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 尽锐出战打好脱贫攻坚战
文章字数:2823
陈家沟村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林业优秀人才现场讲解实用技术
华茂牧业公司带动农民增收
凤发轻工产品外贸加工项目带动群众就业
寺坪村黑毛驴养殖助力脱贫攻坚
地处秦岭东段南麓的丹凤县,有个诗意般的名字,自古就是“北通秦晋、南接吴楚、水趋襄汉、陆入关辅”的门户之地,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水旱码头、商於古道的核心节点,还是商鞅封地、四皓隐居之处和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故乡。
丹凤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深度贫困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落实中、省、市部署,主动担当政治责任,坚持以脱贫攻坚总揽发展全局,精准施策抓帮扶、精心组织抓推进、精深务实抓保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抓住产业“牛鼻子” 鼓起群众“钱袋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丹凤县聚焦群众增收,筑牢“两业”基础。创新推行“三联三带三创”产业扶贫模式,制定具体支持办法,实行政策和资金倾斜扶持,形成了肉鸡、核桃、食用菌、中药材、乡村旅游五大主导产业和茶叶、魔芋、葡萄、光伏发电、电子商务五大新兴业态,采取每个产业一名县级领导包抓、一个专班推进等方式,重点扶持发展核桃、肉鸡、中药材、食用菌、黑毛驴、艾草六大产业发展,发放扶贫信贷资金8074户3.9亿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个,发展专业合作社557个,建立村互助资金组织108个,全县种植核桃53万亩、山茱萸14万亩、天麻1.2万亩、茶叶1.6万亩、魔芋1.5万亩,发展袋料香菇3400万袋、双孢菇大棚428个,肉鸡养殖稳定在5000万只,47个村级光伏电站收益惠及89个贫困村。全县6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带贫益贫效果明显,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丹凤县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扶贫,累计实施贫困劳动力培训2.36万人次,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9583人,兑现就业扶贫资金1068万元13629人次,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1197人,培育社区工厂11个、扶贫基地14个,扶持725名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能力不断增强。引进可提供3000个就业岗位的陕西雅尔艾服装加工企业入驻竹林关江北产业园,目前已经正式投产运行。
聚焦条件大改善 解决“最后一公里”
丹凤县扎实推进“两房”建设,“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计划的7120户全部交钥匙,目前实际装修入住率不断提升,全市移民搬迁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工作现场推进会在丹凤县召开。
全县累计完成危房改造3270户,危房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群众安全住房得到有效保障,危房改造工作作为全省唯一典型案例入选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成果展,危房改造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表扬。
全面补齐“两设施”短板,累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116个,解决2.87万户9.6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建制村通畅工程10条58公里、卡内贫困村基础设施道路交通项目5条34公里,治理农村“油返砂”公路96条212公里,完成26个深度贫困村68条143公里通组路建设任务。
新建、改扩建38个村级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全县农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动力用电、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以贫困村“三改”“六堆清理”为重点,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观。
民生保障筑牢“网底” 惠民政策精准落实
丹凤县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教育扶贫方面,有序推进城乡教育资源整合和农村学校“薄改工程”,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精准落实“普惠+特惠”系列教育资助政策,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幼儿10296人。严格落实“七长”责任制,深入推进“万名教师大家访”活动、“万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控辍保学“三比对”筛查、“两条线”发力、“三去向”劝返、“两群体”关爱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在健康扶贫方面,坚持“减存量、控增量”两手抓,建立“四重保障”和“先住院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模式,按照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三个一批”的路径,稳步实施贫困人口“一降两提三免”政策,成立71个镇村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8830名慢性病贫困人口,公众健康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在社保兜底扶贫方面,坚持精准识别、分类施保、动态管理,全县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072户116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592户10221人,占贫困户总人数的14%;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1753名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供养范围。在生态扶贫方面,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和绿色循环发展,从贫困人口中选聘1388名生态护林员,人均增收5000元;10667户贫困户享受公益林补偿,7206户贫困户享受退耕还林补助,取得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扶贫效益共赢的效果。
聚焦合力倾情帮扶 全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丹凤县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扎实落实省纪委领导包扶丹凤联系协调项目,持续深化雨丹扶贫协作,全县12个镇办与南京市雨花台区8个街道办(园区)开展结对帮扶,近三年累计争取苏陕扶贫协作资金1.3亿元,落地扶贫协作项目67个,联结带动3500多户群众增收;去年在南京建成3家商洛秦岭农产品旗舰店(丹凤馆),拓宽了农产品销售和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持续扩大“三大帮扶体系”、省市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成果,主动对接省、市联村帮扶单位和西安交大一附院、省水务集团、省能源集团、商洛学院、商洛市中医院等院校企业帮扶项目76个,积极跟进省纪委联丹协调帮扶的11个事项落实,组织县内33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26个深度贫困村,形成了各方联动、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强力推进精神脱贫 激发内生动力
丹凤县深入实施“四扶五风六化”精神脱贫行动,精心开展帮思想扶底气、帮文化扶智力、帮技术扶产业、帮教育扶素质“四帮四扶”主题活动,规范建设运营爱心超市,重奖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深度挖掘全国劳模刘西有先进事迹与脱贫攻坚的契合点,建成马炉村精神脱贫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党员干部群众干有目标、学有标杆。
创新开展的扶志扶智“十个一”活动成为全省精神脱贫典型案例,编印的《用群众语言漫解脱贫攻坚》连环画册被评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二等奖,原创脱贫攻坚主题歌曲《谁也别落下》荣获全国“村歌十年·江山盛典”展演金奖,精神脱贫走在全市前列。
着力加强作风建设 全力保障责任落实
丹凤县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格执行贫困县约束机制,结合落实“三项机制”,制定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脱贫攻坚主战场选拔任用干部、关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办法等配套制度,推行后备干部到脱贫攻坚一线挂职锻炼、脱贫攻坚绩效考评与村组干部工作报酬相挂钩等制度,提拔扶贫一线干部,有效激发了干部抓帮扶、抓脱贫的工作活力。
全面推行镇办党政主要负责人、承担脱贫攻坚任务和驻村帮扶责任单位“一把手”脱贫攻坚工作约谈、谈话诫勉和脱贫攻坚末位问责、违纪违规连带追责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不严不实作风,坚决纠正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出台《脱贫摘帽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实行“周督查、周通报、及时问责”工作机制,铁律督战推进任务落实。采用“廉心卡”受理监督举报扶贫领域违纪案件线索做法被《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