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初心使命·英雄烈士谱
文章字数:1522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建立70周年,9月至11月,市县两级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共商洛市委党史研究室与商洛日报社联合开办“为了初心使命·英雄烈士谱”专栏,栏目选取部分英雄烈士生平事迹,宣传党在商洛的光荣历史,教育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继承弘扬革命先烈为新中国的建立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唐澍(1903年-1928年)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易县(今徐水县)南贾庄一个清贫家庭。1922年夏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夏考入广东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工作。期间与学生军一起两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部的战争。1926年秋奉命到国民联军工作,曾为冯玉祥随营军官学校地下党的负责人。1927年7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清党”,唐澍被“礼送”出军,从开封来到西安,参加陕西省委军委的领导工作。
1927年10月,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唐澍和李象九、谢子长发动石谦旅部分官兵在清涧起义,起义失败后,1928年1月底唐澍受省委的派遣,来到驻扎在洛南三要司等地的许权中旅,参加旅党委的领导工作,并任旅参谋长。在旅委员会的领导下,党的组织得到加强。很快使党员人数由原来的53人发展到165人,党支部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18个。部队除动员个别青壮年农民参军外,还在商县腰市、洛南县鸡头关等地招募新兵700多名,使部队很快由1290人发展到2000多人。唐澍亲自指挥部队在三要司东南边的河滩进行军事操练,极大地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划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固市5县为陕东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具体负责领导渭(南)华(县)地区农民起义。特委从渭南、华县选调28名党员、团员和农民运动积极分子到许旅学习军事。唐澍亲自教授军事技术,带队操练。经过月余时间学习训练,他们返回渭华地区后被编入陕东赤卫队,成为渭华地区农民暴动的地方武装骨干。
1928年5月初,渭华起义爆发。5月中旬,许权中旅各部先后到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16日,部队在华县高塘镇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政治委员刘继曾,军委主席刘景桂(刘志丹),参谋长王泰吉。
在唐澍的指挥下,工农革命军纵横起义地区,攻打地主武装,清算斗争反动分子,使渭华地区形成以华县高塘和渭南塔山为中心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在渭南、华县、五一3个县共建区、村苏维埃政权48个,这时,冯玉祥调集了3个师及渭华一带的民团,对起义中心区域实行“围剿”。唐澍、刘志丹等指挥工农革命军同强大的敌人进行浴血奋战,后终因敌众我寡,起义失败。
6月25日,唐澍、刘志丹率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及地方干部300多人撤离渭华地区翻越秦岭退到洛南县两岔河修整。在追悼死难烈士大会上唐澍鼓励大家,“革命并非就是一帆风顺,难免有牺牲和失败。”表示“要血战到底,绝不半途而废。”此后他们继续在洛南境内开展革命活动,向群众宣传工农革命军的主张和革命的道理。
7月1日,原国民革命军李虎臣部4个残旅在洛南瓦子坪民团的配合下“围剿”保安。唐澍率领工农革命军二大队第六中队和还未归建制的3个班近百人星夜驰援。在保安街雷家院遭敌兵包围,激战中因敌众我寡,唐澍率部撤到碾子沟唐岭,在同敌人射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时在两岔河的西北工农革命军200多人,在刘志丹率领下撤到蓝田流峪张家坪一带。
唐澍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示众,身躯被当地群众葬于碾子沟。1989年3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地区行政公署在地区烈士陵园为唐澍建墓立碑。碑文称赞“唐澍是我党早期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军事干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发展陕西和西北地区的武装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共商洛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唐澍(1903年-1928年)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易县(今徐水县)南贾庄一个清贫家庭。1922年夏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1924年夏考入广东黄埔军校第一期步兵科,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工作。期间与学生军一起两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部的战争。1926年秋奉命到国民联军工作,曾为冯玉祥随营军官学校地下党的负责人。1927年7月冯玉祥追随蒋介石反共“清党”,唐澍被“礼送”出军,从开封来到西安,参加陕西省委军委的领导工作。
1927年10月,按照中共陕西省委的指示,唐澍和李象九、谢子长发动石谦旅部分官兵在清涧起义,起义失败后,1928年1月底唐澍受省委的派遣,来到驻扎在洛南三要司等地的许权中旅,参加旅党委的领导工作,并任旅参谋长。在旅委员会的领导下,党的组织得到加强。很快使党员人数由原来的53人发展到165人,党支部由原来的5个增加到18个。部队除动员个别青壮年农民参军外,还在商县腰市、洛南县鸡头关等地招募新兵700多名,使部队很快由1290人发展到2000多人。唐澍亲自指挥部队在三要司东南边的河滩进行军事操练,极大地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3月22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划临潼、渭南、华县、华阴、固市5县为陕东暴动区,成立中共陕东区特派委员会具体负责领导渭(南)华(县)地区农民起义。特委从渭南、华县选调28名党员、团员和农民运动积极分子到许旅学习军事。唐澍亲自教授军事技术,带队操练。经过月余时间学习训练,他们返回渭华地区后被编入陕东赤卫队,成为渭华地区农民暴动的地方武装骨干。
1928年5月初,渭华起义爆发。5月中旬,许权中旅各部先后到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16日,部队在华县高塘镇改编为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政治委员刘继曾,军委主席刘景桂(刘志丹),参谋长王泰吉。
在唐澍的指挥下,工农革命军纵横起义地区,攻打地主武装,清算斗争反动分子,使渭华地区形成以华县高塘和渭南塔山为中心约200平方公里的红色区域。在渭南、华县、五一3个县共建区、村苏维埃政权48个,这时,冯玉祥调集了3个师及渭华一带的民团,对起义中心区域实行“围剿”。唐澍、刘志丹等指挥工农革命军同强大的敌人进行浴血奋战,后终因敌众我寡,起义失败。
6月25日,唐澍、刘志丹率工农革命军陕东赤卫队及地方干部300多人撤离渭华地区翻越秦岭退到洛南县两岔河修整。在追悼死难烈士大会上唐澍鼓励大家,“革命并非就是一帆风顺,难免有牺牲和失败。”表示“要血战到底,绝不半途而废。”此后他们继续在洛南境内开展革命活动,向群众宣传工农革命军的主张和革命的道理。
7月1日,原国民革命军李虎臣部4个残旅在洛南瓦子坪民团的配合下“围剿”保安。唐澍率领工农革命军二大队第六中队和还未归建制的3个班近百人星夜驰援。在保安街雷家院遭敌兵包围,激战中因敌众我寡,唐澍率部撤到碾子沟唐岭,在同敌人射击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时在两岔河的西北工农革命军200多人,在刘志丹率领下撤到蓝田流峪张家坪一带。
唐澍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示众,身躯被当地群众葬于碾子沟。1989年3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共商洛地委、商洛地区行政公署在地区烈士陵园为唐澍建墓立碑。碑文称赞“唐澍是我党早期优秀的共产党员,杰出的军事干部,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在短暂的一生中,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发展陕西和西北地区的武装斗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共商洛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