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文章字数:1703
本报讯(记者柯岩)11月20日,我市召开“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我市自2018年以来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8年下半年,由市委书记陈俊点题,市委组织部策划实施,对以往党建品牌进行优化整合,在全市部署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堡垒强基、头雁培育、先锋引领、聚力攻坚”四大行动,力争通过3至5年建设,努力达到镇办没有后进班子、村没有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体经济没有“空壳村”、党员没有贫困户;强化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对脱贫攻坚战的领导、强化党员干部“双带”能力、强化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
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市委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扎实推进落实,先后召开部署动员会、现场推进会进行部署,建立清单管理、动态研判等6项机制进行推进,抓现场观摩、考核激励、暗访督导,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级党委抓党建促脱贫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党组织脱贫攻坚引领力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素质进一步优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聚力攻坚合力进一步形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堡垒强基,增强脱贫攻坚“组织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扎实开展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村两委班子抓党建促脱贫的政治自觉不断增强。简便务实推进标准化建设,突出班子运行、作用发挥等软件建设,实行村活动场所室内外布置硬件建设“瘦身减负”,标准化达标村占总数的71.2%,市级示范村占19.8%。聚焦黑恶宗族势力干扰、信访矛盾突出、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等“3个问题、5类村”,推行精准识别、精准指导、精准施策、精准督促、精准验收“五步工作法”,全市研判确定128个软弱涣散整顿村,占村总数的11.5%,整顿提升41个。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丹凤县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制定集体经济资金风险管理、再分配、村干部兼职取酬等办法,目前,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占到95.3%,其中收入30万元以上的占10.1%。
头雁培育,配强脱贫攻坚“引路人”。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动态优化调整、任职备案,全市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对1.03万名村干部进行联审,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有前科劣迹村干部97人。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市“一肩挑”的村达到999个,从换届时的3.8%提高到现在的89.6%。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商洛电大、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实施村两委干部大专学历在职教育510人。以“四支队伍”为重点,举办市级示范培训班次10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在南京市委党校、礼泉白村、商洛市委党校等培训村干部2900人次,县、镇送教上门兜底培训2.7万人次。实施贫困村“雏雁工程”,每村安排1名党员发展计划指标,配备后备力量3至5人。
先锋引领,培育脱贫攻坚“先锋队”。各县区通过财政投入、党费支持、党员捐助、社会资助等途径,建立党员创业带富基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得到提升,全市培养“双带”型农村党员9849名,兼任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412名。扎实推进“承诺践诺积分评议”一体化教育管理,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全市共有3.64万名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深化“党员+”融合教育和“四扶五风六化”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实行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奖评激励,引领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践行时代文明新风。
聚力攻坚,提高脱贫攻坚“聚合力”。管实用好“四支队伍”力量,中、省、市、县、镇共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4803名,实行项目、资金、责任三捆绑,不脱贫不脱钩。持续深化“人才服务团”助推脱贫攻坚模式,市、县区共组建人才服务团62支,带动4.3万名专业人才投身产业扶贫,帮助6.95万户、21.78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对接争取项目67个。大幅提高脱贫攻坚考核权重,将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考核分值权重提高到500‰,其他贫困县提高到400‰,摘帽县提高到300‰,树立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局的鲜明导向。用好“宁商帮扶”“三大帮扶体系”“万企帮万村”等力量,开展“凝聚非公力量,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各方合力不断增强。
2018年下半年,由市委书记陈俊点题,市委组织部策划实施,对以往党建品牌进行优化整合,在全市部署开展“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实施“堡垒强基、头雁培育、先锋引领、聚力攻坚”四大行动,力争通过3至5年建设,努力达到镇办没有后进班子、村没有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体经济没有“空壳村”、党员没有贫困户;强化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强化对脱贫攻坚战的领导、强化党员干部“双带”能力、强化群众不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目标。
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市委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扎实推进落实,先后召开部署动员会、现场推进会进行部署,建立清单管理、动态研判等6项机制进行推进,抓现场观摩、考核激励、暗访督导,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各级党委抓党建促脱贫主体责任进一步夯实,党组织脱贫攻坚引领力进一步增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素质进一步优化,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聚力攻坚合力进一步形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保证。
堡垒强基,增强脱贫攻坚“组织力”。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扎实开展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村两委班子抓党建促脱贫的政治自觉不断增强。简便务实推进标准化建设,突出班子运行、作用发挥等软件建设,实行村活动场所室内外布置硬件建设“瘦身减负”,标准化达标村占总数的71.2%,市级示范村占19.8%。聚焦黑恶宗族势力干扰、信访矛盾突出、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等“3个问题、5类村”,推行精准识别、精准指导、精准施策、精准督促、精准验收“五步工作法”,全市研判确定128个软弱涣散整顿村,占村总数的11.5%,整顿提升41个。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丹凤县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制定集体经济资金风险管理、再分配、村干部兼职取酬等办法,目前,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占到95.3%,其中收入30万元以上的占10.1%。
头雁培育,配强脱贫攻坚“引路人”。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动态优化调整、任职备案,全市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对1.03万名村干部进行联审,清理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涉黑涉恶等有前科劣迹村干部97人。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全市“一肩挑”的村达到999个,从换届时的3.8%提高到现在的89.6%。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依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商洛电大、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资源,实施村两委干部大专学历在职教育510人。以“四支队伍”为重点,举办市级示范培训班次10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在南京市委党校、礼泉白村、商洛市委党校等培训村干部2900人次,县、镇送教上门兜底培训2.7万人次。实施贫困村“雏雁工程”,每村安排1名党员发展计划指标,配备后备力量3至5人。
先锋引领,培育脱贫攻坚“先锋队”。各县区通过财政投入、党费支持、党员捐助、社会资助等途径,建立党员创业带富基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能力得到提升,全市培养“双带”型农村党员9849名,兼任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412名。扎实推进“承诺践诺积分评议”一体化教育管理,推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全市共有3.64万名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深化“党员+”融合教育和“四扶五风六化”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实行支部牵头、党员带头、奖评激励,引领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参与农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践行时代文明新风。
聚力攻坚,提高脱贫攻坚“聚合力”。管实用好“四支队伍”力量,中、省、市、县、镇共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4803名,实行项目、资金、责任三捆绑,不脱贫不脱钩。持续深化“人才服务团”助推脱贫攻坚模式,市、县区共组建人才服务团62支,带动4.3万名专业人才投身产业扶贫,帮助6.95万户、21.78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对接争取项目67个。大幅提高脱贫攻坚考核权重,将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考核分值权重提高到500‰,其他贫困县提高到400‰,摘帽县提高到300‰,树立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局的鲜明导向。用好“宁商帮扶”“三大帮扶体系”“万企帮万村”等力量,开展“凝聚非公力量,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各方合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