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山中品年味
文章字数:6628
章骥
柴锅卤肉
年越来越近,金丝峡人的厨房里最热闹。打扫完庭除,做好红薯糖,石磨豆腐已准备停当,是该让年味变得更加浓烈了。年猪肉在小大的精心腌制下,黄亮红润,散发着悠悠的清香。经过腌制、晾晒后的年猪肉,芳香独特,口感劲爽,食之难忘!
腊肉是湖北、四川、湖南、陕西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陕南,当地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腊肉在金丝峡人的餐桌上被做成烧肉、扣碗子、原汁原味的腊肉和烟熏肉,最大限度地满足着人们舌尖上的需求。
金丝峡人制作腊肉的传统由来已久。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年猪,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至15天后,用葛藤串挂起来,晾干水分,进行熏制。金丝峡里的人们选用柏树枝压着柴草火制造的浓烟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有的人家将腌制好的腊肉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利用烟火慢慢熏干。小河家家户户烧柴火灶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
过年期间,肉食是管够的。腊月二十五做完豆腐后的热酸浆水,被大姐很好地利用,将烟熏和未被熏制的腊肉放入热酸浆水中洗去灰尘,一块块腊肉颜色黄亮红润,诱人食欲。小大将灶栏里储满木柴,将锅洞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清水在柴火的作用下,逐渐沸腾起来,肉在沸水的作用下释放着肉香。撇去浮沫,放入生姜、大茴、八角、桂皮、草果、老抽,瞬间肉香和香料的香味在厨房里弥漫。香料逐渐浸入肉中,让猪肉更加芳香独特。
大姐根据猪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用途,把握着不同的卤煮时间。猪头肉、猪耳朵、猪肝,卤煮的时间最有讲究,筷子扎入有困难感时就要捞出,它们将成为“金丝十三花”里的压轴凉菜。做扣碗子的猪肉煮至六成熟起锅,等待进一步加工。其余用作小炒的猪肉,煮至八分熟起锅。猪大肠、猪肘子,需要文火慢煮,最后起锅。煮熟后的年猪肉,芳香异常,切一块有肥有瘦的五花肉放入口中,油水的荤腥、瘦肉的劲道,各种香料叠加出的浓香一起涌上舌尖,美在心头。
大姐卤制的猪头肉,劲爽弹牙,脆嫩可口,食之让人难以忘怀。猪头肉切盘,浇入红油,拌入焯烫后的小西芹,撒上白芝麻,淋上香醋,一盘凉拌猪头肉就上桌了。吃过这么多肉食,猪头肉能让人回味、留恋的,只是在金丝峡里。一份不登大雅之堂的猪头肉,加工得恰到好处,就是见过世面的大美食家也不得不为其口感惊叹!
六成熟的年猪肉,肉皮涂抹上蜂蜜,下油锅煎炸。待肉皮焦黄起锅,切成薄片,码入碗底,再堆放上红白萝卜条,放入笼屉蒸制。待五花肉变得软烂,起锅翻盘,一份份扣碗子就大功告成了。大姐是个心细的人,家里的老人牙口不好,一份扣碗子既传承了小河人的美味,又照顾了老人对肉食的独特要求。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入口即化,全无油腻感,是老人小孩的最爱!
卤好的猪肘子和猪后腿肉,在年夜饭和正月待客的宴席上将会成为最实在的美味。猪肘子皮软肉糯,放在笼屉里简单回蒸,出锅前撒上香菜、淋上香油,一份实惠、口感独特的清蒸红烧猪肘子就上桌了。女人们爱吃肘子皮,富含胶原蛋白,具有美容的功效。孩子和老人爱吃软糯的瘦肉,入口即化,肉香四溢绝不粘牙。猪后腿瘦肉多肥肉少,肥瘦相间,切成大小适中的肉疙瘩,放入瓦罐里煲煮,配上红白萝卜、豆腐果,一道味道绝佳,肉香、菜香、豆腐香融于一体的肉疙瘩汤就出锅了。上桌前撒入香菜、淋上香油,就着米饭或馒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猪耳朵凉拌、卤猪肝凉调、猪大肠干煸,年猪肉配合着各色菜蔬汇聚成小河人餐桌上的“金丝十三花”。烫上一壶苞谷酒,就上一口年猪肉,一年的辛劳此刻全被融化。
年味越来越浓,依稀能闻到年夜饭的香味了。赶快回家吧,在外漂泊的孩子。停下手头的繁忙,坐上回家的列车,回到年味浓郁的故乡,山中的“年”因为团聚而更加圆满!
