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蜂标兵韩明明
文章字数:1539
查看幼蜂生长情况
近日,笔者来到地处秦岭深山的洛南县三要镇杨川村一户农家小院,只见房前屋后摆放着几十个蜂箱,小蜜蜂在空中飞来飞去,这正是杨川村贫困户韩明明的养蜂基地。
说起韩明明,在杨川村无人不知,他不仅凭借着蜜蜂养殖自己脱了贫,还帮助村上10户贫困户发展养蜂产业。韩明明幼年时,母亲不幸离世,人生陷入困顿;青年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父亲身患肝癌,也不幸离世;正值壮年时,他又患上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雪上加霜。但他却立志摆脱贫瘠,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靠着刻苦钻研和一股子闯劲儿,他努力学习养蜂技术,从几箱蜂起步,到如今成为全村规模最大的养蜂户,还带着村里其他贫困户一起养蜂,同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党的好政策 带来新希望
韩明明是一个自尊自强的农民,2015年他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不因此气馁,反而积极进取,为了早日脱贫,养过羊、喂过猪、种过药,由于身体不能支撑,半途而废,钱没赚到身体还被累垮。接二连三的打击让生活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看不到一丝希望。当他走投无路时,村上传来好消息——养蜂有好政策了!
原来,洛南县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养蜂产业扶贫政策,为每户蜂农一箱投资500元钱,新繁殖一箱补贴200元钱。作为包扶单位的洛南县人社局也积极帮助群众发展养蜂产业。养蜂成本低、见效快的优势让他心动,但他心中还是有很多顾虑,害怕蜂箱建好后蜂养不好,蜂养好了蜂蜜卖不好。帮扶干部多次带他了解蜂蜜市场价格,他看到了希望,随即决定试一试。终于,在2016年9月开始发展养蜂产业,一次养蜂35箱。
养蜂遇难题 干部来帮忙
“不好!3个蜂箱里长了小白虫,有的蜂巢被毁,这可咋办?”刚养蜂不久,韩明明便着急地联系村上干部和帮扶干部。蜂箱里长小白虫到底是什么原因?小白虫又是什么虫?得知蜂农养蜂遇难题,三要镇立刻联系技术干部到他家查看。经技术人员判定,小白虫叫做巢虫,是一种飞蛾,在温度达到30—35摄氏度和湿度达到80%以内就会生长,巢虫会毁掉蜂巢,破坏蜂蜜。
“不用担心,这是养蜂遇到的常见情况,只要更换巢皮,对蜂箱进行消毒、清洁,巢虫就会消失。”听了建议后,韩明明更换蜂箱,用改良蜂箱养殖,不仅解决了巢虫的问题,还提高了产量。从那以后,他按时参加三要镇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蜜蜂防病、分蜂等专业知识,每次都认真记好笔记。
日常镇村干部定期走访,送技术上门,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难题,他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2017年养蜂开始见效益,一箱蜂产蜜5到10公斤,一公斤蜂蜜卖100元,年产值可达两万元,目前他家的蜂已从原来35箱发展到65箱,收成一年比一年好,终于在2018年顺利脱贫。
脱贫记党恩 共奔致富路
2019年春的一天,韩明明正忙着检查蜂箱,听见门外的呼喊声:“明娃在家吗,走到我屋看下咋样分蜂哩!”原来是杨川村北沟组的何建民不懂如何分蜂王,跑来请求帮助。韩明明放下手中的活,跟上他就走。从靠天吃饭到科学养殖,韩明明养蜂至今,总结出一套养蜂技术,他常年坚持记录天气变化,包括气温、风向、湿度,结合蜜蜂的活动习性进行分析,从而选择最合适的蜜源。如今,韩明明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养蜂能手,不少外地养蜂人慕名前来向他取经。2017年8月份,商洛市总工会将韩明明评为商洛市农民工养蜂创业技术标兵。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共同脱贫才是奋斗目标。韩明明在自己养好蜂的同时,积极宣传养蜂好政策,鼓励更多群众发展养蜂。如今,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已有12户群众养蜂,其中有10户贫困户,大家都称他为“蜂王”。
“是党的好政策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享受到危房改造,引导我养蜂过上好日子,今后我要用一技之长,多为乡党们做点实事!”韩明明感慨道。
小小蜜蜂,酿造新生活。如今,韩明明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养蜂标兵,杨川村也正向“养蜂第一村”转变,他的致富经历将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养蜂致富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