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责任 才能有作为
文章字数:1042
“面对脱贫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的情况,我经常夜不能寐。但心中有责任才能干好工作,打赢了这场硬仗,这段经历就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何衍举的脸上透着一丝满足。何衍举是我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高级法官,去年3月开始在镇安县米粮镇界河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以来,他指导和帮助村支部加强党的建设,全力以赴促进产业发展和民风转变,成效显著,成为米粮镇“党旗引领脱贫路”的先进个人。
何衍举1972年出生于商南农村,他熟悉农村的风俗习惯,懂得如何与农民打交道。在脱贫摘帽的关键年,面对妻子在西安工作、家中老母亲需要照管的情况,何衍举思虑后毅然挑起组织赋予的重担。何衍举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对得起这份责任,把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界河村位于镇安县与山阳县交界处,村子大、人口多,硬件条件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部分村干部已经产生厌战心理,为提振班子信心,何衍举走村入户,与村干部不断座谈交流。为了使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与“四支队伍”形成合力,他带头在支部讲党课,指导开好组织生活会,完善修正支部的各项制度。何衍举身体力行,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他人都看在眼里。信心提起来了,工作方法有了,界河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
为了推动村上产业发展,何衍举向单位领导汇报,单位想方设法从市林业局争取21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村上500亩核桃科管,同时带动群众参加技术培训。他联系包扶单位拨付扶贫资金20万元,支持界河村食用菌、光伏产业的发展。村上还发放桑苗10万株,发展400亩桑园,用补贴地租和栽植费的方式,支持贫困群众种植桑树,确保长期收益。村上有了长远稳定的产业,但存在贫困群众短期产业不足的问题,何衍举于是用筹措的资金买回鸡苗,与干部群众一起围鸡拦网、做鸡食盒,鼓励134户贫困群众散养鸡5500只,村民见了收益,干劲更足了。
整洁的人居环境,随处可见的文明户标牌、宣传栏,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弥漫在界河村。“我们逐渐解决了村民的物质困难,更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何衍举说道。他驻村不久就交到一位朋友
——79岁的李彦明,老人虽然家徒四壁,但养了两头牛,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喂牛,还帮助其他村民犁地赚取收入。老人的自强乐观与善良厚道打动了何衍举,他将李彦明作为典型讲给村民,激发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一年多来,何衍举与村民越来越熟悉,村民有什么事都想找他说说,请他出主意,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何衍举认为,只有与群众心连心,紧密团结村委班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换来村庄的改头换面。
何衍举1972年出生于商南农村,他熟悉农村的风俗习惯,懂得如何与农民打交道。在脱贫摘帽的关键年,面对妻子在西安工作、家中老母亲需要照管的情况,何衍举思虑后毅然挑起组织赋予的重担。何衍举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对得起这份责任,把脱贫任务顺利完成!”
界河村位于镇安县与山阳县交界处,村子大、人口多,硬件条件差。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部分村干部已经产生厌战心理,为提振班子信心,何衍举走村入户,与村干部不断座谈交流。为了使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与“四支队伍”形成合力,他带头在支部讲党课,指导开好组织生活会,完善修正支部的各项制度。何衍举身体力行,引导党员在各项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其他人都看在眼里。信心提起来了,工作方法有了,界河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升。
为了推动村上产业发展,何衍举向单位领导汇报,单位想方设法从市林业局争取21万元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村上500亩核桃科管,同时带动群众参加技术培训。他联系包扶单位拨付扶贫资金20万元,支持界河村食用菌、光伏产业的发展。村上还发放桑苗10万株,发展400亩桑园,用补贴地租和栽植费的方式,支持贫困群众种植桑树,确保长期收益。村上有了长远稳定的产业,但存在贫困群众短期产业不足的问题,何衍举于是用筹措的资金买回鸡苗,与干部群众一起围鸡拦网、做鸡食盒,鼓励134户贫困群众散养鸡5500只,村民见了收益,干劲更足了。
整洁的人居环境,随处可见的文明户标牌、宣传栏,一种健康向上的氛围弥漫在界河村。“我们逐渐解决了村民的物质困难,更提振了群众的精气神。”何衍举说道。他驻村不久就交到一位朋友
——79岁的李彦明,老人虽然家徒四壁,但养了两头牛,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喂牛,还帮助其他村民犁地赚取收入。老人的自强乐观与善良厚道打动了何衍举,他将李彦明作为典型讲给村民,激发村民脱贫的内生动力。一年多来,何衍举与村民越来越熟悉,村民有什么事都想找他说说,请他出主意,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何衍举认为,只有与群众心连心,紧密团结村委班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换来村庄的改头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