花馃子
商南人过年,从腊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年迎神祭祖、正月走亲待客都少不了抓些茶食,以示对年节的重视。茶食里最精美、最具传承的就是花馃子。小河人把腊月二十九晚上炸制各类茶食叫炸锅子。
小河人在腊月二十九晚上炸锅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油锅里翻滚的油花会吓跑叫年的怪兽,炸锅子的香味会呼唤保佑家人平安的祖先一同回家过年。炸制花馃子的种类,有油条、麻花、红薯圆子、红薯馍、萝卜丝饼、馓子、苏鸡子、甜馃子、小酥肉等。这是一项系统繁复的工程,需要一家人提前准备、齐心协力。大姐在腊月二十八晚上发好面,为炸油条、麻花做准备。腊月二十九一早,大姐又在盆里加入五香佐料,打入新鲜鸭蛋,放入猪油,和好馓子粉。大姐夫则切好红白萝卜丝,加入豆腐丁,撒入五香粉、葱姜蒜,加面粉调酱,为做萝卜丝饼做好准备。小大则亲自下手,在面盆里打入新鲜鸭蛋,放入猪油,撒上白砂糖,为制作甜馃子做准备。各项准备停当,小大在柴锅里添上清水,将红心红薯放入锅内蒸煮,它将是制作红薯圆子、红薯馍的主要原料。大姐将新鲜五花肉切块,打入鸭蛋,裹上面浆,等待下锅炸制,在年夜饭和正月的宴席上,它是小酥肉的主要食材。各种食材准备停当后,再统一下锅炸制。
大姐早早地将馓子粉和成面疙瘩,再像擀面一样将面疙瘩擀成面皮,第一次折叠码放后,用刀将面皮切成宽窄适中的带状。再次将一根根面条子整齐码放,然后根据需要切成大小不等的面页。这时大姐会拿出剪刀,根据提前的规划在案板上雕琢着。有的剪上三下,握住一头从中间的缝里钻过,就变成了待炸的馓子;有的因势造型、巧妙变化,就变成了喜鹊;有的精心剪裁,剪切结合,一只只蝴蝶展翅欲飞。大人小孩齐动手,不一会簸箕里、筛子里都整齐地码放上了待炸的馓子、花馃子。
大姐在竹制的面板上抹上花生油,将发面切成大小适中的面疙瘩。仔细揉搓,精心地将它们搓成麻花剂子。大姐夫将红薯捏碎,加入白砂糖,适量加入面粉揉捏。一半被搓成圆子,一半搓成圆子后按压,变成了红薯馍。案板上此时渐渐变得丰富起来,年味一下子变得更加浓郁。
大姐在一盆发面里加入新鲜鸭蛋,撒入白砂糖,倒入适量的猪油提酥。然后将揉搓好的面疙瘩擀成厚薄适中的面皮子,像切面条一样将面皮变成加厚的面条,再将面条切段,甜果子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完成了。石磨豆腐搅碎,放入适量的红白萝卜碎、白菜碎,打入新鲜鸭蛋提鲜,随机抓捏成豆腐疙瘩,外层再裹上面粉,团成圆形,就变成了豆腐圆子,随机下锅油炸,就变成了酥鸡子。
一切准备停当,大姐在柴锅里倒上花生油,待油温适中,开始将带咸味的原材料下锅油炸。一根根麻花在油水中翻滚,变得金黄;一页页馓子在油锅中发生奇妙的变化,颜色金黄,口感酥脆;花馃子被大姐一个个仔细地放入滚油中迅速定型,变成了一朵朵花和可以拿在手中的喜鹊、蝴蝶;酥鸡子下油锅炸至金黄捞起,味道鲜美;豆腐圆子在油锅中炸至浮起捞出;就着锅边,将裹有面酱的萝卜丝贴成一个个薄饼,掺入锅中炸至金黄捞出,口感酥脆,回味无穷。孩子们禁不住诱惑,在祭完祖先后,爽快地吃了起来,酥脆的口感留在舌尖,过年的幸福流淌在心头。
甜味的食材最后下锅。甜果子被下入锅中,瞬间膨胀金黄起来。恰到好处地捞出,趁热撒上白砂糖,甜果子就大功告成了。红薯圆子、红薯馍待油温稍低下入锅中,待金黄捞出,趁热吃上一口,瞬间为红薯的软糯而惊讶!一块块裹有蛋液、面酱的五花肉下入油锅,瞬间肉香四溢,在未来的年夜饭中它将以年猪肉的另一种形式,给人舌尖上的惊喜!油温渐渐升高,大姐将石磨豆腐切成薄片,下锅煎炸,老嫩适中。配上香菜、陈年辣子酱,是小大的最爱。炸着、享用着,不知不觉间夜深了,人们的胃里也装进了各色花馃子,脸上是满满的幸福!
此刻的案板上,各种器具里都是炸制的花馃子,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味蕾。讲究的大姐,一点也不马虎,用筷子头沾上化成水的食用红、绿颜料,点在如花、如鹊、如蝶的花馃子上,瞬间造型各异的花馃子穿上了华丽的外衣,栩栩如生。红、绿在中国民间谐音“鸿”“禄”,寓意吉祥,为年节平添了一种喜庆。花馃子在祭祖的贡桌上、年夜饭的“金丝十三花”里、正月待客的果盘中,会是大人、小孩的最爱。
现在的小河人,过年已很少炸花馃子了,更少有人将花馃子如此这般地精心打扮。大姐和小大还在坚守着传统的制作工艺,传承着最古朴的年味!
