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着力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
文章字数:902
本报讯(刘卫锋)今年以来,洛南县把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力举措,紧抓苏陕协作对口劳务协作机遇,着力抓好政策宣传引导、就业平台搭建、劳动技能培训和社区工厂建设等重点,用足用活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确保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和就业扶贫工作高效推进。截至6月底,全县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598人,占全年任务86.6%,其中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48人,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735人,公益岗位累计安置贫困户1705人。
加大政策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户外喷绘、微信网络、扶贫下乡、入户宣传政策、印制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宣传,上半年累计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3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2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5万元。
搭建转移就业平台。今年上半年,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暨宁洛对口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公益专岗暨退役军人服务月专场招聘会和宁洛对口扶贫劳务协作暨民营企业招聘会,累计为务工者提供就业信息1500多条,向浙江、江苏有组织输出务工人员1500多人,向其他外地输出务工人员近万人次。
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紧盯今年49个预脱贫村和未脱贫群众就业意愿,整合各类培训项目,依托市县14个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订单、定岗、定向和现场培训等就业技能培训模式,在60多个村开展中式烹饪、足部保健、电商、刺绣、家政服务、电焊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1至6月份,共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63期2549人,占年度任务102%,其中贫困劳动力1735人,累计有500多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
建设培育社区工厂。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和社区工厂培育,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建设和“双示范”社区创建及闲置厂房,开设绿色通道,降低准入门槛,加大资金扶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鼓励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转变,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无法离乡、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农村“三无”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建设培育金翼服装、永乾钰服饰、秦大姐艾心家纺、长庚兴工艺品和远元技能培训学校等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31个,吸纳带动700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
加大政策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户外喷绘、微信网络、扶贫下乡、入户宣传政策、印制宣传资料等形式,大力宣传各项就业扶贫政策宣传,上半年累计开展就业扶贫政策宣传30多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万多份,接受群众咨询1.2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25万元。
搭建转移就业平台。今年上半年,先后举办了“春风行动”暨宁洛对口扶贫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公益专岗暨退役军人服务月专场招聘会和宁洛对口扶贫劳务协作暨民营企业招聘会,累计为务工者提供就业信息1500多条,向浙江、江苏有组织输出务工人员1500多人,向其他外地输出务工人员近万人次。
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围绕“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紧盯今年49个预脱贫村和未脱贫群众就业意愿,整合各类培训项目,依托市县14个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订单、定岗、定向和现场培训等就业技能培训模式,在60多个村开展中式烹饪、足部保健、电商、刺绣、家政服务、电焊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1至6月份,共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63期2549人,占年度任务102%,其中贫困劳动力1735人,累计有500多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
建设培育社区工厂。加大就业政策落实和社区工厂培育,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小区建设和“双示范”社区创建及闲置厂房,开设绿色通道,降低准入门槛,加大资金扶持,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鼓励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转变,把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让无法离乡、无业可就、无力脱贫的农村“三无”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全县建设培育金翼服装、永乾钰服饰、秦大姐艾心家纺、长庚兴工艺品和远元技能培训学校等社区工厂和就业扶贫基地31个,吸纳带动700多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