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新春走基层·决胜脱贫看商洛
凝心聚力铲穷根
——脱贫攻坚的柞水模式
文章字数:3559
   
  本报记者 刘婷 谢非
  似水流年,白驹过隙。经过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柞水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木耳大棚整齐排列,一片片景区逐步开发,一栋栋民宿拔地而起,一条条产业链不断完善,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了,包扶干部的笑脸多起来了,全县奔小康的精气神更足了。
  近年来,柞水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务实管用的脱贫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柞水特色的新路子,促使全县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44.04%降至0.91%,整县摘帽各项指标全面达标,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果。
  “两借两还”实现互利共赢
  清晨,天刚刚露出鱼肚白,曹坪镇马房湾村贫困户邹定江就赶忙起床,将晾晒好的木耳装袋。邹定江家庭拖累重,曾经欠账20多万元,他听说村上实行“两借两还”政策,可以借菌棒、借大棚发展产业,当机立断同村集体经济柞水县金湾湾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借了1个大棚,又借了2.5万袋菌棒种植木耳。2019年春季收获2100斤干耳,按照金湾湾公司和柞水县中博玉窑菌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的协议,按照每斤30元的协议价格收购,由中博玉窑公司扣除每斤借耳的20元成本,再由金湾湾公司扣除每斤两元的管理费,邹定江净挣了1.7万多元钱,加上各种补贴,仅春耳这一项,邹定江就挣了近4万元钱。秋耳正在运往库房,邹定江看着一朵朵、一簇簇的致富耳,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说:“今年秋耳产量稍微低点,估计也能挣三四万元钱,我担任村上的木耳管理员负责浇水,每个月挣500元,我还养了些猪,算下来,2019年毛收入有20多万元,摘了贫困帽了,我家的日子有盼头了。”
  柞水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644户42878人,很多贫困户发展产业缺技术、缺资金,有了产业又怕没销路,如何将这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绑在产业链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柞水县创新“两借两还”模式,将木耳作为脱贫攻坚主导产业,制定“1万亩土地、1亿袋规模、5千吨产量、3亿元产值”木耳产业“1153”计划,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县上成立4家国有企业,每家企业分别负责建设一条年产能力2000万袋的菌包生产基地,以成本价向全县木耳生产基地供应原材料,从生产端到回收端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招引多家非公企业,参与木耳袋料生产、冷链仓储、配套产品开发、包装营销等生产经营,激发整个产业的生机活力。针对部分贫困群众缺乏产业启动资金的难题,推行“借袋还耳”“借棚还耳”模式,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签订借贷合同,农户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借袋还耳”协议,村集体经济免费提供木耳菌袋,每季木耳采摘结束后,农户将成品耳上交村集体统一销售,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销售资金扣除借袋成本后返还贫困群众,贫困户无须资金就能参与木耳产业。全县800多户贫困群众通过“借袋还耳”栽植木耳400万袋,预计户均实现增收2000元,230户群众通过“借棚还耳”承包木耳大棚,预计户均增收5000元
  目前,柞水县木耳产业年栽植规模达7500万袋,年产干耳375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已有3138户贫困户稳定脱贫,黑木耳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耳朵”。
  四联模式促进旅游强县
  朱家湾村过去是个穷山沟,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近年来,村上对村落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规划设计,着力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养生、怡情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服务体系,现已成规模。村支书胡平志介绍:“从2010年到现在,村上实现了从农家乐到客栈到民宿的三级跳,依托牛背梁、终南山寨等景区,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旅游带动成效明显。”营盘镇秦丰村依托秦楚古道景区,带动村上35名贫困户就近务工,人均月收入2200元,村上年旅游综合收入7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2万元,村上带动群众以土地入股、本金入股、产业资金入股的方式联营,2019年带动166户分红3.75万元。
  柞水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自然环境优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将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效契合,找到全域旅游与脱贫攻坚的最大公约数,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关键。
