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丹江,不止是一条河流
——读李育善《走过丹江》有感
文章字数:1862
  丹江,商洛人民的母亲河,一路奔忙,不是流去大海,而是奔赴祖国的心脏——一江清水供京津的热情。
  商洛人对它知之不多,如普通人并不熟悉自己的肝胆脾胃。李育善历时三年,从丹江源头到丹江口水库,走访超过五百人,用文字给它做了件嫁衣裳。不是华美盛装,而是一件蓝领工服,色彩和款式不咋时尚,却彰显着技术元素,穿上它,就得有工程师的规范模样。
  《走过丹江》是挑读者的:其一得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其二得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因为它不是普通游记,而以史料见长,读起来有点费力,仔细读完,感觉干货较多,受益匪浅。它像历史老人在诉说百年沧桑,又像是母亲的教诲涓涓流淌。
  让我树立商洛文化自信的不是贾平凹、不是陈彦,也不是方英文,而是李育善。2007年冬天,我们一家五口去开园不久的深圳东部华侨城旅游,美景吸引一家老小兴奋不已。回来遍阅网络有关游记,最有价值的一篇竟是出自李育善之手。客居异乡,前沿一片新辟的旅游疆土,商洛乡党最先插上了文字的旗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读过《惊蛰之后》,领教过李育善的文学功底,听说他在写有关丹江的长散文,殷殷期待。自从做了水利工程检测工作,便对河流和水利设施滋生情感,有关人和事莫名亲近几分,甚而有抢本毛边书先睹为快的冲动。
  一直想了解丹江水运情况,载重多少?货物都有啥?船工几人?什么时候停运的?为什么停运?今后加强河道治理,还能行船吗?诸多疑问书中都能找到答案。上水船拉五六千斤,下水船拉上万斤,船上九个人,六个拉纤的,两个划船的,一个船老大。装的有当地的橡子、鸡蛋、栲树皮、木耳等,外地的食盐、煤油、布匹等。船工穿草鞋,或者光脚,草鞋三两天就烂了,船工十分辛苦,一天挣十二分工,一月挣三十块,比乡长工资多。陇海铁路通车,货运转移,加之水位下降,淤泥壅阻,20世纪70年代有了公路,彻底停运。以后即使丹江河水位高涨,再也不会行船了,因为环保,因为一座又一座的桥,也因为成本。
  仙娥湖是商洛小桂林,拿得出手的风景,工作原因,常常称它二龙山水库,和隔壁的南秦水库,贾平凹工作过的苗沟水库,以及县委书记周述武和群众同吃同劳动过的瘐岭水库,都以历史的丰碑载入商洛水利工程史册。见惯现代工程机械的威猛,常常想象那些修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庞大建筑,人海战役是怎么打的?李育善走访了多位当年的建设者,口述实录,以文字的方式描绘给读者。
  书中一个细节不经意泄露了作家的悲悯情怀:修建瘐岭水库牺牲了三十二名民工,鲜活的生命换成了冰冷的文字刻进纪念碑,面对一串串名字,他们深情鞠躬。
  该书是一部商洛水利小史记,如果说刘西友、张淑珍、贾平凹、京夫是长在丹江沿岸的大树的话,那么黑龙口的豆腐世家余惠民,把中药材卖到韩国和日本的王山底村民老董,以“土门公社”引人注目的新型农民鄢小珍,船老大程端阳,商南县林业检查站站长杜献安,可载入商洛水利工作史册的湖南籍专家黄华忻等等,他们都在以树的姿态撑起一片森林。还有数百个写到姓名的群众,仿如一朵花、一株草,同被作家用心拣起,装进历史的容器中。
  刘西有带领光棍团队走几十里山路背回矿石,再用换工方式把矿石打成12把虎牙镢头,其意义不仅是用双手垒出千亩梯田,解决了一方群众的温饱,而是其听党话,一心为民的优秀品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国精神。
  张淑珍,应该称她农业科学家,一生执着为茶,她的事迹值得每一个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人们,戒掉急功近利的浮躁,潜心精进专业,成为其领域的真正行家。“党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来了,就得做点事儿。”“茶叶能北移,也是气候变暖,老天爷帮的忙么。”她的话和人一样质朴,不争利,不邀功。
  从商州到丹江口一路走来,风土人情,历史典故,物产风貌,内容多而杂,感觉如同面对一大片麦田需要抽取十几穗代表性样品,如何取舍,是技术也是艺术。所见所闻,作者是旁观者也是亲历者,娓娓道来,一如方英文感言:作家就是时代的书记员,人民群众的大秘书。
  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走访对象年长者居多,一则说明农村现在年轻人少,留不住,再则说明陈年旧事,年轻人没有经过,知之甚少。若干年后,回头再看这些方言土语,忍不住感叹:噢,古人说话是那样子的,那个字是那样用的,算是意义。
  丹江源头有两处,一处是公认的黑龙口老秦岭处,还有一处在马角,马角原是一个乡,现在并到腰市镇。两个源头呈“丫”字状在蒲峪河交汇。作者寻访了马角源头,且去了京夫的故居,但书中却忽略了这一源头的提法,写京夫的文字较少,有点遗憾。
  黑龙口、两岔河、沙河子、夜村、棣花、龙驹寨、竹林关、武关、清油河、白浪,紫荆关,丹江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景致,不同的故事,欲知其详,请读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