花馍
金丝峡里的女娃从小就要在厨房里进行严格的训练,切、炒、烹、炸、蒸,每一项手艺都要经由母亲严格把关。这种长期的耳濡目染,让女孩们从一日三餐的制作里领悟其精妙,口耳相传,将一项项手艺练成绝活,将一种种味道铭刻在时间的沧桑里。二十一扫房子,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把肉煮,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越来越近了,大姐早早地发上面,清洗好笼屉,准备蒸上花馍,为山中美年增添一份祝福!
头天晚上,大姐就在盆里发好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金丝峡里的巧妇也有自己的绝招。大姐用温水和面,再用厚厚的棉被紧紧包裹面盆。两个电暖宝,稳稳地为发面提供着热量。第二天一大早,大姐轻轻地掀开被角,一股酵母菌的独有香味就偷偷溜了出来。满满的一大盆发面,几乎都要从盆里溢出。面粉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蜂窝状的物理结构,层次分明,也为成功蒸出一笼花馍埋下了伏笔。
金丝峡蒸花馍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农耕占据主导的年月,一笼花馍就可以写尽金丝峡先民们的生活百态。小河里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春节蒸馒头、花卷、面鱼、如意、金元宝;小孩抓周外婆家要送面制的羊、狗、鸡、猪、石榴、桃、虎、狮、鱼等;夏季小麦丰收后,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庆贺丰收;婴儿满月用面捏龙捏凤,捏狮塑虎,寓意“龙凤呈祥”“狮虎驱邪”;给老人祝寿要用面塑“大寿桃”祝寿。在艰苦的岁月,送礼、回礼都离不开花馍馍。几个花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了亲情,表达了小河人的喜怒哀乐,传承着淳朴善良的古风,将美丽的金丝峡映衬得更加秀美。在金丝峡里,花馍还依不同季节和用途,在女人们的手中不断变化着形式。看花馍一年四季在小河人的餐桌上变换,就像品读一部金丝峡民俗的百科全书。
大姐将发面从盆中扒出,落在撒满穙面的案板上。妗子们则如约赶来帮忙。未用过的梳子、筷子,高温杀菌后的剪刀静静地躺在案边,清洗干净的大豆籽、红小豆盛在碗里,食用的红、绿颜料放在盏内,竹签、竹篾青被小大在沸水中熬煮。在未来的几个小时里,这些器物都将会帮助白面馍发生华丽的变身!大姐将整堆的发面使劲地揉搓,一大堆面瞬间变成了长面条。大姐和妗子们仔细谋划,精确把握,按照自己的分工和手艺,将面条子分成了大小不同的若干段。望着一个个面段子,她们好像已感知到数小时后它们的样子:一只只小羊、一条条小鱼、一只只小刺猬在案板上撒着欢!
大姐和妗子们继续将面段在手中用力揉搓,面段子就像听话的孩子,经过巧手的打扮,一个个初具雏形,小侄子在人缝里来回穿梭,辨认着大人们手中将出落出一件什么面塑。突然,小侄子好像获得了灵感,一一地数着:“这是一条鱼,这是一只刺猬,这是寿桃……”这时,梳子、剪刀、筷子齐上阵,一时间,鱼儿长出了尾巴、鱼鳍、鱼鳞,刺猬长出了锋利的刺,寿桃长出了叶子,如意盘出了云龙纹,老虎生出了四爪,虎头虎脑,元宝翘出了小肥腰,整个案板上好像变成了生灵的世界。大姐和妗子们边制作边推敲,将一个个部件用竹签和篾青连接,面塑顿时鲜活起来,好像你一呼唤,它们就能走到你的身边。大姐端出碗里的大豆籽和红小豆,在鱼、虎、刺猬、羊、狗的眼中嵌入不大不小的豆子,这些动物好像突然有了灵性,朝人眨着眼睛。
大姐和妗子们将做好的花馍小心翼翼地放入笼屉中规划好的位置,烈火猛烧,蒸馍的时间是祖辈口耳心传的诀窍,小大烧了一辈子蒸馍火,仅凭馍的大小、空气里的馍香,就能准确判断最终揭笼屉的时机。蒸花馍时间短了恐馍不熟,时间长了花馍开裂影响最终的品相,所以蒸馍的过程也是巧妇们最焦急的时候,花馍最终会出落成什么样子,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一个谜。大姐是做花馍的高手,妗子们在厨房里身经百战,终于,大家一致决定揭馍。顿时,厨房里蒸汽升腾,有如神仙幻化时的云烟,花馍们在云雾升腾里露出了真容,鱼儿鼓起了肚子,小刺猬的背刺尖直,小羊羊角顶立,老虎怒目圆睁、威风凛凛,所有的花馍都鲜活了起来。大姐拿出食用的红、绿颜料,恰到好处地点在动物的身上和寿桃的尖嘴上,花馍如同穿上了红红绿绿的衣裳,精神极了!