  柞水以旅游业统筹引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全域联动、产业联接、景区联带、入股联营的全域旅游“四联”模式,走出了一条旅游脱贫、旅游富民、旅游强县的新路子。县上大力实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已有18个贫困村把乡村旅游确定为脱贫主导产业,就地解决就业人口近两万人,人均旅游收入1.74万元,带动500多户贫困家庭稳定脱贫。
  在景区开发过程中,优先支持贫困群众依托景区创业,已有86户贫困户依托景区开办了农家乐或商店,200多名贫困群众从事运输等涉游服务业。县上还根据丰富的土特产资源和传统手工艺,培育终南山寨、盘龙、老作坊、汇生源等旅游商品加工企业,开发传统手工艺品、中药保健品、民俗纪念品、绿色食品4大系列200多种旅游商品。同时,用足用活金融扶持政策,以县旅游公司、县扶投公司为融资主体,针对全县低保贫困户,由公司帮助每户贷款5万元至10万元入股经营,每年按照8%的固定收益率分红,目前已有820户贫困户入股联营享受红利。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分红,成立村集体组织和企业90多家,带动贫困户1600多户,按照资源资产占股比例分红,户均增收3000多元。
   教育扶贫携手扶智扶志
  教育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并最终实现贫困地区稳定而长久的脱贫。
  县上面对2332平方公里、人口居住极为分散的沟沟梁梁,想熟知每个孩子的入学状况,比较困难。经过调查研究,总结了一套“双线”工作法,即“线上”通过户籍基数比对扶贫、学籍、资助等系统数据,摸清学生的整体布局情况。“线下”逐校核查,走村入户逐人核实,组成9个工作队赴各地寻找县外就读儿童,建立完整档案,摸清孩子们最真实的就读情况,确保“一个不漏”。同时,开展送关怀、送社团、送方法、送资金的四大套餐活动,确保一个不失。2019年秋季,共有学生及幼儿2.4万名,其中6至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1.9万名,县内就读1.49万人,目前无一人辍学。
  精神上的贫困,往往比物质上的贫困更可怕。扶贫扶志,首先就要对准等靠要思想定点滴灌、靶向治疗,破解精神贫困与能力贫困,充分释放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柞水通过开展扶志“六大行动”,培育“六型农民”,最大限度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开展“教育引导”行动,培育“自强励志型”农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选拔优秀第一书记、专业技术人员、致富带头人等各类讲师,向农民宣讲政策法律、实用技术、致富经验。开展“规范约束”行动,培育“诚实守信型”农民,村村建立“红黑榜”,教育引导群众刹歪风、知荣辱、争先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培育“文明有礼型”农民,在原有村规民约的基础上增加移风易俗、精神文化脱贫,破除“等靠要”思想。开展“文明创评”行动,培育“崇德厚朴型”农民,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家风带民风,以民风带社风。开展“公益救助”行动,培育“互助友爱型”农民,依托“爱心超市”“孝德养老基金”“邻里互助行动”三大载体开展公益救助。开展司法保障行动,培育遵纪守法型农民,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培育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公民。
   党旗引领决胜脱贫攻坚
  小岭镇金米村的陈多秀今年65岁,是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2019年春季,她与3户贫困户向村集体经济借27万袋菌棒,联合发展产业,收入约8万元。秋季又借两个大棚3.36万袋菌棒种植木耳,雇佣20多贫困户在木耳基地务工,既富了自己的口袋,也带动了群众增收。
  柞水县共有基层党组织321个,党员7985人。发挥好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柞水县委以“党旗引领脱贫路”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强化村级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建立了“村党组织-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四级联动长效机制,实现了政策宣传、产业帮扶、就业创业、矛盾调处到户,架起了党群脱贫致富的“连心桥”。
  县上推行“党员中心户+贫困户”带富机制,在每村设立3至10个党员中心户,每户就近联系3至10名党员,每名党员联系6至10户贫困户,全县473名党员中心户带动7563户贫困户发展中长期产业。将全县3921名村级党员分为有能力、无能力两大类,有职、无职、流动、贫困、老弱5小类,鼓励有能力党员认领扶贫岗位、助力脱贫事业,全县473名党员中心户带动2432户贫困户发展木耳、中药材等中长期产业,已有122名党员致富带头人主动领办木耳基地830亩、带领发展农家乐250家,带动1575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以上。有25户党员中心户依托自身优势,自主创业,创办艾产品、绿色食品初加工、种植中药材、养殖等项目,将600多户贫困户纳入收购、管理、销售等产业链条上,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结合县劳务信息平台,有6户党员中心户发动组织1500多名群众赴新疆拾棉,向中铁一局推荐厨师、电焊工等40名有技术的群众到外地务工。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中,涌现出詹世意、孟涛等一批先进典型,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先锋模范和中流砥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