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史 为 鉴
文章字数:1508
若 白
《中国历代君臣对话录》是中央党校萧少秋教授主持选编的一部史书,50多万字。它从历史典籍中节录了368篇古代君主帝王与其大臣对话的故事,上自西周,下至清末,涉及110多位君主帝王和几百位大臣。对话内容既有治国安民,又有个人修身立命,诸如治国安邦,司法理财,统兵征战,决策用人,求贤纳谏,辨奸识忠,变法图强,禁奢倡俭,治学修身,为人处世等等,内容十分丰富。
这些故事最鲜明的特点是,它不像帝王下达的诏令或臣下向朝廷呈送的奏章那样一本正,字斟句酌,而是随意的即席对答,甚或临场发挥,互有辩驳。因此,往往很有现场感,有生动活泼的一面,甚至在阅读中还能随时感到谈话者的性情气质与行为风采,甚或急不择言,互相冲突,但却不乏深谋远虑,人生智慧的闪光之见。譬如:
西周的第11位君主周厉王,就是一位专横暴虐之君,丝毫听不得不同意见。如有百姓对国事有怨言,他就要扑杀。大臣邵穆公对他说,如此“民不堪命矣”。意思是这样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可是他仍然听不进劝说。邵公就给他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塞老百姓的言论,可比堵塞河川危险更大。厉王依然故我,老百姓就造反了,把他抓起来流放到一个荒远之地。
违背民心民意,人民就要革他的命。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齐桓公(小白),又有一位晋文公(重耳),这两位诸侯国的君主,都曾经历了一段人生曲折坎坷后才做了齐国和晋国的国君。齐桓公起用了一位曾经伤害过他的谋士管仲(夷吾),虚心听取管仲的谋划,终于成就一番大业,使齐国成为春秋时代第一强国。晋文公重用谋士孤偃,虚心采纳其谏言,很快使晋国成为继齐国之后的又一强国,因此,历史上就留下了“齐桓晋文之事”的佳话。
历史的经验,人生经历一番曲折或苦难,未必都是坏事,或许更能增识长见,磨炼意志。同时,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虚心听取各方意见,集众人之智慧,必能成就伟业。雀儿肠肚是庸碌之辈。
再如,战国时代有一个赵国,因为它的北面东面都是游牧民族的胡人,所以经常受侵扰和掠夺,赵国多吃败仗。赵武灵王时,他发现胡人在实践中创造了一套紧身干练的服饰,很适合骑马射箭;而赵国的官兵总是穿着长衫阔袖,既不适合劳作,更不适合骑马射箭。于是他就主张改革,学习胡人。可是他的主张遭到朝廷大多官员反对,带头的就是他叔父公子成。赵武灵王是位勇于改革的有为之主。他一方面自己穿胡服,习弓马,一方面耐心说服其叔父及大臣,终于完成了这项改革,使赵国进入战国七雄行列。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勇于改革的美谈。
改革是进步,是发展的根本途径,既是与习惯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斗争,也是创新。改革就要向别人学习,哪怕是自己的敌人和对手,只要于自己有利,不妨拿来也行。
“民为邦本”,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战国与孟子同时代,赵国的赵惠文王的夫人,被称为赵威后。这位赵国夫人,对民本观念更有一番通俗生动的表达。有一次,齐国派使者到赵国公差,这位赵威后接见齐使。赵威后问使者,齐国今年收成怎么样?再问:齐国百姓生活还好吗?最后才问:齐王好吗?这位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说您把尊卑颠倒了,应该先问齐王。赵威后说,你说的不对!没有好年成,怎么会有百姓的安乐?没有百姓的安乐,怎么会有齐王?说得齐使无话可说。
赵威后堪称是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中国共产党是“民为邦本”思想的继承者和践行者。毛泽东说“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共产党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习近平同志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历史是过往的今天,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唐太宗说“以史为鉴,知兴替,以人为鉴,明得失。”所以才有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才有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大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