在花馍上点上红绿颜料,红和“鸿”谐音,绿和“禄”谐音,喜庆的日子里,送上一篮花馍,祝愿主人鸿运当头、添禄添寿的吉祥寓意不言自明。过年期间,花馍将和其他美食一道作为贡品出现在祭祖的贡桌上。
一种食物传递出一方水土上一方人的生活习俗,最终在舌尖上得以统一。勤劳智慧的小河人,在花馍上创造出一个区域里审美上的共同语言,用最朴素、最真挚的花馍传递出最永恒的情感。把舌尖上的幸福和心理上的满足合二为一的,我想也只有金丝峡的花馍了!
红薯糖
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一颗糖果就能让孩子们从正月开始,美上一年。
过去日子艰难,一颗红薯糖可以支支桌子,填补舌尖上的匮乏。而在今天的商洛乡村,红薯糖仍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秋收后的红薯,山民精心下窖保存,在时间的作用下,红薯变得更加香甜,糖分也更高,无论是蒸是煮,都香甜可口,妙不可言。制作红薯糖的画面,一直停留在记忆里。小大年轻时,就是制作红薯糖的高手,上了岁数更是将这项技艺把握得炉火纯青。
小大将新鲜的红心红薯洗净,剔除变质的部分,将它们整齐地码放入牛头锅中。添入适量清水,盖紧锅盖,在锅洞里塞入经烧的桦栎树棒,任猛火将结实的红心红薯蒸煮。在猛火的作用下,一根根红心红薯渐渐变得软烂,释放出浓浓的甜香。
夏天收获的小麦,用温水浸泡之后,整齐地生出了麦芽。麦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入锅,成为做红薯糖的必备原料。红心红薯被彻底蒸熟,小大趁热用擀面杖将它们在锅里捣碎,直至变成红薯泥。红薯泥细腻软糯,小大适量加水搅拌,等红薯泥变得稀软,再以每10公斤鲜红薯加入2公斤麦芽的比例充分搅拌。加入新鲜麦芽后,将铁锅盖严,文火慢熬,让锅内温度保持在55℃左右,经过8至12小时,糖化过程完成。火候的掌控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温度过低不利于糖分的转化,温度过高熬出的红薯糖就会带上焦煳味。小大严格地把控着温度,红薯糖的香味逐渐弥漫在空气里。糖化结束,滤出麦芽渣,将红薯糖放入锅内熬煮、浓缩。小大一开始用猛火,随后逐渐将火力减小,边熬边搅动,既加快水分蒸发,又防止锅底焦化。当浓度达到稀拌汤状即可停火,红薯糖的第一道工序就告一段落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剜上一疙瘩红薯糖放入嘴里,牙齿被黏住,红薯糖的香甜瞬间沁入脏腑!
大姐将花生米文火炒熟,在簸箕里揉搓,红色的花生皮就被轻松地分离出来。花生的浓香在掌间释放,衬托得红薯糖更加诱人。将花生米放入蒜窝,简单捣碎备用。商南人给甜食提香,还有自己的绝招:白芝麻,文火煸香,盛出备用;山核桃,文火炒熟,捣碎备用。牛头锅里熬出的红薯糖稀稠适中,小大在大姐的帮助下将花生碎、核桃仁放入其中。在文火的作用下,花生米、核桃仁和红薯糖充分融合,此时撒入白芝麻,3种食材的香味将红薯糖烘托得异常诱人。小大快速将它们盛起,堆放在案板上,趁热用擀面杖将红薯糖和坚果的混合物擀成2厘米厚的片状。这是红薯糖加工的第二个步骤,让它在口感上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渐渐退去温度的红薯糖片,被小大用锋利的菜刀切成厚薄适中的糖片。从红薯糖片的切口,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材料,各种食材的浓香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拿起一片带着温度的红薯糖放入嘴中,红薯糖特有的香甜,花生、核桃仁、芝麻的浓香,让人久久回味!孩子们被红薯糖的香甜吸引进了厨房,吃稀奇似地争抢着,任红薯糖沾满手掌和脸庞。小大被孩子们的欢乐感动了,出神地望着窗外,回味着自己的童年!
红薯糖在炒熟的黄豆粉里滚过,一块块利利索索,顿时变得清爽利落。豆香的融入,让这份香甜更加妙不可言。小大将切片的红薯糖装入篮中,吊挂在储藏间的横梁上。孩子们放学归来,搭起板凳,取出一块,任红薯糖带来的幸福在心间弥漫。
过年的宴席上,装上一盘红薯糖,压在桌角,给人带来香甜的同时更是满满的回忆。嚼着红薯糖,一年的辛劳都随风而去,剩下的只有甜蜜。正月里,姑娘们回娘家,带来了女婿、外甥娃,端上一盘红薯糖,拉近了家人的距离。长辈的心意都在糖里,一家人围炉而坐,谝着闲传,在浓浓的甜香里体味着家的温馨!
如今的家乡人,不再为温饱而忧虑,他们年复一年的坚守着舌尖上的传承,珍藏着一份份宝贵的记忆。
柴锅卤肉
年越来越近,金丝峡人的厨房里最热闹。打扫完庭除,做好红薯糖,石磨豆腐已准备停当,是该让年味变得更加浓烈了。年猪肉在小大的精心腌制下,黄亮红润,散发着悠悠的清香。经过腌制、晾晒后的年猪肉,芳香独特,口感劲爽,食之难忘!
