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神高地
刘丹影
文章字数:1756
  人民日报著名女记者金凤先生在《当代愚公——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一文里这样写道:“我们站在马莲台的高坡上,看着马莲台几十间新盖的青砖瓦房,看着那从石皮崖上打出的层层如画的梯田,看着那满山坡的松柏桃李,回顾着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十多年来走过的战斗的道路,感动和振奋的情绪,如波涛起伏,久久难以平复。但是,刘西有对于未来的道路,对于彻底改变马炉面貌的事想得更多更远。他亲着儿子的小脸,眯着双眼笑着说:我干不完的事,娃要接着干下去!孩子的小脸笑开了,笑得比盛开的桃花还更鲜艳漂亮!”
  之后的几十年,每当读着上述这段饱含深情的文字,不由得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因为,该文中提到的孩子便是我——刘丹影,商洛山里一个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
  能与《人民日报》结缘,完全得益于父亲艰苦创业的镢头精神。
  1950年早春的一天晚上,从乡政府开会回来的父亲浑身是劲,他牢记着区委书记教他的话“人穷心红,走在头里”,把村里的几户穷苦百姓召集到家里,在如豆的煤油灯下,讲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恓惶日子,如今我们翻身当家作主了,要过好自己的日子,党中央提出“组织起来,由穷变富”的号召,我们应该积极响应,立志拔去穷根。父亲的一番讲解,犹如暗夜里一束蓝色火焰,点燃了大伙的激情。鸡叫时分,穷怕了的8个人16双拳头紧紧握在了一起,不拔穷根誓不罢休!就这样,一个由8个光棍汉组成的变工队诞生了。
  人笼络起来了,却没有一把像样的工具。为不影响春耕生产,听说在离家乡百余里外的赵川,有个铁矿可以用背矿石来换生铁。父亲当即与伯父冒着料峭的春寒,徒步来到了铁矿上,经过十余天起早贪黑地苦挣苦熬,换回了87斤生铁。回到村里后,没钱雇不起铁匠,父亲采取同样的换工方法,终于打成了12把虎牙镢。正值春耕生产大忙时节,父亲带领着变工队成员,肩扛着崭新的镢头,辗转在村前村后的山山卯卯、沟沟岔岔,开始了向荒山要粮要钱的战斗。面对当地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自然条件,父亲大胆地提出要给高山松林戴帽,要让低山经济林缠腰,要在山底梯田环绕的构想。通过变工队、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的一步步过渡,他们一步一个脚印,用了近八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这一构想,解决了多年来困扰群众无粮吃、无钱花、无柴烧的三无问题,让一穷二白的山沟沟旧貌换新颜。
  1958年12月,适逢国庆10周年前夕,全国各行各业群英会在北京召开,父亲作为农业战线的代表,荣幸地出席了这一盛会,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周恩来总理为父亲所在的马炉生产大队颁发了国务院奖状,他本人也成了闻名西北的全国劳模。
  受表彰奖励后的父亲干劲倍增,对改善家乡贫困面貌更是充满了信心。他从北京一回到马炉,就积极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筑梯田。第一次在信虎崖凿渠引水,确保了30多亩土地的旱涝保收;第一次打破了山茱萸不能人工育苗栽培的神话,通过人畜粪便浸泡办法,让其大面积种植推广;第一次治理了荒无人烟、水土流失严重的康沟,让祖辈人吃到了麦面。这一个个第一,轰动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时隔一年后的1962年春季,金凤女士辗转千里,从首都北京来到了陕西秦岭南麓的丹凤县,一个丹江南岸的小山村。在这里经过一周的实地采访,她耳闻目睹了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精神风貌,以及村里天翻地覆的变化,感动之余,即兴创作了《当代愚公——刘西有和他的伙伴们》的通讯,全面、客观地介绍了父亲和他的伙伴们艰苦创业的感人故事。之后,这篇通讯被全文刊发在当年5月6日的《人民日报》上,著名编辑苏宜先生,为该文配发了评论文章《愚公赞》,高度赞扬了父亲与他伙伴们的愚公移山精神,从此,父亲与马炉大队在全国家喻户晓。
  数十年来,我以父亲的镢头精神为楷模,以《人民日报》为荣耀,时时激励自己在工作、生活中踏实干事,清白做人,因为它早已烙进了我的灵魂深处,成了心目中的精神高地。尤其是爱上写作之后,更是把《人民日报》当成仰望的高山,每每品味着大地副刊上,那一篇篇充满着温度与高度、灵气与地气的文字佳肴,时不时地拷问自己,父亲以他艰苦创业的镢头精神越上了这一高山,作为他的后代,我为何不能以辛勤的笔耕来攀登上这一高山呢?回想起父亲他们那代人,为改善家乡的贫穷面貌而不惜流血流汗,为家乡的百姓能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而不惜积劳成疾奉献生命,作为这种精神的传人,我坚信:只要怀着一颗敬畏、感恩、执着的心,没有攀登不了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