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薯成金的致富带头人
文章字数:1169
在洛南县三要镇,提起手工粉条,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赵新锁。30多年来,他立足当地资源,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为叶河手工粉条的发展壮大费尽心力,用他的执着与智慧为乡亲铺就了一条致富路。赵新锁今年54岁,中共党员,现担任洛南县三要镇叶河村文书、洛南县叶子河手工粉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该合作社于2017年4月成立,位于叶河村河口组的洛河之滨,现拥有社员135人,其中贫困户55户95人。合作社运营以来,有力地推进了叶河村脱贫攻坚工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叶河村手工红薯粉条加工实现了从小农模式到现代化企业加工的历史跨越,使这一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一个冬日的午后,笔者驱车赶往叶河村,刚到村委会,就遇见了赵新锁,说明来意后,朴实憨厚的赵新锁陷入了回忆。他说,叶河村光照充分,以红壤黏性土为主,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当地红薯淀粉含量高,生产出来的粉条光泽透亮、柔韧性好、劲道爽滑,素有“天然鱼翅”之美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叶河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叶河的手工粉条只是各家各户小打小闹,自给自足,少量产品馈赠亲友,手工粉条生产一直滞留在小农经济运行模式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中毕业的赵新锁回到家乡,看到家乡手工粉条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他从引进改良红薯品质入手,先后引进徐薯21、徐薯22等新品种,远赴江苏、河南等地参观学习,在借鉴外地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选地、育苗、起垄、移栽、管理、收获、加工、销售等环节入手,严把技术和质量关。1988年秋,他种植的15亩红薯,亩产达2000公斤,产值达1000元。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叶河村和周边群众掀起种植红薯热潮,手工红薯粉条加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赵新锁把目光聚焦到手工粉条产业发展上来。2017年4月,洛南县应急管理局入驻叶河村后,第一书记刘涛和驻村工作队员入户走访、座谈,进一步和村组干部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红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刘涛和村干部先后赴武汉、南阳等地考察粉条加工设备,洛南县应急局投资50多万元、县农业农村局给予项目扶持资金19万元,在叶河村河口组建起粉条加工厂。厂子占地3500平方米,包括加工车间、冷库、沉淀池等。同时,成立起洛南县叶子河手工粉条专业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济,统一运营,把贫困户吸纳进合作社,年终分红。合作社运行以来,2017年销售粉条10吨,实现产值2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500元;2018年销售粉条20吨,产值达4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1000元,产品远销福建、江苏、山东、四川、云南等地,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如今,每到红薯粉条加工时节,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井然有序地各自在流水线上忙碌着,这个集传统手工工艺和现代化技术为一体的企业把叶河村手工粉条推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青山隐隐,洛水东流。赵新锁这个朴实、刚毅的汉子,借助手工粉条,为乡亲们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宋瑞林 郭夏季)
一个冬日的午后,笔者驱车赶往叶河村,刚到村委会,就遇见了赵新锁,说明来意后,朴实憨厚的赵新锁陷入了回忆。他说,叶河村光照充分,以红壤黏性土为主,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当地红薯淀粉含量高,生产出来的粉条光泽透亮、柔韧性好、劲道爽滑,素有“天然鱼翅”之美称。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叶河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叶河的手工粉条只是各家各户小打小闹,自给自足,少量产品馈赠亲友,手工粉条生产一直滞留在小农经济运行模式上。
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中毕业的赵新锁回到家乡,看到家乡手工粉条的发展潜力和前景,他从引进改良红薯品质入手,先后引进徐薯21、徐薯22等新品种,远赴江苏、河南等地参观学习,在借鉴外地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从选地、育苗、起垄、移栽、管理、收获、加工、销售等环节入手,严把技术和质量关。1988年秋,他种植的15亩红薯,亩产达2000公斤,产值达1000元。
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叶河村和周边群众掀起种植红薯热潮,手工红薯粉条加工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赵新锁把目光聚焦到手工粉条产业发展上来。2017年4月,洛南县应急管理局入驻叶河村后,第一书记刘涛和驻村工作队员入户走访、座谈,进一步和村组干部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红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刘涛和村干部先后赴武汉、南阳等地考察粉条加工设备,洛南县应急局投资50多万元、县农业农村局给予项目扶持资金19万元,在叶河村河口组建起粉条加工厂。厂子占地3500平方米,包括加工车间、冷库、沉淀池等。同时,成立起洛南县叶子河手工粉条专业合作社,作为村集体经济,统一运营,把贫困户吸纳进合作社,年终分红。合作社运行以来,2017年销售粉条10吨,实现产值2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500元;2018年销售粉条20吨,产值达4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1000元,产品远销福建、江苏、山东、四川、云南等地,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主导产业。
如今,每到红薯粉条加工时节,厂房里机器轰鸣,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井然有序地各自在流水线上忙碌着,这个集传统手工工艺和现代化技术为一体的企业把叶河村手工粉条推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青山隐隐,洛水东流。赵新锁这个朴实、刚毅的汉子,借助手工粉条,为乡亲们铺就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宋瑞林 郭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