腊肉是湖北、四川、湖南、陕西的特产,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宁王,兵败南下走巴中,途经陕南,当地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腊肉在金丝峡人的餐桌上被做成烧肉、扣碗子、原汁原味的腊肉和烟熏肉,最大限度地满足着人们舌尖上的需求。
金丝峡人制作腊肉的传统由来已久。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年猪,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至15天后,用葛藤串挂起来,晾干水分,进行熏制。金丝峡里的人们选用柏树枝压着柴草火制造的浓烟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有的人家将腌制好的腊肉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利用烟火慢慢熏干。小河家家户户烧柴火灶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
过年期间,肉食是管够的。腊月二十五做完豆腐后的热酸浆水,被大姐很好地利用,将烟熏和未被熏制的腊肉放入热酸浆水中洗去灰尘,一块块腊肉颜色黄亮红润,诱人食欲。小大将灶栏里储满木柴,将锅洞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清水在柴火的作用下,逐渐沸腾起来,肉在沸水的作用下释放着肉香。撇去浮沫,放入生姜、大茴、八角、桂皮、草果、老抽,瞬间肉香和香料的香味在厨房里弥漫。香料逐渐浸入肉中,让猪肉更加芳香独特。
大姐根据猪肉不同的部位、不同的用途,把握着不同的卤煮时间。猪头肉、猪耳朵、猪肝,卤煮的时间最有讲究,筷子扎入有困难感时就要捞出,它们将成为“金丝十三花”里的压轴凉菜。做扣碗子的猪肉煮至六成熟起锅,等待进一步加工。其余用作小炒的猪肉,煮至八分熟起锅。猪大肠、猪肘子,需要文火慢煮,最后起锅。煮熟后的年猪肉,芳香异常,切一块有肥有瘦的五花肉放入口中,油水的荤腥、瘦肉的劲道,各种香料叠加出的浓香一起涌上舌尖,美在心头。
大姐卤制的猪头肉,劲爽弹牙,脆嫩可口,食之让人难以忘怀。猪头肉切盘,浇入红油,拌入焯烫后的小西芹,撒上白芝麻,淋上香醋,一盘凉拌猪头肉就上桌了。吃过这么多肉食,猪头肉能让人回味、留恋的,只是在金丝峡里。一份不登大雅之堂的猪头肉,加工得恰到好处,就是见过世面的大美食家也不得不为其口感惊叹!
六成熟的年猪肉,肉皮涂抹上蜂蜜,下油锅煎炸。待肉皮焦黄起锅,切成薄片,码入碗底,再堆放上红白萝卜条,放入笼屉蒸制。待五花肉变得软烂,起锅翻盘,一份份扣碗子就大功告成了。大姐是个心细的人,家里的老人牙口不好,一份扣碗子既传承了小河人的美味,又照顾了老人对肉食的独特要求。夹起一块放入口中,入口即化,全无油腻感,是老人小孩的最爱!
卤好的猪肘子和猪后腿肉,在年夜饭和正月待客的宴席上将会成为最实在的美味。猪肘子皮软肉糯,放在笼屉里简单回蒸,出锅前撒上香菜、淋上香油,一份实惠、口感独特的清蒸红烧猪肘子就上桌了。女人们爱吃肘子皮,富含胶原蛋白,具有美容的功效。孩子和老人爱吃软糯的瘦肉,入口即化,肉香四溢绝不粘牙。猪后腿瘦肉多肥肉少,肥瘦相间,切成大小适中的肉疙瘩,放入瓦罐里煲煮,配上红白萝卜、豆腐果,一道味道绝佳,肉香、菜香、豆腐香融于一体的肉疙瘩汤就出锅了。上桌前撒入香菜、淋上香油,就着米饭或馒头,绝对是不可多得的享受!
猪耳朵凉拌、卤猪肝凉调、猪大肠干煸,年猪肉配合着各色菜蔬汇聚成小河人餐桌上的“金丝十三花”。烫上一壶苞谷酒,就上一口年猪肉,一年的辛劳此刻全被融化。
年味越来越浓,依稀能闻到年夜饭的香味了。赶快回家吧,在外漂泊的孩子。停下手头的繁忙,坐上回家的列车,回到年味浓郁的故乡,山中的“年”因为团聚而更加圆满!
