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秋虫在歌唱
文章字数:1761
特意起了个大早,去听昨夜那些秋虫是否还在鸣叫。出门不禁打了个寒战,秋果然来了。紧接着,就听到了虫子的声音。
可是啊,早上的虫鸣带着几分冷清,疏疏落落的。更多的是鸟儿的鸣叫,这叫声也带着几分凉意了。那天生的好嗓子,有着几丝不流畅的生涩。
昨夜的月亮格外的疏朗通透,好像要把夜晚照成白昼,继续延续夏的热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晃晃的月亮惊醒了山鸟,小鸟开始歌唱。至于秋虫,在我没有听到那一片虫鸣之前,我想当然地以为秋虫的声音只称得上衰弱的残鸣。在我听到那一片声音后,我惊觉那是生命的歌唱。那一曲欢乐的奏鸣曲,叫得那么真切,那么热烈,那么真诚,那么投入,那么忘我,好像整个世界都隐退了,只有虫子们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集会。
可是啊,我记忆里关于秋虫的描写,多多少少都和悲凉和哭泣有关。《诗经》中写“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你看,草虫在鸣叫,一声声敲打着思妇的心,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她忧心忡忡,我们甚至能透过那一声声虫鸣,看到妇人因为长久等待而憔悴的容颜,失神的眼睛。
孟郊写得更凄清,他的诗歌中秋虫是常出现的物象。“远客夜衣薄,厌眠待鸡鸣。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虫声。”远走他乡的游子,衣衫单薄,难以入眠,苦耗着时光,盼着鸡鸣,等着天亮。月色是美的,可是哪有欣赏月光的心情呢?屋子四周的秋虫声声叫着,岁末来了,这样的漂泊何时是个尽头啊?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这是秦观笔下的秋虫,虫鸣声声,泪眼婆娑,夜深深,恨绵长,暗淡灯光下的女子,一夜未眠,这样的情境,怎让人不心生悲凉?秦观多情,自不必说。我印象中,精忠报国的岳飞,词篇都是豪情万丈的。可是啊,他的一曲《小重山》在写出了千回百转的愁情。“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三更梦醒,寒蛩凄切。起身披衣,推门出去,在门前台阶上走走停停。这冷冷的秋夜啊,我该如何度过?“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样的孤独失落,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明白几分。可是,那些刺骨的悲痛,常常显得风淡云清,你说虫鸣悲凉,怎不知是自己悲凉?这样的移情,诗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类的诗文,在诗词集里多得不胜枚举。
可是啊,我的耳朵欺骗了我吗?昨晚的黄昏,我奔跑的那条路上,一边是山林,一边是河流。路的两边有着高大的银杏树,银杏的叶子开始微黄。有车经过,有人跑过,这些都不是主旋律,主旋律是虫子的奏鸣曲。不知多少只虫子聚集在道旁歌唱,声音那么活跃,那么欢喜,真让人不由得心生喜悦。就这么奔跑着,为了多听一段虫鸣,感受那生命的欢腾,我多跑了三五公里。虫子们的世界,真是海阔天空,你听那声音就能明了。虽然已是夜里九点,但那声音,让我真正切切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明亮。
可是,虫子为什么要在夜里叫呢?它们为什么不眠不休呢?它们热烈的叫声在传递着什么呢?它们白天都在哪里?白天会不会也在歌唱,只是我听不到呢?带着一连串的疑惑,跑回了家。在心里种下一个念头,要早起,看看清晨的虫子是否还欢乐地鸣叫着。
同样的一条路,清晨和夜晚却有了极大的变化。那一路的虫鸣,完全变了模样。零零落落的几声鸣叫,却带着几分惆怅的凉意,更多是鸟儿在散漫地叫着。
因为好奇,我百度了“秋虫为什么在夜里叫”。原来所有鸣叫的昆虫都是雄性的,所有昆虫的鸣叫都是在秋天,它们的鸣叫是在求偶。
看着这样的答案,我差点笑出了声。难怪夜晚的虫鸣那么欢乐呢!那是雄性的虫子通过声音,来吸引异性。这么一想,夜晚该是一个多么神奇而热闹的世界啊?所有的雄性秋虫都在歌唱着,一只只磁性的虫子在聆听着。它以自己的耳朵判断着自己心仪的人,然后它会沿着那条声音的路线,向着那隐秘而曲折的地方循去,只要走到那里,便永不分离。这么一想,那些在天明时分还在鸣叫的虫子,多么孤单失落啊,它们是一群没有家的光棍儿,妄图通过嘶哑的声音来博得一份爱的降临。
想起了南方三月三唱山歌的旧俗,在某种程度上,人和万物,多么相似。生命与生命,不管是卑微还是高贵,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当它让你看见它的颜色和姿态,或者释放出一缕味道来,那就是暗示你了,你的心思它知道了,那么就可以互相慰藉了。那些虫子,在月夜里声声歌唱,哪怕繁华落尽,却余音不绝。这么一想,不由莞尔一笑,在有秋月的夜里,去听听虫子的情歌吧。
