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台
文章字数:1857
我的家在农村,习惯把做饭的地方叫灶台。因为父亲会搭灶台,母亲做饭的灶台时隔几年会改进一次,母亲用起来会方便很多。记忆中,从土灶到水泥灶再到瓷砖灶,一次比一次先进,邻家见了也好生羡慕。
母亲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现在近70岁了。听母亲经常说,她小时候家里姊妹多、屋里穷,断断续续上了两个学期,认识不了几个字,至今只能写自己的名字。从记事起,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与灶台总是联系在一起,母亲在灶台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给人满满的温情回忆。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腿脚也不那么利索,一次下地干活一不小心便崴了脚,一直没有治疗彻底,围着灶台切菜、做饭一瘸一拐支撑着。母亲和父亲守在农村老家,因为父亲突发脑梗,母亲指望父亲分担的事少了,自己的担子却重了,灶台上的事更忙了,一日三餐母亲按时按点做好,担心父亲挨饿,想离开一段时间也没那么自由了,心里想着父亲还等着吃饭呢,灶台似乎成了母亲与父亲相互依偎、彼此照顾的纽带。
在我们姐弟三个小的时候,母亲做饭,总喜欢围着灶台,仰起稚嫩的脸庞问母亲:“妈,做啥好吃的。”那个年代粗茶淡饭是家常便饭,偶尔做顿白米细面、吃上一次肉,高兴地帮前帮后,抱柴添灶,把灶台的火烧得通红,盼着锅里的饭早点到嘴。母亲看出孩子们的心思,时不时揭开锅盖,用筷子戳起一小块快要煮好的素肉送到孩子们的嘴里;有时先盛起小碗米饭,让孩子们坐在灶台后面先吃上一口。孩提时代,家家条件差,灶台意味着美味佳肴,成了童年最美好的回忆,那里成了母亲与孩子们最质朴的情感港湾。
我们姐弟上学的时候,是母亲在灶台最忙的时候,无论春夏秋冬,一日三餐,母亲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夏季麦子黄了,细粮接上了,母亲会早早地到磨坊磨成细面,犒劳一家老小。记得还在小学六年级,学校离家不远,很少到学校的母亲,一次突然到学校找我,远远看见母亲站在学校操场边,一只手里端着一个手帕,鼓鼓的,另一只手里拎着一个罐头瓶,那时的我只有十二岁,懵懵懂懂,只顾接过母亲手中的东西,回到宿舍分享母亲的佳肴了。
到了住校就读的时候,也不例外,母亲都会在双休日早早忙碌起来,蒸上三笼馒头,家里只留几个,全部让我们带上去学校当作干粮,另外用油盐炒上一大锅酸菜,每人装上一大塑料瓶或者几个大罐头瓶,用手按了又按,压了又压,生怕我们在校住宿没菜吃。现在条件好了,农村腌菜的少了,但母亲还习惯象征性腌一点,因为母亲知道,她的孩子每次回去都说“妈腌的酸菜好吃。”在我们子女记忆里,深深烙印下的是“妈妈的味道”。
记得那一年,父亲带着母亲去县城做手术,母亲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没有休养一天,早早回到农村老家,当天又在灶台忙碌起来,和了满满一盆面,炸了几锅油条,走了一二十里的路,给我们姐弟三人送到镇上学校。那时的我们似乎不太懂事,忘记问一句母亲的手术怎么样了。
除了照顾我们姐弟三个上学,因为父亲一直都在忙碌村组的事务,隔三岔五,村组的乡亲或到了饭点的来人,母亲都要留下来吃了饭、说完事再走。母亲一边忙着地里找菜,一边忙着和面擀面,一边忙着烧火一边忙着炒菜。那时的母亲还年轻,一切的忙碌都显得那么麻利,灶台成了母亲自己青春奋斗的记忆和舞台。
姐弟三个各自成立家庭后,母亲的灶台离孩子远了,但离不开的是对孩子的牵挂。每逢过年,我们都要回到母亲身边,回到小时熟悉,长大后似乎有点陌生的农村老家。那里有家的感觉和年的氛围,这时的母亲更忙碌。从腊月开始,天天围着灶台转,忙着做过年家人和亲戚朋友拜年串门的吃食,炸麻花、杀年猪、磨魔芋、煮肉、做豆腐、蒸红薯圆子,一件接着一件,一天接着一天。母亲的灶台越到年根,忙碌的时间更长,灶台的炊烟连绵不断。时代变迁,节奏加快,现在的年味淡了,农村的年味也慢慢淡了,母亲的灶台还在忙碌着,因为还在等着自己的孩子回来。母亲,年纪大了,围着灶台转的精力有限了,作为子女也不愿意看到母亲一年365天离不开灶台,过时过节接到城里,让母亲坐下来歇歇腿脚,但是母亲忙碌的时间更早更累了,早都把吃喝备好了,分成三等份,带到城里。