花馃子
商南人过年,从腊八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年迎神祭祖、正月走亲待客都少不了抓些茶食,以示对年节的重视。茶食里最精美、最具传承的就是花馃子。小河人把腊月二十九晚上炸制各类茶食叫炸锅子。
小河人在腊月二十九晚上炸锅子的习俗由来已久。据说,油锅里翻滚的油花会吓跑叫年的怪兽,炸锅子的香味会呼唤保佑家人平安的祖先一同回家过年。炸制花馃子的种类,有油条、麻花、红薯圆子、红薯馍、萝卜丝饼、馓子、苏鸡子、甜馃子、小酥肉等。这是一项系统繁复的工程,需要一家人提前准备、齐心协力。大姐在腊月二十八晚上发好面,为炸油条、麻花做准备。腊月二十九一早,大姐又在盆里加入五香佐料,打入新鲜鸭蛋,放入猪油,和好馓子粉。大姐夫则切好红白萝卜丝,加入豆腐丁,撒入五香粉、葱姜蒜,加面粉调酱,为做萝卜丝饼做好准备。小大则亲自下手,在面盆里打入新鲜鸭蛋,放入猪油,撒上白砂糖,为制作甜馃子做准备。各项准备停当,小大在柴锅里添上清水,将红心红薯放入锅内蒸煮,它将是制作红薯圆子、红薯馍的主要原料。大姐将新鲜五花肉切块,打入鸭蛋,裹上面浆,等待下锅炸制,在年夜饭和正月的宴席上,它是小酥肉的主要食材。各种食材准备停当后,再统一下锅炸制。
大姐早早地将馓子粉和成面疙瘩,再像擀面一样将面疙瘩擀成面皮,第一次折叠码放后,用刀将面皮切成宽窄适中的带状。再次将一根根面条子整齐码放,然后根据需要切成大小不等的面页。这时大姐会拿出剪刀,根据提前的规划在案板上雕琢着。有的剪上三下,握住一头从中间的缝里钻过,就变成了待炸的馓子;有的因势造型、巧妙变化,就变成了喜鹊;有的精心剪裁,剪切结合,一只只蝴蝶展翅欲飞。大人小孩齐动手,不一会簸箕里、筛子里都整齐地码放上了待炸的馓子、花馃子。
大姐在竹制的面板上抹上花生油,将发面切成大小适中的面疙瘩。仔细揉搓,精心地将它们搓成麻花剂子。大姐夫将红薯捏碎,加入白砂糖,适量加入面粉揉捏。一半被搓成圆子,一半搓成圆子后按压,变成了红薯馍。案板上此时渐渐变得丰富起来,年味一下子变得更加浓郁。
大姐在一盆发面里加入新鲜鸭蛋,撒入白砂糖,倒入适量的猪油提酥。然后将揉搓好的面疙瘩擀成厚薄适中的面皮子,像切面条一样将面皮变成加厚的面条,再将面条切段,甜果子的前期准备工作就完成了。石磨豆腐搅碎,放入适量的红白萝卜碎、白菜碎,打入新鲜鸭蛋提鲜,随机抓捏成豆腐疙瘩,外层再裹上面粉,团成圆形,就变成了豆腐圆子,随机下锅油炸,就变成了酥鸡子。
一切准备停当,大姐在柴锅里倒上花生油,待油温适中,开始将带咸味的原材料下锅油炸。一根根麻花在油水中翻滚,变得金黄;一页页馓子在油锅中发生奇妙的变化,颜色金黄,口感酥脆;花馃子被大姐一个个仔细地放入滚油中迅速定型,变成了一朵朵花和可以拿在手中的喜鹊、蝴蝶;酥鸡子下油锅炸至金黄捞起,味道鲜美;豆腐圆子在油锅中炸至浮起捞出;就着锅边,将裹有面酱的萝卜丝贴成一个个薄饼,掺入锅中炸至金黄捞出,口感酥脆,回味无穷。孩子们禁不住诱惑,在祭完祖先后,爽快地吃了起来,酥脆的口感留在舌尖,过年的幸福流淌在心头。
甜味的食材最后下锅。甜果子被下入锅中,瞬间膨胀金黄起来。恰到好处地捞出,趁热撒上白砂糖,甜果子就大功告成了。红薯圆子、红薯馍待油温稍低下入锅中,待金黄捞出,趁热吃上一口,瞬间为红薯的软糯而惊讶!一块块裹有蛋液、面酱的五花肉下入油锅,瞬间肉香四溢,在未来的年夜饭中它将以年猪肉的另一种形式,给人舌尖上的惊喜!油温渐渐升高,大姐将石磨豆腐切成薄片,下锅煎炸,老嫩适中。配上香菜、陈年辣子酱,是小大的最爱。炸着、享用着,不知不觉间夜深了,人们的胃里也装进了各色花馃子,脸上是满满的幸福!
此刻的案板上,各种器具里都是炸制的花馃子,刺激着人们的视觉和味蕾。讲究的大姐,一点也不马虎,用筷子头沾上化成水的食用红、绿颜料,点在如花、如鹊、如蝶的花馃子上,瞬间造型各异的花馃子穿上了华丽的外衣,栩栩如生。红、绿在中国民间谐音“鸿”“禄”,寓意吉祥,为年节平添了一种喜庆。花馃子在祭祖的贡桌上、年夜饭的“金丝十三花”里、正月待客的果盘中,会是大人、小孩的最爱。
现在的小河人,过年已很少炸花馃子了,更少有人将花馃子如此这般地精心打扮。大姐和小大还在坚守着传统的制作工艺,传承着最古朴的年味!
