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1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应让农村孩子远离手机游戏
文章字数:1079
  编辑同志:
  最近笔者到部分农村学校走访,发现农村孩子普遍迷恋刷快手、玩抖音,有的还玩得很“溜”,以前玩水、爬树、捏泥巴这些传统玩法已经淡出了孩子们的记忆。据有关部门调查,农村孩子玩手机游戏的时间高于城市孩子,过早迷恋手机游戏引起的近视眼高发、身体变差、精神颓废、孤独自闭和价值观混乱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之孩子们对手机游戏的自控能力差,行为失范,价值观、审美观走偏,不能不引起注意。笔者呼吁,让农村孩子远离手机游戏应引起相关部门人员的高度重视。
  当今的电子产品十分普及,农村小学至少有三成的学生拿手机,尽管学校禁止学生玩手机,但到周五一放学,孩子们迫不及待如饥似渴地玩手机。玩手机游戏让学生的作息时间不规律,夜间、被窝偷玩,休息时间减少,身体素质变差。据中国儿童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8月公布的《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19)》显示,农村孩子的视力不良上升速度高于城市孩子,孩子平均每天玩手机游戏时间是108.18分钟,城市孩子是88.40分钟。手机游戏过度进入孩子的生活圈,让农村孩子少了“野性”,变成“宅孩子”,长期与冰冷、缺少感情的产品为伍,使他们在虚拟世界呼风唤雨、自信满满,而在现实生活中到处碰壁、信心平平。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电子产品走进生活是社会发展潮流,任何人无法抵制,但我们不能消极抵制。农村学校缺乏丰富的兴趣班、夏令营之类的项目,孩子课后活动匮乏、生活单调,只能在游戏中寻找快乐,“不玩手机玩啥”成为农村孩子的口头禅。大部分孩子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缺乏安全感,孤独感强烈,孩子在电子世界寻求慰藉。学校监管乏力,各学校都制定了不准带手机进教室的制度,但走出学校孩子就“天马行空”的自由。城市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手机游戏的危害,而农村孩子家长的认识没有跟上,一些家长用手机“哄孩子”是普遍做法,大人们玩手机也感染了孩子,有的家长把玩游戏作为奖励,助长了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是孩子第一老师,言传身教很重要,以身作则,家长要在孩子面前少玩手机,尽可能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做到位的情感投入。政府要在农村学校加大投资力度,增加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和趣味户外运动设施,满足顺应孩子先天好玩的天性,增强体质锻炼,避免对手机游戏的过度依恋。学校要在素质上开拓思路,拓展丰富课余生活,发掘、培养学生的兴趣点,转移对手机的注意力。我们要把正确使用手机作为缩短知识链接、缩小城乡学生教育资源距离的抓手。同时,也要正确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学校建立安全使用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环境,让孩子在上网环境里自主查阅资料,享受互联网带来快捷便利的享受。
 读者 张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