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回望挑山工
胡小龙
文章字数:882
  我是一个喜欢爬山的人,见过的挑山工也比较多。每次爬到山顶时,我都会在那里站很久。想着我是怎样走到山顶的,想着有多少人走在我前面,还有多少人在我后面。那些挑山工总是走在我后面,他们也最是让我关注。
  自古以来,许多名山上都应该是有挑山工的。小时候学过冯骥才先生写的《挑山工》,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当游客们登高望远的时候,很少有人去观察那些大汗淋漓艰难前行的挑山工。他们每天都要把许多饮料、食品还有其他山上需要的东西挑到山上,山上的游客越多,他们便越忙。他们大多时候都是沉默的,也许对他们来说,说话都是费力气的一件事。他们上山的时候也是紧张的,不信你看看他们咬紧牙关的表情和胳膊上紧绷的肌肉。下山的时候才能看到他们轻松的笑容,那种轻松,比游客们下山时还要轻松。
  挑山工的肩膀是瓷实的,那是被扁担磨出来的瓷实,他们的肚子上没有像游客身上那么多的赘肉。他们之中有的人文化高些,有的人文化低些,但他们都一样地在坚持做这件事。先不说他们的工资有多高,单是敢干这份工作,还能长期坚持下来,就很了不起了。现代社会使用人力去干的工作正在逐渐减少,但挑山工这份古老的职业在有些地方可能永远都不会消失。
  挑山工也很有梦想。我曾去爬过一座名山,那座山的坡势虽然比较缓,但因为有不少的石头,摩托和汽车都上不去,如果要朝山上运送物品,还是得靠人。老马叔便是那座山上的挑山工,他干了八年,山上大大小小的路他都走遍了,有些没有路的地方他也走过了。后来他放下了扁担,做起了导游。他是那座山上一个唯一的男导游,也是人气最高的一位。他常常使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给来来往往的人们讲述着有关那座大山的一切。人们听他讲述,更像是在听当地的一位长者在如数家珍地讲故事。
  后来,我外出爬山的次数相对少了,也很少再看到挑山工。但当我每次能碰到他们的时候,我都会再三回望他们的身影。我有时就在想,生活就像这爬山,有的人这也不抗,那也不背,一身轻松地去爬山还坚持不下去,走了几步便喊累。而我们的挑山工呢,他们不仅负重前行,而且还那么的默默无闻。他们所有的汗水都在告诉我们——他们是一群生活压力很大的人,但他们是一群想努力改变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