花馍
金丝峡里的女娃从小就要在厨房里进行严格的训练,切、炒、烹、炸、蒸,每一项手艺都要经由母亲严格把关。这种长期的耳濡目染,让女孩们从一日三餐的制作里领悟其精妙,口耳相传,将一项项手艺练成绝活,将一种种味道铭刻在时间的沧桑里。二十一扫房子,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过小年,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把肉煮,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越来越近了,大姐早早地发上面,清洗好笼屉,准备蒸上花馍,为山中美年增添一份祝福!
头天晚上,大姐就在盆里发好面,即使在寒冷的冬天,金丝峡里的巧妇也有自己的绝招。大姐用温水和面,再用厚厚的棉被紧紧包裹面盆。两个电暖宝,稳稳地为发面提供着热量。第二天一大早,大姐轻轻地掀开被角,一股酵母菌的独有香味就偷偷溜了出来。满满的一大盆发面,几乎都要从盆里溢出。面粉在酵母菌的作用下,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蜂窝状的物理结构,层次分明,也为成功蒸出一笼花馍埋下了伏笔。
金丝峡蒸花馍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农耕占据主导的年月,一笼花馍就可以写尽金丝峡先民们的生活百态。小河里逢年节都要蒸制花馍,春节蒸馒头、花卷、面鱼、如意、金元宝;小孩抓周外婆家要送面制的羊、狗、鸡、猪、石榴、桃、虎、狮、鱼等;夏季小麦丰收后,出嫁女儿给娘家送“面鱼”,庆贺丰收;婴儿满月用面捏龙捏凤,捏狮塑虎,寓意“龙凤呈祥”“狮虎驱邪”;给老人祝寿要用面塑“大寿桃”祝寿。在艰苦的岁月,送礼、回礼都离不开花馍馍。几个花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传递了亲情,表达了小河人的喜怒哀乐,传承着淳朴善良的古风,将美丽的金丝峡映衬得更加秀美。在金丝峡里,花馍还依不同季节和用途,在女人们的手中不断变化着形式。看花馍一年四季在小河人的餐桌上变换,就像品读一部金丝峡民俗的百科全书。
大姐将发面从盆中扒出,落在撒满穙面的案板上。妗子们则如约赶来帮忙。未用过的梳子、筷子,高温杀菌后的剪刀静静地躺在案边,清洗干净的大豆籽、红小豆盛在碗里,食用的红、绿颜料放在盏内,竹签、竹篾青被小大在沸水中熬煮。在未来的几个小时里,这些器物都将会帮助白面馍发生华丽的变身!大姐将整堆的发面使劲地揉搓,一大堆面瞬间变成了长面条。大姐和妗子们仔细谋划,精确把握,按照自己的分工和手艺,将面条子分成了大小不同的若干段。望着一个个面段子,她们好像已感知到数小时后它们的样子:一只只小羊、一条条小鱼、一只只小刺猬在案板上撒着欢!
大姐和妗子们继续将面段在手中用力揉搓,面段子就像听话的孩子,经过巧手的打扮,一个个初具雏形,小侄子在人缝里来回穿梭,辨认着大人们手中将出落出一件什么面塑。突然,小侄子好像获得了灵感,一一地数着:“这是一条鱼,这是一只刺猬,这是寿桃……”这时,梳子、剪刀、筷子齐上阵,一时间,鱼儿长出了尾巴、鱼鳍、鱼鳞,刺猬长出了锋利的刺,寿桃长出了叶子,如意盘出了云龙纹,老虎生出了四爪,虎头虎脑,元宝翘出了小肥腰,整个案板上好像变成了生灵的世界。大姐和妗子们边制作边推敲,将一个个部件用竹签和篾青连接,面塑顿时鲜活起来,好像你一呼唤,它们就能走到你的身边。大姐端出碗里的大豆籽和红小豆,在鱼、虎、刺猬、羊、狗的眼中嵌入不大不小的豆子,这些动物好像突然有了灵性,朝人眨着眼睛。
大姐和妗子们将做好的花馍小心翼翼地放入笼屉中规划好的位置,烈火猛烧,蒸馍的时间是祖辈口耳心传的诀窍,小大烧了一辈子蒸馍火,仅凭馍的大小、空气里的馍香,就能准确判断最终揭笼屉的时机。蒸花馍时间短了恐馍不熟,时间长了花馍开裂影响最终的品相,所以蒸馍的过程也是巧妇们最焦急的时候,花馍最终会出落成什么样子,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一个谜。大姐是做花馍的高手,妗子们在厨房里身经百战,终于,大家一致决定揭馍。顿时,厨房里蒸汽升腾,有如神仙幻化时的云烟,花馍们在云雾升腾里露出了真容,鱼儿鼓起了肚子,小刺猬的背刺尖直,小羊羊角顶立,老虎怒目圆睁、威风凛凛,所有的花馍都鲜活了起来。大姐拿出食用的红、绿颜料,恰到好处地点在动物的身上和寿桃的尖嘴上,花馍如同穿上了红红绿绿的衣裳,精神极了!
