例进行分配,合作社保底收益不低于700元一头,收益率达到11.7%即14万元,其中60%即8.4万元分配给全体贫困户股民,不仅壮大了集体合作社,培养了养殖人员,也使得贫困户得到更高的分红收益,实现双收益。
油坊坪村、粉塬村、过风楼村、苏河村通过与企业签订《注资定比分红协议》,累计向企业注资180万元,采取入股分红方式,按照注资额度不低于6%的固定收益,村集体经济可获收益10.8万元以上。各村合作社将提取每年固定收益的40%作为村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等后,可将60%即6.48万元分配给村集体组织成员股东,实现集体收益、贫困户增收目的。
对于地处偏远、不方便到企业务工、家中有闲置圈舍和场地的贫困户,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可以到企业领养驴崽进行分散养殖。贫困户喂养周期为1年,其间企业提供草料和防疫等技术服务,再由企业统一收回销售,收回后企业将按照市场价以毛驴实际体重支付贫困户一定的劳务费。目前,全镇已有16户贫困户与企业签订分散领养协议,年增收3000元左右,既实现了扩大养殖规模,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镇上持续推行“党支部+‘三变’改革+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村党支部重点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等基础性工作,通过统一征用群众土地,采取流转方式,租给企业建厂房、圈舍等基础设施,养驴企业租赁使用,每年支付租金为贫困户分红。目前,通过土地流转,贫困户年租金收入可达到10.8万元。企业提供长期就业岗位,优先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贫困户可以实现就近上岗就业,仅务工收入年增收1.5万至2万元。
花瓶子镇驴产业扶贫模式,发挥了扶贫资金的最大效益,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下一步,镇上将进一步壮大养殖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全力推进卤驴肉、阿胶糕等加工厂建设,发展驴肉美食园等特色文化产业,加快形成养殖、加工、销售、旅游、休闲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把养毛驴打造成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