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创园带给商洛的思考
文章字数:2877
洛南卫东破旧的国防工厂(秦岭思思图片)
南京国创园入口处
利用工厂车间改造的设计室
南京“非遗”展厅
创意产品获国际大奖
保留完好的纺织机
18号楼的创意设计
8月下旬,全市优秀知识分子弘扬爱国奋斗精神暨人才助推脱贫攻坚研修班在南京大学开班。学习期间,记者参观了由废旧工厂改造的创利过亿的南京国创园,引发了对我市废弃老工厂开发的思考。
南京国创园是由南京第二机床厂废旧工厂改造的,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水西门菱角市,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南京作为拥有厚重历史的六朝古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当工业时代闲置厂区在城市产业升级中,以简单的城改和拆迁方式逐渐被推倒重建时,就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变“废”为宝成了城建一大课题。
南京第二机床厂的前身是清末由两江总督刘坤一创立的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该厂更名为中华民国江南造币厂。尽管如今园区内的老厂房不复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的原貌,大多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但两棵建厂时栽种的银杏树,历经百年时光,仍然巍然耸立,检阅着时代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旧址上,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骨干企业之一的南京第二机床厂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工厂专司齿轮加工机床的生产制造、科研攻关和营销服务。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红遍全国的南京第二机床厂员工最多达到4000人,年产值超过两亿。1998年前后,工厂开始走下坡路,企业改制也没有挽回日渐式微的局势,下岗工人越来越多,两年内员工从4000人跌至2000人。
2009年,南京第二机床厂改制为南京二机齿轮机床有限公司。2011年7月,公司整体搬迁至南京市江宁区科学园新厂区,老厂区存亡决策中选择了变废为宝,建立工业园区——南京国创园。
2012年,南京金基集团组建南京国创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建设和运营。他们把老厂房经过修缮、改造,建成以设计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南京国家领军人才创业园,简称南京国创园。园区总用地面积8.3万平方米,在原有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新增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改造后的园区不但提倡产业多样性,也给各栋建筑赋予了多种功能。最后形成一个以办公为主,产业展览及相关餐饮、服务配套和文化设施为辅的综合性创业园区。2013年9月正式开园,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形成“空间环境促进创业创新、文创人才向势集聚、助推增长方式转变”的特色文化创意园区。
总结园区的设计,就是在厂区内引入一条交通空间轴统领未来的园区,并将文化时间轴的内涵通过空间场景的设计落位于这条交通空间轴,特将其命名为时光轴,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勾画一条联系新老主入口的规划主轴,打造江南造币时期、近代工业生产时期、知识经济的今天以及绿色生态的未来为代表的四大主题广场,象征着园区从江南造币局时代一步步向未来迈进,使整个园区充满历史发展的痕迹,通过设计手法和场景呈现植入新的活力元素融合历史的沧桑。
园区的亮点在于把老厂区主入口东对面的来凤街,由一条并不宽敞的单行道,改造为园区解决人流车流导入的重要场所。新的设计让园区新入口成为一个呈现新面貌的空间,同时东面的老出入口保留两排梧桐林荫,趣味性地嫁接了龙门吊作为入口标示,暗示这里曾经辉煌的工业文明。时光轴路径经过之处将建筑斜切或移除多跨,保留屋顶,形成不同主题和氛围的景观带、公共休息区、外走廊、内庭院,丰富公共空间序列和建筑立面表情,增强人与环境的互动,提升办公环境的格调。以园区18号楼为例,为了让时光轴斜向穿过建筑,连接新设计的西入口空间,设计者对整个建筑采取了切豆腐式的精确拆除手法,将两连跨的建筑切开一条斜向轴线,“撕扯”开一条斜向的道路。被“撕扯”开的内立面成了新的设计立面,这个立面采用非规则矩阵式的金属网格形式,寓意信息时代纵横交错的复杂性。
他们在设计中,始终强调从改造本体自身具有的设计特点和逻辑出发,综合考虑老厂房的空间特点、结构形式、材料特征,将场地及其所有物当成一个整体,成为一个“关于场所的设计”,同时尽可能满足现代人对办公和生活环境的需求,即“回归自然”的花园式办公,注重通风、采光、共享空间等自然环境特点作为改造设计的最基本要求。以C号楼为例,整个C号楼内部结构损坏严重,但清水红砖的山墙保存完好,非常漂亮。因此,设计对C号楼的外墙做了最大限度的保留,并使用角钢加固门窗洞口,使整个外立面形成一层景观围合,在墙体内部采用“热水瓶换内胆”的手法,设计植入一个新的建筑体量,这个新体量成为整个园区里空间最丰富的场所。
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室内空间充满灵动感,半圆形天窗引入的天光,显露出神圣的光感。保留的外墙与“热水瓶内胆”的新体量之间围合出的景观步道,为在此办公的白领提供了漫步的乐趣。
改造项目终究不比新建项目,有诸多因素局限,停车问题是所有改造更新项目的大难题。这里既没有地下车库,也没有宽敞的室外场地,而首层停车对楼上办公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对入口门厅的设计也是一种考验。为了满足园区的停车需求,必须采用机械停车库和首层停车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大部分停车位。以24号—27号楼为例,设计将27号楼作为机械停车库,将24号—26号楼一层作双层停车库。将4栋建筑统筹在一起,集中设计一个规模较大的门厅,同时将二层局部空间打开形成空中花园,让车库上方的办公空间自带景观庭院,提高办公环境的品质。在整个园区设计中,40多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厂房全部保留,工业遗存随处可见,废旧零件改造成长椅、5层立体车库,创意十足。
据悉,南京国创园2013年10月正式开园。目前,国创园入驻企业接近200家,员工共有3000左右,以20-30岁的年轻人为主,园区企业每年销售额达20亿元,利润超1亿元。
在商洛,有大量的废弃工厂,以洛南卫东三线军工厂最为典型。1965年起,军工电子厂4320、4310、853、859四家和406医院相继迁入卫东,职工总数近6000人,他们为我国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这里是国防工业较为集中的区域,人们生活优越、思想前卫、衣着时尚,这里也曾被称为“小上海”。改革开放后,5家厂院迁至西安电子城,卫东老厂区处于半废弃状态,以至于部分厂房被人为损坏,加之年久失修,一片破败。
从面积上说,卫东老厂有5个南京国创园那么大,如果我们把这些老厂保护起来,加以改造,也可以成为一处三线军工企业博物馆,其可开发的项目一定更为丰富。
因此,记者认为,我们应从南京国创园创建和发展中得到启示:废弃的老厂区不要盲目拆除,可对其进行价值评估,通过新项目改变其用途。同时,我们可以借鉴南京工业博物馆的思路,对一些旧的机器设备进行收藏,加以改造利用,这样至少比卖废铁更有价值得多。
去年8月,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论坛上成立了首个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与城市文化发展联盟,该联盟由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中国文化产业协会牵头倡议,成员包括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等智库机构,以及全国23个城市(城区)相关部门、近100家老旧厂房改造转型园区。全国老旧厂房保护利用有了“大本营”,曾经“各自发展、单兵作战”将转变为合作共赢、协同发展。这是一个良好机遇,我们商洛在老旧工厂的开发利用上,应该重新思考、投入精力、积极参与、科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