在花馍上点上红绿颜料,红和“鸿”谐音,绿和“禄”谐音,喜庆的日子里,送上一篮花馍,祝愿主人鸿运当头、添禄添寿的吉祥寓意不言自明。过年期间,花馍将和其他美食一道作为贡品出现在祭祖的贡桌上。
一种食物传递出一方水土上一方人的生活习俗,最终在舌尖上得以统一。勤劳智慧的小河人,在花馍上创造出一个区域里审美上的共同语言,用最朴素、最真挚的花馍传递出最永恒的情感。把舌尖上的幸福和心理上的满足合二为一的,我想也只有金丝峡的花馍了!
红薯糖
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一颗糖果就能让孩子们从正月开始,美上一年。
过去日子艰难,一颗红薯糖可以支支桌子,填补舌尖上的匮乏。而在今天的商洛乡村,红薯糖仍是不可多得的美味!秋收后的红薯,山民精心下窖保存,在时间的作用下,红薯变得更加香甜,糖分也更高,无论是蒸是煮,都香甜可口,妙不可言。制作红薯糖的画面,一直停留在记忆里。小大年轻时,就是制作红薯糖的高手,上了岁数更是将这项技艺把握得炉火纯青。
小大将新鲜的红心红薯洗净,剔除变质的部分,将它们整齐地码放入牛头锅中。添入适量清水,盖紧锅盖,在锅洞里塞入经烧的桦栎树棒,任猛火将结实的红心红薯蒸煮。在猛火的作用下,一根根红心红薯渐渐变得软烂,释放出浓浓的甜香。
夏天收获的小麦,用温水浸泡之后,整齐地生出了麦芽。麦芽长到3厘米左右时入锅,成为做红薯糖的必备原料。红心红薯被彻底蒸熟,小大趁热用擀面杖将它们在锅里捣碎,直至变成红薯泥。红薯泥细腻软糯,小大适量加水搅拌,等红薯泥变得稀软,再以每10公斤鲜红薯加入2公斤麦芽的比例充分搅拌。加入新鲜麦芽后,将铁锅盖严,文火慢熬,让锅内温度保持在55℃左右,经过8至12小时,糖化过程完成。火候的掌控此时显得尤为重要,温度过低不利于糖分的转化,温度过高熬出的红薯糖就会带上焦煳味。小大严格地把控着温度,红薯糖的香味逐渐弥漫在空气里。糖化结束,滤出麦芽渣,将红薯糖放入锅内熬煮、浓缩。小大一开始用猛火,随后逐渐将火力减小,边熬边搅动,既加快水分蒸发,又防止锅底焦化。当浓度达到稀拌汤状即可停火,红薯糖的第一道工序就告一段落了。我们迫不及待地剜上一疙瘩红薯糖放入嘴里,牙齿被黏住,红薯糖的香甜瞬间沁入脏腑!
大姐将花生米文火炒熟,在簸箕里揉搓,红色的花生皮就被轻松地分离出来。花生的浓香在掌间释放,衬托得红薯糖更加诱人。将花生米放入蒜窝,简单捣碎备用。商南人给甜食提香,还有自己的绝招:白芝麻,文火煸香,盛出备用;山核桃,文火炒熟,捣碎备用。牛头锅里熬出的红薯糖稀稠适中,小大在大姐的帮助下将花生碎、核桃仁放入其中。在文火的作用下,花生米、核桃仁和红薯糖充分融合,此时撒入白芝麻,3种食材的香味将红薯糖烘托得异常诱人。小大快速将它们盛起,堆放在案板上,趁热用擀面杖将红薯糖和坚果的混合物擀成2厘米厚的片状。这是红薯糖加工的第二个步骤,让它在口感上达到了最佳的效果。
渐渐退去温度的红薯糖片,被小大用锋利的菜刀切成厚薄适中的糖片。从红薯糖片的切口,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原材料,各种食材的浓香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拿起一片带着温度的红薯糖放入嘴中,红薯糖特有的香甜,花生、核桃仁、芝麻的浓香,让人久久回味!孩子们被红薯糖的香甜吸引进了厨房,吃稀奇似地争抢着,任红薯糖沾满手掌和脸庞。小大被孩子们的欢乐感动了,出神地望着窗外,回味着自己的童年!
红薯糖在炒熟的黄豆粉里滚过,一块块利利索索,顿时变得清爽利落。豆香的融入,让这份香甜更加妙不可言。小大将切片的红薯糖装入篮中,吊挂在储藏间的横梁上。孩子们放学归来,搭起板凳,取出一块,任红薯糖带来的幸福在心间弥漫。
过年的宴席上,装上一盘红薯糖,压在桌角,给人带来香甜的同时更是满满的回忆。嚼着红薯糖,一年的辛劳都随风而去,剩下的只有甜蜜。正月里,姑娘们回娘家,带来了女婿、外甥娃,端上一盘红薯糖,拉近了家人的距离。长辈的心意都在糖里,一家人围炉而坐,谝着闲传,在浓浓的甜香里体味着家的温馨!
如今的家乡人,不再为温饱而忧虑,他们年复一年的坚守着舌尖上的传承,珍藏着一份份宝贵的记忆。