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2019年09月24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三十多年的头上功夫
特约记者 雷超锋
文章字数:1240

  逢集日,老顾客找屈福善剃头。
 
  9月19日,农历八月二十一日,是商州区杨斜镇麻池河街道的逢集日。虽然下着雨,但屈福善老人还是撑起遮雨棚,坚持摆摊为老顾客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三十多年如一日,依靠剃头这门手艺,服务四邻八方群众,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剃头匠:即将消失的老手艺人

 
  剃头,在农村就是理发,剃头匠也就是理发师了。一盆热水,一块香皂,一个脸盆,一条毛巾,洗头发、剃头发、刮脸刮胡子、剪鼻毛,七八分钟就完成了“头等大事”。
  虽然大部分农村集市都有现代化的理发店,但大部分中老年人还是选择了“地摊理发”。他们说,“这样实惠”“习惯了”“我们都是老相好了”。
  70岁的屈福善是商州区杨斜镇金联村五组群众。年轻的时候,在国营第八七七厂当过钢筋工,在公路养路队当过养护工人。1985年,拜师剃头匠田水娃,学得剃头这门手艺。从1986年开始,便在麻池河街道摆地摊,为方圆20多公里的群众理发。
  屈福善回忆说,最开始剃一个头两毛五,后来慢慢涨到七八毛、一块五、两块、四块、五块钱。从手工推子到电动推子,从老式剃头刀到一次性刮胡刀,从洋瓷盆到塑料盆,自己也经历和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到现在,家里还留存了五六把手工推子。
  剃头匠曾是民间最古老的职业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农村剃头匠也即将消失,但却留下了磨灭不掉的剃头匠的“匠人精神”。

老顾客:从摆摊之日起一直让他剃头

 
  “来我这儿的,基本上都是回头客。”9月19日中午,屈福善一口气剃了11个头,忙得不亦乐乎。他动作娴熟、手脚麻利、态度和蔼、能言善谈,深受老顾客的喜欢。75岁的赵宝才,专程步行5公里来赶集。一方面购买一些生活用品,更重要的是让老屈为他剃头。老赵说,他一年剃头8到10次,每次都找屈福善。剃完头,还要习惯性地拉会儿家常,他们都是熟人了。
  农村集市是浓烈的,更是纯朴的。虽然以前街道上也有三四家剃头店,但都相继关门了,唯有屈福善坚持到现在。老屈说,麻池河的集市,是农历的“一、四、七”日逢集,不论严寒酷暑,不论天晴下雨,他基本上都能按时摆摊,一辆三轮车就把全部工具拉到街边了,再脏再累,他也不嫌不弃,都能热情为大家服务。
  杨斜镇九千岔村姜福汉老人说,他今天是第10个让老屈剃头的人,从老屈在街道上摆摊之日起,30多年了,他就只认老屈一人的手艺,“老手艺,没麻达,嫽咋啦!”

遗憾:这门手艺将失传

  不逢集的时候,屈福善在家也做些劳务。种了1亩多地,玉米、洋芋、蔬菜样样都有。他说,自己的爱好也只有一个——剃头。他摆摊的时候,老伴儿在家帮忙烧热水,然后用塑料桶提到街道上,让顾客洗得舒舒服服的。
  “剃头是个硬功夫。没
  有3年基本功,刀子是不敢上头的。现在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找到接替的人,这门老手艺就要失传了!”说话间,屈福善眼睛有点湿润。
  一把手工推子,一把老式剃头刀,做足“顶上”功夫。屈福善表示,只要他身体条件允许,他就会继续坚持下去,直到干不动活儿那天为止。
  “假如有一天,没有了这个地摊理发,怎么办?”采访中,老顾客都舍不得老屈,看向街对面20米远装修新潮的理发店,眼神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