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精神脱贫提振精气神
文章字数:854
“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失去与贫穷抗争的信心……”10月22日,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2018年脱贫户刘宏在“农民课堂”讲起自己的脱贫故事,感染了现场的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
扶贫扶志“农民课堂”是商洛市精神脱贫的创新探索。今年年初,商洛市委宣传部在总结深化“四扶五风六化”主题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目标导向添举措,精准提出了精神脱贫“七个大提升”,着力在政策宣讲、技术培训、扶贫超市、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文化惠民、统筹宣传等7个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激发持续动能,让贫困群众在精神层面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治心。商洛市创新“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模式,组建扶贫扶志宣讲演出小分队9个,深入基层宣讲演出400多场次,使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逐渐提升。
挣钱靠技能,有技能才能早脱贫。柞水县自2018年起,设置860个生态护林员岗位,对每名护林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林果科管技术,有的还掌握了养蜂、育苗、袋料木耳种植、袋料香菇种植、水杂果树修剪和管理等多门技术,成为本村组林业科技方面领头兵。
“柞水县推行生态护林员学好一门技术、育好一亩经济林、收入力争破一万的‘三个一’措施,护林员家庭有望年内全部脱贫。”柞水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商洛市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扎实开展技术培训大提升,着力解决扶技问题,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全市开展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培训4989人次,为2万多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商洛市把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作为精神脱贫的切入点,突出精神重塑,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和移风易俗大提升,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今年预脱贫村中40%的贫困村将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
爱心积分创收益,物质精神双激励。商洛市在今年预脱贫村全面推行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模式,建立扶贫超市,搭建产销平台,实施爱心积分兑换。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贫困村均建立了扶贫超市,已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5000多万元。(原载2019年11月8日《陕西日报》第七版)
扶贫扶志“农民课堂”是商洛市精神脱贫的创新探索。今年年初,商洛市委宣传部在总结深化“四扶五风六化”主题行动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目标导向添举措,精准提出了精神脱贫“七个大提升”,着力在政策宣讲、技术培训、扶贫超市、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文化惠民、统筹宣传等7个方面,下足“绣花功夫”,激发持续动能,让贫困群众在精神层面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治心。商洛市创新“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故事”模式,组建扶贫扶志宣讲演出小分队9个,深入基层宣讲演出400多场次,使贫困群众自主脱贫意识逐渐提升。
挣钱靠技能,有技能才能早脱贫。柞水县自2018年起,设置860个生态护林员岗位,对每名护林员进行技术培训,使他们都掌握了一门以上的林果科管技术,有的还掌握了养蜂、育苗、袋料木耳种植、袋料香菇种植、水杂果树修剪和管理等多门技术,成为本村组林业科技方面领头兵。
“柞水县推行生态护林员学好一门技术、育好一亩经济林、收入力争破一万的‘三个一’措施,护林员家庭有望年内全部脱贫。”柞水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以来,商洛市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扎实开展技术培训大提升,着力解决扶技问题,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创业、增收脱贫。截至目前,全市开展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培训4989人次,为2万多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商洛市把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创建作为精神脱贫的切入点,突出精神重塑,扎实开展文化惠民和移风易俗大提升,丰富精神文化产品,今年预脱贫村中40%的贫困村将创建为县级以上文明村。
爱心积分创收益,物质精神双激励。商洛市在今年预脱贫村全面推行以购代捐消费扶贫模式,建立扶贫超市,搭建产销平台,实施爱心积分兑换。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贫困村均建立了扶贫超市,已累计销售各类农产品5000多万元。(原载2019年11月8日《陕西日报》第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