现在,我们姐弟三个都在忙着各自的家庭和事业,偶尔回家总会又一次看到母亲围着灶台忙碌的身影。早上,母亲照样起得很早做早饭,中午和晚上时间还没到,母亲便早早忙碌起来,准备饭菜。母亲说:“你们回来了,我高兴,不累。”为了让灶台上的食料多几分生机和色彩,母亲年纪大了,还不忘辛劳,房前屋后,能开发的地方,都种上四季菜,红的绿的,长的短的,各式各样,尤其是到了夏季更是丰富,每次回家母亲都让带得很多。
母亲的灶台是忙碌的,温情的。愿天下母亲快乐永平安!(战无炎)
母亲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现在近70岁了。听母亲经常说,她小时候家里姊妹多、屋里穷,断断续续上了两个学期,认识不了几个字,至今只能写自己的名字。从记事起,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与灶台总是联系在一起,母亲在灶台的身影,始终挥之不去,给人满满的温情回忆。
母亲年纪大了,身体不如从前,腿脚也不那么利索,一次下地干活一不小心便崴了脚,一直没有治疗彻底,围着灶台切菜、做饭一瘸一拐支撑着。母亲和父亲守在农村老家,因为父亲突发脑梗,母亲指望父亲分担的事少了,自己的担子却重了,灶台上的事更忙了,一日三餐母亲按时按点做好,担心父亲挨饿,想离开一段时间也没那么自由了,心里想着父亲还等着吃饭呢,灶台似乎成了母亲与父亲相互依偎、彼此照顾的纽带。
在我们姐弟三个小的时候,母亲做饭,总喜欢围着灶台,仰起稚嫩的脸庞问母亲:“妈,做啥好吃的。”那个年代粗茶淡饭是家常便饭,偶尔做顿白米细面、吃上一次肉,高兴地帮前帮后,抱柴添灶,把灶台的火烧得通红,盼着锅里的饭早点到嘴。母亲看出孩子们的心思,时不时揭开锅盖,用筷子戳起一小块快要煮好的素肉送到孩子们的嘴里;有时先盛起小碗米饭,让孩子们坐在灶台后面先吃上一口。孩提时代,家家条件差,灶台意味着美味佳肴,成了童年最美好的回忆,那里成了母亲与孩子们最质朴的情感港湾。
我们姐弟上学的时候,是母亲在灶台最忙的时候,无论春夏秋冬,一日三餐,母亲起早贪黑忙个不停。夏季麦子黄了,细粮接上了,母亲会早早地到磨坊磨成细面,犒劳一家老小。记得还在小学六年级,学校离家不远,很少到学校的母亲,一次突然到学校找我,远远看见母亲站在学校操场边,一只手里端着一个手帕,鼓鼓的,另一只手里拎着一个罐头瓶,那时的我只有十二岁,懵懵懂懂,只顾接过母亲手中的东西,回到宿舍分享母亲的佳肴了。
到了住校就读的时候,也不例外,母亲都会在双休日早早忙碌起来,蒸上三笼馒头,家里只留几个,全部让我们带上去学校当作干粮,另外用油盐炒上一大锅酸菜,每人装上一大塑料瓶或者几个大罐头瓶,用手按了又按,压了又压,生怕我们在校住宿没菜吃。现在条件好了,农村腌菜的少了,但母亲还习惯象征性腌一点,因为母亲知道,她的孩子每次回去都说“妈腌的酸菜好吃。”在我们子女记忆里,深深烙印下的是“妈妈的味道”。
记得那一年,父亲带着母亲去县城做手术,母亲做完手术还在恢复期,没有休养一天,早早回到农村老家,当天又在灶台忙碌起来,和了满满一盆面,炸了几锅油条,走了一二十里的路,给我们姐弟三人送到镇上学校。那时的我们似乎不太懂事,忘记问一句母亲的手术怎么样了。
除了照顾我们姐弟三个上学,因为父亲一直都在忙碌村组的事务,隔三岔五,村组的乡亲或到了饭点的来人,母亲都要留下来吃了饭、说完事再走。母亲一边忙着地里找菜,一边忙着和面擀面,一边忙着烧火一边忙着炒菜。那时的母亲还年轻,一切的忙碌都显得那么麻利,灶台成了母亲自己青春奋斗的记忆和舞台。
姐弟三个各自成立家庭后,母亲的灶台离孩子远了,但离不开的是对孩子的牵挂。每逢过年,我们都要回到母亲身边,回到小时熟悉,长大后似乎有点陌生的农村老家。那里有家的感觉和年的氛围,这时的母亲更忙碌。从腊月开始,天天围着灶台转,忙着做过年家人和亲戚朋友拜年串门的吃食,炸麻花、杀年猪、磨魔芋、煮肉、做豆腐、蒸红薯圆子,一件接着一件,一天接着一天。母亲的灶台越到年根,忙碌的时间更长,灶台的炊烟连绵不断。时代变迁,节奏加快,现在的年味淡了,农村的年味也慢慢淡了,母亲的灶台还在忙碌着,因为还在等着自己的孩子回来。母亲,年纪大了,围着灶台转的精力有限了,作为子女也不愿意看到母亲一年365天离不开灶台,过时过节接到城里,让母亲坐下来歇歇腿脚,但是母亲忙碌的时间更早更累了,早都把吃喝备好了,分成三等份,带到城里。
现在,我们姐弟三个都在忙着各自的家庭和事业,偶尔回家总会又一次看到母亲围着灶台忙碌的身影。早上,母亲照样起得很早做早饭,中午和晚上时间还没到,母亲便早早忙碌起来,准备饭菜。母亲说:“你们回来了,我高兴,不累。”为了让灶台上的食料多几分生机和色彩,母亲年纪大了,还不忘辛劳,房前屋后,能开发的地方,都种上四季菜,红的绿的,长的短的,各式各样,尤其是到了夏季更是丰富,每次回家母亲都让带得很多。
母亲的灶台是忙碌的,温情的。愿天下母亲快乐永平安!(战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