可是啊,早上的虫鸣带着几分冷清,疏疏落落的。更多的是鸟儿的鸣叫,这叫声也带着几分凉意了。那天生的好嗓子,有着几丝不流畅的生涩。
昨夜的月亮格外的疏朗通透,好像要把夜晚照成白昼,继续延续夏的热情。“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晃晃的月亮惊醒了山鸟,小鸟开始歌唱。至于秋虫,在我没有听到那一片虫鸣之前,我想当然地以为秋虫的声音只称得上衰弱的残鸣。在我听到那一片声音后,我惊觉那是生命的歌唱。那一曲欢乐的奏鸣曲,叫得那么真切,那么热烈,那么真诚,那么投入,那么忘我,好像整个世界都隐退了,只有虫子们在举行一场盛大的集会。
可是啊,我记忆里关于秋虫的描写,多多少少都和悲凉和哭泣有关。《诗经》中写“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你看,草虫在鸣叫,一声声敲打着思妇的心,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她忧心忡忡,我们甚至能透过那一声声虫鸣,看到妇人因为长久等待而憔悴的容颜,失神的眼睛。
孟郊写得更凄清,他的诗歌中秋虫是常出现的物象。“远客夜衣薄,厌眠待鸡鸣。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虫声。”远走他乡的游子,衣衫单薄,难以入眠,苦耗着时光,盼着鸡鸣,等着天亮。月色是美的,可是哪有欣赏月光的心情呢?屋子四周的秋虫声声叫着,岁末来了,这样的漂泊何时是个尽头啊?
“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这是秦观笔下的秋虫,虫鸣声声,泪眼婆娑,夜深深,恨绵长,暗淡灯光下的女子,一夜未眠,这样的情境,怎让人不心生悲凉?秦观多情,自不必说。我印象中,精忠报国的岳飞,词篇都是豪情万丈的。可是啊,他的一曲《小重山》在写出了千回百转的愁情。“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三更梦醒,寒蛩凄切。起身披衣,推门出去,在门前台阶上走走停停。这冷冷的秋夜啊,我该如何度过?“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这样的孤独失落,只有真正经历的人,才明白几分。可是,那些刺骨的悲痛,常常显得风淡云清,你说虫鸣悲凉,怎不知是自己悲凉?这样的移情,诗人们发挥得淋漓尽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类的诗文,在诗词集里多得不胜枚举。
可是啊,我的耳朵欺骗了我吗?昨晚的黄昏,我奔跑的那条路上,一边是山林,一边是河流。路的两边有着高大的银杏树,银杏的叶子开始微黄。有车经过,有人跑过,这些都不是主旋律,主旋律是虫子的奏鸣曲。不知多少只虫子聚集在道旁歌唱,声音那么活跃,那么欢喜,真让人不由得心生喜悦。就这么奔跑着,为了多听一段虫鸣,感受那生命的欢腾,我多跑了三五公里。虫子们的世界,真是海阔天空,你听那声音就能明了。虽然已是夜里九点,但那声音,让我真正切切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明亮。
可是,虫子为什么要在夜里叫呢?它们为什么不眠不休呢?它们热烈的叫声在传递着什么呢?它们白天都在哪里?白天会不会也在歌唱,只是我听不到呢?带着一连串的疑惑,跑回了家。在心里种下一个念头,要早起,看看清晨的虫子是否还欢乐地鸣叫着。
同样的一条路,清晨和夜晚却有了极大的变化。那一路的虫鸣,完全变了模样。零零落落的几声鸣叫,却带着几分惆怅的凉意,更多是鸟儿在散漫地叫着。
因为好奇,我百度了“秋虫为什么在夜里叫”。原来所有鸣叫的昆虫都是雄性的,所有昆虫的鸣叫都是在秋天,它们的鸣叫是在求偶。
看着这样的答案,我差点笑出了声。难怪夜晚的虫鸣那么欢乐呢!那是雄性的虫子通过声音,来吸引异性。这么一想,夜晚该是一个多么神奇而热闹的世界啊?所有的雄性秋虫都在歌唱着,一只只磁性的虫子在聆听着。它以自己的耳朵判断着自己心仪的人,然后它会沿着那条声音的路线,向着那隐秘而曲折的地方循去,只要走到那里,便永不分离。这么一想,那些在天明时分还在鸣叫的虫子,多么孤单失落啊,它们是一群没有家的光棍儿,妄图通过嘶哑的声音来博得一份爱的降临。
想起了南方三月三唱山歌的旧俗,在某种程度上,人和万物,多么相似。生命与生命,不管是卑微还是高贵,原是可以互相提示的。当它让你看见它的颜色和姿态,或者释放出一缕味道来,那就是暗示你了,你的心思它知道了,那么就可以互相慰藉了。那些虫子,在月夜里声声歌唱,哪怕繁华落尽,却余音不绝。这么一想,不由莞尔一笑,在有秋月的夜里,去听听虫子的情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